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少年踏云志> 第二十三章 九州龙门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九州龙门起!(1 / 1)

当荒州龙门山之主黄灵运落座那头把交椅后,其余各方使者才接连入场。

  “天地道盟使者到!”

  “天地道盟陈先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一位头戴圆形帽,脚穿方头鞋,腰间用五色丝绳系了一块玉玦,身穿儒服的中年样貌修士自雾气中现身,他趟过红毯,走到黄灵运身前,微微躬身朝其抱拳行了一礼,黄灵运颔首示意。

  尔后他便落座于头排三把交椅的其中一张,却说是坐在了黄灵运的左手边。

  “造化城使者到!”

  “造化城沈逍遥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一个面上挂着令人如沐春风般的亲切笑容的俊俏修士,自红毯那端迈着飘逸灵动的虚幻步伐一晃而过,这人瞧着年轻极了,面容貌似只比叶子灰长个三四岁的样子,却能代表一方势力来参加荒州士子跃龙门的观礼,许是实际年龄并不像看着这般年轻?

  那俊俏修士行到少年王者碑前面的时候,微微缓了一下身形,往碑子顶端的部位扫视了一眼,而在广场上的数十万士子不曾察觉他那略微滞缓了下的举动后,其已走至黄灵运身前,带着真挚而不轻浮的笑容向她抱拳行礼。

  但他行礼时只有头颅微微低了半寸,身子却站得很直,黄灵运则是带着恶鬼面具以先前同样的幅度冲他颔首示意。

  接下来,这名为沈逍遥的造化城使者没有坐到头排唯一空余的那把交椅上去,而是落座于第二排八张黄花梨木的雕花靠背椅中的一张,从右往左数,他是坐在了第二排中间的右手第四把椅子上。

  “北溪寺使者到!”

  “北溪寺苦雨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一个在脸上同样带笑的和尚走上红毯,他的笑容却与先前那位的不同,显得庄重且和善,其行走时踩地无声,眼睛平视于前方,步态举止尽显安然之意,整个人瞧着颇具威仪之相。

  和尚走到黄灵运身前,双手合十见了个佛礼,黄灵运同样点头示意,而后这名为苦雨的北溪寺使者坐到了沈逍遥旁边,落座于第二排八张椅子中右手第三把。

  “唐门使者到!”

  “唐门唐俟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一个身着白色长衫的中年男子从红毯那端走来,他四方脸型,面容较为沧桑,脸上两条粗粗的横眉透股子冷峻至极的气息,看起来显得异常严肃而认真。

  他从红毯上走过的时候,身后仿佛跟随着无尽苦难,而他则是从那些东西的重重包围之中一路冲杀出来的,想必他冲杀的很艰难,因为在他的身上有难掩的疲惫和倦意,然而他的眼睛却比少年人还要有光彩,是那么的明亮,好像有火焰在其中燃烧,眼神仿佛要燃尽一个丑陋的残破的旧时代。

  这男子走到黄灵运身前颔首示意,便见三十四张座椅中已经入座的四人齐齐起身施礼,黄灵运也在其中矮身行了个女子的万福礼。

  之后,唐门使者坐到了苦雨身侧,是第二排八张椅子中右手第二把的位置。

  “蜀山使者到!”

  “蜀山戴景行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一位穿着粗麻布衣长衫的面容普通的汉子自红毯上跄跄行来,其步履有序,辨不出急缓,但抬脚迈足间似有着一种节奏,他的面上见不出悲喜,一副像是那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没什么紧要干系的模样,全身上下透着股子平庸无奇的感觉。

  这汉子行到黄灵运身前,腰杆笔直地抱了抱拳,黄灵运同样点头致意,之后他就坐到第二排椅子最右边的那把上了,但其入座前又是向那位唐门的使者躬身抱拳见了一礼。

  而等戴景行落座后,问道广场上却是接连传来一阵通报声!

  叶子灰的俩眼睛也是亮了些许,在人群中间踮起脚尖盯着广场北端想仔细瞧个清楚来。

  “应天府使者到!”

  “长安府使者到!”

  “开封府使者到!”

  “花都府使者到!”

  “应天府李追龙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长安府赵长缨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开封府陈潜风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花都府孙水秀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薄雾里的红毯那端,竟是一气儿来了四人同时入场,却见都是些行伍之人,分为两男两女,皆是身披一副贴身的轻软甲胄。

  走在最前方的那人便是应天府使者李追龙,果然人如其名,却见是位气度间神武不凡、两眼中炯然放光华的健硕好汉,他披挂青黑色甲胄龙行虎步而来。

  第二位则是长安府使者赵长缨,是个身披暗红色甲胄的女总兵,她脸部覆着一层薄面甲,却瞧不清其人容貌,而虽说是女子,可那一身非凡夺人气势,戎马金戈气焰,寻常好汉在她面前怕也要被摄住胆魄,当真军中母老虎,一虎架群狼,这女儿郎又岂是轻与之辈?

  第三位是开封府使者陈潜风,他披挂一副岩石白之色的合身甲胄,而这种白色不那么明亮,色泽较浅,反倒显得甲胄灰扑扑的,这人脸上现三分文雅之气,又带七分豪放之意,同是一条英武非凡、卓尔不群的彪形大汉。

  末一位便是花都府使者孙水秀了,也是位军中女儿郎,她着一身低调内敛的翠蓝色甲胄,恰与另一位红甲女子形成鲜明的差异和对比,其脸上亦并无遮掩,见是位大大方方、面容温婉的清丽女子,然而此女全身上下透露着的则是股温婉而不柔弱的气质,绝非是一般女子。

  这二位披甲女子正若一水一火,相济共存,而另外两位英豪男子又宛如一地一风,相伴而成,四人一起走在红毯上,可谓各领风骚,华彩夺目。

  又道是:见地水火风齐聚之时,知黑蓝红白交映成辉。

  诸位看官,道此四府又是何方势力?

  却说天下大势,人族分九州,一州各设四府,总计三十六府,是为九州境内之军,肩负诸州统武备、辖军事、保百姓之责,称曰九州三十六府。

  而一州四府之军都统率于各州人王麾下,便如北方荒州,荒州人王坐镇京畿,另有应天府、长安府、开封府、花都府等四府兵马镇守荒州四方之地,其中应天府镇守荒州之南,长安府镇守荒州之西,开封府镇守荒州之北,花都府镇守荒州之东。

  至于红毯上走来的这四府之人,亦皆为各府之主,只不过在“府主”前面还得要再加上一个“副”字,却是各府的四位副府主,其在军中都担任着一方总兵之职,帐前俱有百万将士听诸号令。

  此四人不分男女,那在军中……不,在九州可都是了不得的英雄人物!

  场间一行人走过红毯,到黄灵运身前站定身姿。

  然后李、赵、陈、孙等四人都举起右拳捶胸,便闻得他们身上铠甲嗡鸣作响,原是四大总兵一同向黄灵运行了个军中礼仪。

  “见过黄将军!”

  四人颔首齐道。

  “诸位客气了。”

  黄灵运也起身示意道。

  “我早已下马封刀、卸甲多年了,在这座山上都呆了有近百二余载的光阴,哪儿还当得起诸位这声‘将军’啊。”

  话虽如此,但此时在无人看见的她藏在鬼脸面具下的嘴角,却不自觉间勾勒出一丝轻浅弧度。

  而后四位总兵排成一列,他们按照顺序落座于场上第二排八把黄花梨木的雕花靠背椅中左手第四、三、二、一的位子上,那李追龙是与造化城的使者沈逍遥比邻而坐,他旁边依次为赵长缨和陈潜风。

  故而,孙水秀也就是坐在了第二排八张椅子中左手第一、右手第八的位置上。

  这就意味着——第二排的八张椅子都已经坐满了。

  然而,头排的三把交椅当中,黄灵运右手的位子仍旧空着。

  “拔萃书院使者到!”

  “拔萃书院伊楠昌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荒京书院使者到!”

  “荒京书院湛厚全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转念书院使者到!”

  “转念书院公羊思俊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分界书院使者到!”

  “分界书院杜怡瑶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千江书院使者到!”

  “千江书院蔡良翰前来观礼,贺荒州士子跃龙门盛举!”

  ……

  ……

  ……

  之后接连入场二十三人,坐满了第三排的座椅。

  可是,黄灵运右边的座位始终是空的。

  但是就在第三十三人坐下后,黄灵运率先起身,然后在她左边的天地道盟的陈先也站了起来。

  第二排、第三排的所有人也是同时起身。

  那位第三十三个入场的修士是个身材臃肿之人,当他好不容易把自己的硕大屁股挪在那张楠木材质的深黑色椅面儿上后,臀部又几乎是和椅子一触即分般的滑走。

  他站在椅子前方挺直了那圆滚滚的身材,使劲儿收腹好让自己的大肚腩瞧着小上一些,其神情当中显示出来狂热、兴奋、激动,但他又努力压抑着想使自己看起来更为严肃庄重一点儿。

  他那副模样也颇为滑稽,但这一幕没有人会注意到了。

  包括先前坐着的、现在站着的和一直站着的,问道广场上的数十万人此刻都凝望着地上铺设的那条鲜艳红毯的末端。

  忽而。

  之前那道喊了将近半个时辰而不见气弱的洪亮声音再次响彻整座广场。

  而且,先前那个已很洪亮的声音此时是——无比洪亮。

  “请人皇法旨!”

  一时之间,问道广场上面,有人吹号擂鼓,有人弹琴鼓瑟,有人吹笙捻管,有人击磬敲铙,共同演奏出好大一篇美妙的华丽乐章。





  众人似乎突然觉得时间流逝得很慢,恍若已经过去了很久,而在红毯那边却始终不见有丝毫动静。

  蓦然。

  有一位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深紫色朝服的太监出现在红色地毯的那端,可没有一个人盯着他。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他高高举起的一双手上面。

  那里,有一个明亮至极的——金黄色卷轴。

  那,便是那位当代九州人族共主的——「人皇法旨」!

  红毯上的太监高捧着法旨,稳稳地走到广场中央的那道荒州少年王者碑的正前方,那里已经支起来了一个雕龙刻凤的精美华贵的镂空黄金架,太监恭敬地把那金黄卷轴请到了黄金架上面,然后其便向玉碑南侧的三排座椅处走去。

  而这太监放下人皇法旨后,行走时身上却自有一股威势,倒与先前俨然判若两人。

  “见过马公公!”

  众人齐施礼道。

  在最前方又是当中位置的黄灵运站着朝那太监颔首示意,她身侧的天地道盟的陈先和第二排的八人则是拱手见礼,至于第三排的二十三人均是弯腰作揖行礼。

  场上除了那第一排儒者衣冠打扮的陈先例外,于三排座椅前的三排之人冲这马公公施礼的姿势和态度都各有不同。

  那名身着深紫色朝服的马姓太监向众人拱手回礼,随即三十四人尽皆落座,马公公正是坐在了黄灵运右手的那把交椅上面。

  如此,荒州少年王者碑南侧的三十四张椅子,皆有其主。

  “请山主大人为跃龙门士子训话!”

  黄灵运默默起身,走到供奉着人皇法旨的黄金架的侧后方,她站在约与架子落后一个身位的地方。

  龙门山主没有急着开口讲话,反而静静地扫视着站在广场上等待参加跃龙门的士子们,目光沉静又饱含深意。

  广场上的数十万士子被那张鬼脸面具后的目光扫过,则个个都绷直了身子,显得有些紧张,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口。

  数息时间,偌大的一座问道广场上掉针可闻。

  就这样,当黄灵运的视线从广场上的士子们的脸上扫完一遍之后,她才缓缓开口说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少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就好像清晨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是属于你们的!”1

  “少年人们,应须知——自信人生五百年,会当水击九万里!”2

  “众士子们,请诸君奋力一跃!”

  说罢,黄灵运拟欲转身离开。

  “奋力一跃!!!”

  而就在她转身间,便听得广场上的数十万少年人齐齐吼道。

  黄灵运藏在面具后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许多。

  待她坐回去后。

  “请道盟使者为跃龙门士子训话!”

  黄灵运左手边,天地道盟的使者陈先起身,他同样站在方才龙门山主所站之位,落后人皇法旨一个身位的距离。

  陈先亦是没有着急发言,他深吸了口气,复语重心长的说道:“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年轻人,一个有远见的国家,总把年轻人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的国家”。

  道盟使者略作停顿,他的眼神有一瞬莫名复杂,充满了深切的希望和沉重的回忆。

  “你们年轻人习惯把跃龙门称作九州少年人的一次大考”,陈先又微微摇头接着道:“但我们这些老家伙却习惯称呼每年一度的跃龙门为……”

  “九州对你们少年人的检阅仪式!”

  继而,他加重了语气说:“跃龙门——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考核!”

  “这是国家和民族对你们的检阅!”

  “要检阅什么?”

  陈先的目光审视着参加跃龙门的一众士子们。

  “你们到底有没有珍惜自己的少年时光?”

  “你们有没有真正养出自己的少年志气?”

  “你们可曾对得起先辈为你们打下的壮丽江山?!”

  进而他大手一挥亮声道:“众士子们……”

  “龙门一跃,但见分晓!”

  少年王者碑前,天地道盟使者陈先的声音对少年们来说,此时显得有些格外的——振聋发聩。

  陈先回座,偌大广场上久久没有声息。

  便在此时,荒州龙门山钟声大作,连敲九响。

  “铛~铛~铛~铛~”

  “铛~铛~铛~铛~”

  “铛~~~”

  余音未绝。

  少年王者碑前方,那金黄色的卷轴突然在架子上开始自主颤动起来。

  于是,身穿深紫色朝服的马公公快步行来,待站定后向广场上的士子们高声喊道……

  “时辰到!”

  “宣人皇法旨!”

  尔后,只见那卷轴竟主动离开先前承载着它的黄金架,自行腾空,飞至那道百丈高低的少年王者碑顶端高出三尺的地方。

  “荒州跃龙门士子接法旨!”

  马公公的声音仿佛响在每一个参加跃龙门的士子耳边,虽响亮却不刺耳。

  “奉天法祖顺道承运人皇!”

  “诏曰!”

  他宣旨时吐出的每一个字音都清晰无比,干净利落。

  “嗡!”

  在马公公说出“诏曰”二字时,那玉碑上方的卷轴就嗡的一声在空中自己铺展了开来。

  整张卷轴散发出来的金黄色光芒明亮而柔和,让瞧见的人全身上下都充满着力量。

  并不是爆炸性的力量,而是那种温暖充盈的力量之感。

  见着这道人皇旨意的卷轴,问道广场上的士子们忽觉仿若身处于幽静竹林,但静而不寒,竹林的间隙里又撒下缕缕阳光来,从竹子筛进来的光芒温暖而和煦,一点儿也不刺眼。

  而当竹林里的阳光照到士子们身上的时候,参加跃龙门的年轻人们恍然发觉己身的修为沉淀了一些。

  是的,沉淀。

  不是境界增长了,而是他们在当下的境界中,一身修为变得更厚重了几许。

  这,是那位九州人族共主对诸州参加跃龙门的年轻人的一丝照拂,也是修行路上的大前辈对刚上路的晚辈们的一丝关照了。

  或许他想告诉他们和她们——别急,不急的,可以慢慢来。

  继而,闻得法旨中传出一道温和而严厉的声音。

  “朕!”

  “与我九州士子共襄跃龙门盛举!”

  “人族少年儿郎们,终将——必将赢得满天下!”

  “天道既隆,人道永昌!”

  法旨传音。

  似骄阳射出万丈光芒。

  如春风和煦吹拂面庞。

  宛若潺潺溪流淌过耳旁。

  又像惊雷怒涛席卷心房。

  虽只闻声,可声音主人那不可磨灭的帝皇威严和领袖气质却深深感染了场上的所有人。

  “天道既隆,人道永昌!”

  “天道既隆,人道永昌!!”

  “天道既隆,人道永昌!!!”

  问道广场上的众士子们一同奋力吼叫道。

  人群中的叶子灰也被感染的热血上头,他喊得非常大声,甚至在周围的人里都有些十分出挑。

  而那法旨的主人仿佛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卷轴安静了两息工夫,等广场上的士子们吼声停歇以后,其中方再度传出声音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人族,与天不老!”

  “壮哉我人族少年,与国无疆!”

  “伟哉我少年人族,自强不息!”

  “雄哉我人族少年,开来继往!”3

  好个煌煌之音!

  好个洋洋之声!

  人皇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不息,激得峰头雾气翻涌滚动,其音拟将幽冥捅穿,其声直把九霄贯透。

  真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先破幽冥后刺天!

  ……

  法旨沉寂了片刻。

  然后,太汉王朝主宰者的声音,从荒州少年王者碑顶上的金黄色卷轴里面,复以比之前愈发磅礴辽阔的气势重重响起。

  “少年人!”

  “望尔等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九州龙门!”

  “起!!!”

  ————

  ——————

  ————

  1参见:1957年11月时先主席毛泽东在苏联对我国留苏学生的部分讲话内容。

  2参见:毛泽东《七古·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该诗为毛主席于1917年所作,时年24岁。

  3参见: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末几句潜龙略有改动,易“中国”二字为“人族”,并增补“伟哉我少年人族,自强不息!雄哉我人族少年,开来继往!”二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