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75章 中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中原(1 / 1)

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十三朝古都,四面环山,凝天下要领,扼九州咽喉,北有黄河为凭,西枕秦岭崤山之险,更有洛河、伊水,是为易守难攻的军事重地。


  可惜,自唐末黄巢以来。洛阳经历无数次战火,和陕西长安城、中原东京城一样,都已经是繁华落尽,满眼凋零了。


  大宋建武二年,金正大九年,公元1231年秋,蒙古大汗窝阔台统兵南下,蒙古大军由黄河渡口白坡过河,一路势如破竹,三峰山大战后,蒙古大军攻下洛阳城,临走前,将残破的洛阳城一把火烧个精光。


  陕州到洛阳的谷道上,无数的宋军正在沿着河谷行军,队伍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将士甲胄齐全,阳光照射下,令人眼花缭乱。马拉人拽,一辆辆炮车滚滚向前,旌旗招展,长龙无边无际。


  宋军占据了潼关天险,使得由西向东再无障碍。从潼关到陕州,再到洛阳城。大军行走,不能走黄河两岸的绝壁,只能翻越马头山,然后沿谷河河谷过渑池、新安而到洛阳城。


  谷道两旁的原野上,尽是面容愁苦、形如乞丐的河南百姓。他们看着滚滚东进的宋军,七嘴八舌,指指点点。


  自宋军占领陕西以来,原来被迁移到河南的陕西原住民纷纷逃回故土,许多河南百姓也逃往了陕西,只想逃得一条性命。宋军秋毫无犯,陕西安抚司妥善安置去陕百姓,报纸上大肆宣扬,鼓励河南百姓去陕西,也使得这些河南百姓,对宋军的印象并不差。就像现在宋军进入河南,这些金国治下的百姓并不害怕,反而好奇地议论纷纷。


  “宋军,看着都让人害怕!”


  “鞑靼都能打败,肯定是厉害!”


  百姓小声嘀咕,有人狐疑地说道:


  “这些宋军,不会是去打洛阳城吧?”


  “是啊!宋金是世仇,宋军这么大的阵势,不会真是来收复洛阳城和汴京城的吧?”


  众人这才觉得有些害怕,纷纷怂恿着几个身上补丁贴补丁的白胡子老头来。


  “二叔、四叔,你们年龄大,他们应该不会对你们怎样。你们去问问。”


  无穷无尽的宋军将士向前,他们整齐划一,人人抬头挺胸,精神焕发。


  大军之中,主帅曹友闻看着迤逦向前的长龙,心头奋然。


  靖康之耻,宋室南渡,偏居江南一隅,北顾无力。终于,106年后,宋军北上了。


  皇帝让他兵围汴京城,但是若不清除掉一路上的这些魑魅魍魉,大军腹背受敌,他能放心吗?


  前方几个游骑绝尘而来,到了跟前停下,一名斥候在马上抱拳,向曹友闻禀报。


  “将军,我军前军已到洛阳城下,杨将军让我等回报,洛阳城守军万人上下,守城的是金国平章政事完颜白撒父子。”


  “万军?想不到金人还有些实力。”


  曹友闻轻轻点了点头,斥候们纷纷打马离开。


  “传令下去,天黑前赶到洛阳城!”


  进入河南,这第一炮,可一定要打响。


  军令刚刚传下,前面吵吵嚷嚷,曹友闻不由得眉头一皱。


  “快去看看,什么事这么吵?”


  曹友闻治军严谨,御下极严,军中这种大声喧哗之事极少,更不用说外出用兵的行军途中了。


  “回将军,前面是洛阳地方的百姓拦道,他们要见将军。”


  军士过来禀报,劝道:


  “将军,这里是金地,人心难测,将军还是不要过去,免得发生意外。”


  “有你们在,我还怕什么?过去!”


  曹友闻毫不犹豫,打马向前。


  大小恶战无数,还怕一些手持农具的农夫?


  看到曹友闻过来,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前,一众乡民在后。两个老者纷纷给曹友闻见礼。


  “各位乡亲,我是大宋北伐西路军副帅曹友闻。你们有什么话说,直说就是!”


  曹友闻并没有下马,温声向一众乡民问道。


  看这些人面黄肌瘦,一个个跟乞丐似的,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都经历了什么?


  “将军,你们是要攻打洛阳城吗?”


  一个黑瘦的白胡子老头,首先开口。


  “将军,你们不会像鞑靼兵一样,滥杀无辜吧?”


  另一个白胡子老头身材高大,弯腰驼背,脸上的皱纹如树皮一般。


  “乡亲们,不错!我们大宋官军不仅要打下洛阳城,我大们还要打下汴京城。不过,你们可以放心,我大宋王师不是鞑靼大军,我军秋毫无犯,不会滥杀一个无辜百姓。大家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曹友闻看着一众乡民,面色不改。


  报纸上都说了,大宋王师北伐,秋毫无犯,宋军军纪森严,自然无人敢犯。


  “谢将军!”






  “谢将军!”


  乡民们纷纷致谢,有些人跪了下来,磕头碰脑。


  “乡亲们,等大宋王师接管了这里,乡亲们都有饭吃,都有活干,一个不会饿死;孩子们不用花钱,全都能上学;每个人都有地种,没有税赋;老弱病残都有赈济。”


  曹友闻继续说道,摆了摆手。


  “大家都去忙吧。相信我,大家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将军!你说的是真的?”


  “将军,你不会是骗人的吧?”


  乡民们纷纷问了起来。


  “骗人?你们如果有机会去我们宋境去看看,你们就知道了。”


  曹友闻实话实说。也许用不了多久,收复中原,这里也是同样的王化圣治了。


  “施二,你要干什么?”


  忽然间,乡民中发生了争执,众乡民阻止拉扯之下,“当啷”一声,一把短刀掉在了地上,孟珙周围众将士都是一惊。


  “周雄,你这狗杂种,你为什么要拽住我?”


  一个满身补丁的年轻汉子被众乡民拽住,他高声怒骂,面向曹友闻,依然是怒目圆睁。


  “二叔,胡叔,他是宋将,是我们大金国的仇人。我要杀了他,把他们赶出去!”


  “将军,他想暗杀你!杀了这狗贼!”


  “将军,杀了他!”


  孟珙周围的将士们急奔上前,刀枪并举,围住了施二等人,几个将士纷纷怒吼了起来。


  “将军,他还是个孩子,求求你放过他吧!”


  “将军,求求你,放过他吧!”


  “将军,开恩啊!”


  乡民们跪了一地,想要行刺的施二也被硬拉着跪了下来,满脸的不服气。


  几个将士上前,把施二从人堆里拽了出来,刀背枪杆砸抽的施二躺在地上翻滚,连声惨叫。


  “将军,杀光他们!”


  有将领挥舞着钢刀,怒声喊了起来。


  “将军,不要牵连无辜!”


  “将军,慎思啊!”


  周围的宋军将领,意见不一。


  “放了他!”


  曹友闻摆摆手,几个军士悻悻走开。


  “施二是吧,你要庆幸你没有能刺杀我,否则这里所有的人都要为你陪葬。”


  曹友闻冷冷道来,他看着众乡民,目光中寒意逼人。


  “你们都不要忘了,这里曾经是我大宋的土地,我大宋的皇陵就在前面。我宋人失去的东西,我宋人一定要亲手拿回来。”


  他下马,走过去,扶起了地上的施二,盯着他的眼睛。


  “施二,你要庆幸自己是汉人。要不然,你此刻已经是一具死尸了。”


  曹友闻双手如铁箍,施二双臂剧痛,曹友闻目光中的杀气,更是让他不寒而栗。


  那种战场上千军万马中杀出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冷酷弑杀,让施二身子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好好过日子吧!记住,你是汉人!”


  曹友闻松开手,施二又瘫倒在了地上。


  “乡亲们,好好活着吧!”


  曹友闻上马,宋军继续行军,刚才的不快,似乎被抛之脑后。


  “将军,你真是仁慈。要是换了我,早把那小子给砍了!”


  卫士跟上,悻悻一句。


  “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汴京城这样的人更多,难道你都要杀光吗?”


  曹友闻摇了摇头,继续打马前行。


  “将军,等到咱们打下汴京城,这天下便都是我大宋治下了!”


  卫士的话,让曹友闻不胜感慨。


  一百多年,终于能看到东京城了!希望可以顺顺利利收复,不辱皇帝所托。


  “将军,打下了东京城,恢复了中原,到时候将军的功劳,相信可以进昭勋阁了。”


  卫士羡慕地一句。


  “昭勋阁,那都是功勋卓着之人,我恐怕难以胜任。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是我辈军人本分。至于声明,留与后人评说。”


  心里起了波动,曹友闻面上却不动声色。


  昭勋阁,大宋朝廷文臣武将的最高荣誉,谁又不想?


  “将军一片赤子之心,若是陛下得知,定是十分欣慰。若是平定了中原,和收复两河燕云十六州一样,都是青史留名。”


  卫士由衷恭维起了自己的主将。


  “若是不能拿下洛阳城,不能恢复中原,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向陛下交代?”


  曹友闻看向远方,天际之中,夕阳之下,巍峨壮观的洛阳城已经映入眼帘。


  恢复中原,就从眼前的十三朝古都开始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