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行者玄奘> 第一章 故乡的记忆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故乡的记忆5(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行者玄奘 爱书阁(books520.xyz)”查找最新章节!

陈祎从来不知道,他美丽的家乡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衰草、枯树、叫声嘶哑的乌鸦,风中飘动的白幡,以及那衰草丛中一个个鼓起的小土包,处处透着凄凉的感觉。

陈慧带着儿女们站在一座新的土包前,那上面没长草,只有纯粹的黄土——母亲就在那里面。

陈祎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小土包,想象着母亲一个人孤独地躺在里面的情形。

原来,这里那么多的小土包,里面装载的都是曾经生机勃勃的生命啊!他们是别人家的母亲、父亲,或者别的亲人……

一个守墓的老人颤颤微微地在这些小土包间穿梭着,在各个墓上依次培着新土。

走到父亲身边时,父亲给了他一点钱,低低地说一声:“有劳了。”

老人佝偻着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不知为何,祎儿盯着这个老人的背影看了很久——

“有一天我也会变老,就像这个老爷爷一样!有一天我的身体也会在这个世界消散,就像母亲一样!”

这念头竟像魔障一样侵入他小小的心灵。

母亲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会到哪里去了呢?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陈慧手执一部《孝经》,却没有看,而是背在身后,朗朗而诵。在他的面前,七八个蒙童席地而坐。

自从挂冠还乡之后,陈家便失去了经济来源。陈慧是个读书人,没有别的手艺,只能开设学馆教蒙童们读书。

陈祎也进了父亲的学馆,如果说在这之前,他还只是跟着母亲和姐姐随缘读一点书的话,那么现在,他开始在父亲的教导下,系统地习读圣贤之道了。

或许是因为书香世家的遗传,陈祎自幼便对各类经典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痴迷,常常手不释卷,加上他的记性和悟性都极佳,因此到七八岁上,已将四书全部读完成诵。

陈慧为儿子感到骄傲,恨不能将腹中之物倾囊相授。每次走过儿子的书房,凝神静听那清朗稚气的童音时,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无比欣慰的感觉,仿佛看到一个身量修长、宽衣博带的儒雅书生正朝他走来,一朝走上朝堂,匡扶社稷,力挽乾坤……

他知道祎儿这几年迷上了佛经,三天两头往灵岩寺跑,但他并不在意。佛经是贻情之物,读了会让人心灵宁静,自己不也很喜欢佛学,经常去灵岩寺与寂空长老谈佛论道吗?

陈慧相信,聪敏过人的祎儿应该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功课,什么只是闲书雅集。

“这是《孝经?开宗明义章》,讲的是曾子避席,凡师有问,必避而起答,此为古之圣贤之所为。”

陈慧讲到这里,目光在学生中扫了一遍:“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学生们摇头晃脑地答道。

陈祎却整衣站了起来,垂手侧立一旁道:“孩儿明白了。”

陈慧心中一阵欣然,却又缓缓地问道:“你起身避席,是有什么事吗?”

陈祎恭敬答道:“古之圣贤闻师训而避席,孩儿今蒙慈训,焉能安坐?”

陈慧的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为儿子的早慧、超人的领悟力以及见贤思齐的向善之心,感到由衷的高兴。

不过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一股浓浓的忧郁又浮上心头。

“父亲,您怎么了?”这天傍晚,陈祎注意到了父亲的忧虑,有些担心地问道。

陈慧摆摆手,无力地说:“没什么。”

他知道,自己的忧虑不是祎儿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理解的。

“熟读圣贤书,货与帝王家”,这恐怕是天下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甚至梦想吧?隋朝已有科举制度,祎儿如此聪明似乎前途无量,但一想到朝廷腐败,官场黑暗,陈慧的心就立刻被浇上了一桶冷水,由内而外地凉透,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教给儿子的这些东西对这孩子是否真的有用。

“陈施主,你真的希望陈祎走你的老路,读书、做官,然后再辞官还乡吗?”灵岩寺寂空长老的声音又在他的耳边响起。

“慧天性疏懒,不喜应酬,确是不适合为官的,”那时的他这样回答,“但祎儿不会像我这般没出息。他才八岁,读书对句便如我十三四岁时一般,日后若能金榜题名,定可协助天子,治国安邦,成为匡扶社稷之材。”

看到陈慧说起儿子时眼睛发亮的样子,寂空长老苦笑着问道:“当今天子,如何呢?”

陈慧略略一怔,随即答道:“天子还是聪明贤达的,只是奸臣当道,才落得如此。”

长老摇头叹息道:“古来圣君有几人呢?何况,陈施主,恕老衲直言,你觉得自己不适宜为官,却不知陈祎比你更不适宜呢。”

“这是为何?”陈慧鄂然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