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谍血未冷> 第十五章到天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到天津(1 / 2)

看着急促喘息的老妇人,围观的众人都欢呼起来。林森对着刚刚被净明放开的美国人说道,

“是无知蒙蔽了你的双眼,还是你本身就是一头蠢猪?”

刚刚在净明的手里,他毫无还手之力就被控制住了,现在被净明捏过的手臂还有青紫色的印记,所以他只能面露不忿却又不敢上前,林森摇摇头,他的两个同伴连忙上前,拉开他走到了一边。这时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性格外向的吹起了口哨。老先生也扶着老夫人走过来感谢林森,

“谢谢你年轻人,感谢你拯救了玛丽的生命,这同时也拯救了我,要知道如果失去了玛丽,我也活不下去了。”

老先生说着就要给林森鞠躬,林森连忙伸手扶住,

“别客气,这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老夫人也上前拉住了他的手,

“谢谢你小伙子,要不是你,我就要活活的憋死了,这可真是可怕的死法。”

说着话,她还翻了个白眼,周围的人都被逗笑了。林森也是佩服这位夫人的乐观精神,刚刚死里逃生,就能拿自己开玩笑,心也是够大的。

老先生伸出手,说道,

“正式介绍一下,我是詹姆斯琼恩,这时我太太玛丽琼恩,再次感谢你年轻人。”

老妇人微笑着看着林森,林森伸出右手握住了老先生的手,

“琼恩先生你好,我叫林青,这是我的老师净明。”

净明看出来林森在介绍自己,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这时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老夫妇邀请林森二人坐下,琼恩先生招呼侍者撤掉桌上的杯盘,然后上了一壶咖啡。四人围坐一团,开始闲聊起来。

这对老夫妻是英国人,这次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之所以这么大的年纪还要远渡重洋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是因为今年是这对夫妻结婚五十周年,这是一次金婚旅行。而且他们的小儿子奥伦兹琼恩就在天津的英国领事馆工作,他们正好借着旅行的机会,来看看这个离家多年的小儿子。

知道林森的目的地也是天津,老夫人很高兴,她很喜欢这个英语流利的孩子,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小孙子。她拉着林森的手一直没有放开,

“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我还有些害怕,因为我很喜欢热闹,在都是陌生人的环境里会让我很不舒服。现在好了,到了天津后你一定要来我家做客,我就多了一个小朋友,好不好?”

林森看着这位热情的夫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答应。琼恩先生对净明和尚很好奇,他好奇的是刚才轻易制服那个美国人的手法。他印象里的和尚都是只会坐禅和念经的,从来没见过净明这种武僧,于是他就询问起林森。林森不知道怎么给他解释,想了想说道,

“欧洲中世纪的时候有了骑士团,他们是为了保护朝圣的人,净明师父就是中国的佛教中类似于教廷骑士的角色。他们磨练自身,掌握多种格斗技法,都是为了保护寺庙。”

琼恩先生大概明白了,对净明的态度不由得尊敬了许多。

在船上多了这么两个朋友,林森每天除了跟着净明学习,适合船上狭窄环境下练习的少林武功,就是和两位老人聊天,给他们介绍中国的历史风俗等等。两天下来,林森的英语表达能力都增强了许多,这倒是意外之喜。

1929年4月12日,王后号到港天津。分手时林森见到了来接琼恩夫妇的奥伦兹琼恩。得知林森在船上救了母亲的性命,奥伦兹琼恩对林森感激不已。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是英国领事馆的三等武官,邀请林森和净明到家里做客。林森知道这时候的外国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影响和权力,所以也愿意和他们建立一些交情,说不准以后就会用得上,于是就答应了他。

和琼恩夫妇分开后,林森和净明就在法国租界的元宝街附近住进了一家旅店。之所以要特意来到这里,是因为净明老和尚有一个俗家师弟在元宝街开了一家少林武馆,他这位师弟名叫赵大奎,是和他一个师父的亲师弟。赵大奎十几年前离开少林寺,后来在天津开了少林武馆,为此还专门回少林寺报备。他们师兄弟的感情很好,现在既然决定留在天津,自然就来投奔他了。

林森不愿去少林寺,净明拿自己的宝贝徒弟没有办法,自己孤身一人在哪里都一样,就跟着徒弟走吧。但是唯独一点,练武不能耽误。正好天津有少林武馆,在这里练武与在少林寺也没有多少区别。于是就到了这里。

二人在旅店休息一晚洗洗一路风尘,第二天收拾整齐就去少林武馆拜门。由于逃离的匆忙,林森根本没有时间收拾行礼,只有身上穿的一套衣服,经过这一路的折腾,已经狼狈不堪了。好在旅馆提供洗衣烘干的服务,否则林森就要穿着满身汗臭味的衣服去见人了。

武馆所在是一个大院子,进门就是练武场。十几个少年人正在一个青年的带领下演练少林长拳,呼喝跺脚,声震四野。院子两旁摆着几个兵器架子,架子后面还有一大排的石锁。这时一个青年迎上前来,目光落在净明大光头上,

“这位大师是少林寺来的吗?”

他看着净明头上的戒疤很恭敬的问道。

“你们馆主赵大奎在吗?我是他师兄,少林净明。”

净明看着他说道。青年连忙行礼,冲着身旁看热闹的一个弟子挥挥手,

“赶紧去通知馆主,少林寺来人。”

说着又转身招呼师徒二人进门,,

“大师快请进,到这就算到家了,您二位是从少林寺来吗?这一路可不近乎啊,赶紧坐下喝口茶……”从进门到会客厅这一路上嘴就没停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