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谍血未冷> 第十六章江湖恩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江湖恩怨(1 / 2)

到天津有几天了,林森先给上海打一个电报,安定下来后,是时候给林婉清和家里的几个弟妹报个平安了。这时南北两地相隔甚远,电话线路不通,想要联系只能通过电报。林森请他新结识的朋友孙新远帮忙带路,孙新远的父亲在日租界经营一家杂货铺,他平日了见多了喝多了酒的日本浪人闹事的场面,于是进了少林武馆学武,想要保护家人。他比林森大两岁,身高快有一米七了,嘴上开始冒出毛茸茸的小胡子。他从小在天津长大,对环境很少熟悉。

林森发完电报跟着孙新远逛起了天津城。提起天津的繁华所在,孙新远涛涛不绝,从劝业商场到万国桥,从利顺德大饭店到马可波罗广场,从圣母得胜堂到娘娘宫等等等等。二人沿着海河步行,林森想要去买些换洗的衣物,孙新远就要带他去劝业场。

这时突然街上一片大乱,一群大汉手持利器追着两个人横冲直撞,人群连忙四散躲避。被追杀的两个人中一个腹部被捅了一刀,另一个扶着他沿着海河边跑来。林森就在他们前面的交叉路口,右边就是金刚桥了。他一眼就看见斜对面也有一群人携刀带棍的冲了出来,二人只能掉头上了金刚桥。受伤的是年长的那个,他推着扶着他的年轻人,

“额背不住你个瓜皮咧,走咧,要不额们都死球去了。”

那个年轻的抓住他的一只手架在肩头,一边哭着一边向桥上跑去。这时桥对面也有人围了上来,两个人被三个方向涌来的人群包围在了桥上。人群涌动着冲到了一起,那两人却没有坐以待毙,随手打翻了几个冲在前面的,一人手里就多了一根棍子,背靠背的站在了一起。

只见两根棍子在二人手里像活了似的,上挑下砸,横劈直刺,很快就打倒了十几个人。可是两面围堵的敌人实在太多,几乎铺满了半个桥面。没一会就把二人挤在一起。没了施展的空间,他们只能扔了棍子与敌人拳脚相搏。

林森听到他们的西北口音,忽然想起了前几天赵大奎和净明的谈话,

“他们不会就是红拳传人左家兄弟吧?”

现在这个局面,自己除非能掏出冲锋枪扫射,不然是救不了他们的。看着二人闪展腾挪的搏杀在人群中间,林森佩服不已。在这么多人的围攻之下,他们足足坚持了七八分钟,打倒了十倍于己的对手。这时兄弟俩都已经浑身是血,尤其是之前受伤的兄长,已经无力再战了,他斜靠在铁桥上,嘴里嘟囔着什么,年轻的那个手里拿着一把夺来的匕首护在他身前,怒目圆睁瞪着周围的敌人。

看着浑身浴血,却威风凛凛的兄弟二人,众人不敢上前,靠在桥上的兄长看着自己兄弟二人此时的狼狈,又想起了初到天津想要凭着一身武艺打出一番天地豪情,一股英雄末路的情绪充斥在心头,他一恨天津武行卑鄙无耻,不讲道义;二恨自己不知人心险恶,连累了弟弟。一口恶气憋在胸口,一段秦腔就吼了出来,

“满营中三军们齐挂孝,

风摆动白旗雪花飘。

白人白马白旗号,

银弓羽箭白翎毛。

文官臣头戴三尺孝,

武将官身穿白战袍。

因甚事王把服袍套,

为只为桃园恩义高…..”

豪迈的秦腔让人热血沸腾,也把这段“大报仇”传了出去。相信周围的人里只要有西北人,就会把自己两兄弟的死讯传回家里,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替自己报仇。

听到兄长的唱腔,年轻人回头伸手扶住了他,围着的人慢慢上前。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纵身就跳进了海河里。

孙新远看得呆住了,喃喃自语,

“真是两个好汉哪!”

林森连忙问他,

“人从这里跳下去还有救吗?哪里的水流会缓下来?”

孙新远摇摇头,

“他们受了这么重的伤跳进了海河里,神仙也救不了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林森拉着他走向河边查看情况,

“你先别管,就算救不了他们的命,咱们也得想办法把他们的尸体捞上来。你快想想办法。”

孙新远不明白为什么林森会关心两个陌生人的事情,不过还是帮他出了个主意,

“天津卫哪年都少不了跳了海河的,最后都得去找捞尸队,他们专门负责捞海河里的尸体。”

听了孙新远的解释,林森就请他带路去找捞尸队帮忙捞尸。路上的时候林森花钱雇了一个人回少林武馆报信,也给孙新远讲了这两个人和少林寺的渊源。他知道自己练习的大小红拳是和今天这两个人艺出同门,就更多了几分热心,动作都迅速的了几分。

找到捞尸队的负责人,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说明了情况后,他张口就要一百块,这真是狮子大张口。一百块够一家人吃用半年的了,林森知道现在不是讲价的时候,就咬牙答应了,可是身上只有准备买衣服的三十多块钱,就和他商量,

“大叔您开口了我们不还价,不过现在我身上的钱不够。这有三十多先给你们,能不能先动手捞尸,等一会家里就会把钱送过来了。”

老头看他态度诚恳,也就没说什么,招呼着手下的弟兄们下水干活。一个多小时候,赵大奎的大弟子沈长源带着净明和几个师兄弟赶来了。沈长源是天津老户,知道海河捞尸队死要钱的本性,临来之前特意多带了些钱,现在正好把钱交齐了。

一直等到午夜时分,才捞出了一具尸体,正是那个年长的。他之前就已经腹部中刀,又和人追逐搏斗了半天,早已经失血过多了,现在丧命于水中也不奇怪。可是那个年轻的一直也没有消息。沈长源留下两个师弟守在捞尸队,净明和林森几人就先带着尸体回到了少林武馆。

赵大奎坐镇武馆之中,一下午的时间就已经探明了事情的经过。今天天上午时分,左家兄弟两个又去踢馆,这次他们找上了城南的猛虎武馆。这个猛虎武馆的馆主叫童全,擅长一手虎拳,他的兄弟童官是天津脚行的大把头。他们一家都是混混出身,所以行事也和一般的武行不同。今天左家兄弟踢了猛虎武馆,左兆祥下手打断童全的三根肋骨,出门后不久就被脚行的人围杀。表面上是童官出面替兄长报仇,其实却是天津的武行深恨左家兄弟落了自己的面子,暗地里支持童官出动人手围杀两个外乡人。

赵大奎在武馆中支起了灵堂,收敛左兆祥的尸身装入一口柏木棺材。净明和尚在灵前念起了《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整个武馆的弟子也都围绕着这场丧事忙碌了起来。这里的动静这么大,自然瞒不过天津的武林同道,不多时就有人找上门来。来人五十多岁的年纪,身材消瘦,手脚灵便,穿一身方便行动的短打扮。熟悉情况的师兄给林森介绍,

“这位是振兴武术社的馆主,他叫潘振兴,练的是燕青拳的一支。”

林森点头,这位潘振兴馆主身材不高,行走之间步伐稳健,看起来很是灵活。林森习武时间不长,再多的就看不出来。这时沈长源已经把人引入了会客厅,老远就能听见馆主赵大奎的大嗓门,

“潘馆主,久违了。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