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酒小七宠溺甜文经典(共8册)> 第十二章 父母指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父母指婚(2 / 2)

老丁哈哈大笑,弯腰揉了揉糖糖的头。他转身掀开大蒸笼,“给你们留着哪!”

蒸笼里有一碗红烧肉,一碗鸡块,一盘蒸鱼,还有两个素菜,两碗米饭。另一个锅里还留着汤。老丁又不知从哪里变出两个凉菜。

此时早已经过了饭点了,谭铃音也没吃晚饭。她吞了吞口水,“有我的份儿吗?”

“有啊有啊,”老丁笑道,“县令大人特意吩咐啦,你没吃饭,让给你留点。”

是县令大人?他今天那么忙,还能抽出空来嘱咐厨房。谭铃音有些感动,想想今天那一桌子红红的菜,也许真的不是恶意?

糖糖看看谭铃音又看看老丁,它不明白,明明有好吃的,他们为什么不吃,为什么也不给它吃。

老丁夹着一块红烧肉逗糖糖,“糖糖,来,张嘴。”

糖糖急得两只前爪离了地,它直立起来,渴望地看着红烧肉,张大嘴巴。

老丁把红烧肉松开,糖糖准确接住,夸张地嚼着,眯着眼睛一脸的幸福。老丁又哈哈笑。

谭铃音看着那些菜。这些菜应该有一部分是留给县令大人的,她不如亲自给他端过去?

正想着,外头又走进来一人,是香瓜。

香瓜是来给少爷取晚饭的,她看到谭铃音,笑道:“谭师爷又饿了?”这女人经常跑到厨房找吃的,饿死鬼投胎。

谭铃音知道香瓜不喜欢她,她打了哈哈,没打算跟她扯皮。

老丁跟香瓜也不算熟,他满心惦记的是怎么逗糖糖,于是把县令大人的饭菜准备好,等着香瓜快些离开。

香瓜却神秘兮兮地对老丁说道:“听说了吗,我们少爷要成亲了!”

她摆的是传小道消息的姿态,操的却是吵架的嗓门。谭铃音要是听不到,那就是聋子了。

谭铃音也不知自己怎么就突然心口一闷,她好奇道:“真的吗,是跟谁呀?”

老丁也顾不上逗糖糖了,“真的真的?恭喜太爷!这是好事,怎么太爷没提过呢?”

他左一句太爷右一句太爷地说县令大人,把她家英俊倜傥的少爷叫成一个老头子。香瓜皱了一下眉,道:“这事儿呀,是新定下的,那女方是京城礼部侍郎的嫡女,真正的大家闺秀。”说着,故意看了谭铃音一眼。

老丁感叹,“哎呀呀京官!这下咱太爷可发达了。”

谭铃音也有些惊讶。礼部侍郎的嫡女,出身很好,配唐飞龙这么个靠读书进身没什么背景到现在也只是七品县令的,应该算下嫁了。唐飞龙他爹是怎么求到这家闺女的?

老丁的话显然让香瓜有些不高兴,她扯了一下嘴角,笑道:“不是我吹牛,想把女儿嫁给我们家少爷的人家根本数不过来,这个姑娘家世不算顶好,但我们太太喜欢她的脾性,也就挑了她来做我们少奶奶。”

谭铃音和老丁都震惊于她吹牛皮的功力。

香瓜见他们吓到了,很是得意,“总之,有些癞蛤蟆就不要总惦记着吃天鹅肉。这天鹅肉呀,只有天鹅才配吃。”

老丁忍不住纠正她,“天鹅吃素。”

香瓜哼了一声,提着食盒走了。

谭铃音方才并不知自己被她夹枪带棒地刺了,她看着香瓜的背影,问老丁:“你说,礼部侍郎的女儿能看上县令大人吗?”

她也就是那么一问,但老丁是听说过不少绯闻的人,此刻这话在他耳中便带上几分哀怨。他同情地看着她,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道:“谭师爷,看开点。”

谭铃音:“……”是有哪里不对?

谭铃音做梦了。

她梦到唐飞龙成亲,她也去了,专管在现场给人端茶递水发糖。因为是梦里,眼神不是问题,所以她看得很清楚。唐飞龙比往常都好看,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穿得人模狗样,喜气洋洋,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他看到她,就板起脸,指使她做这做那。

谭铃音不乐意了,“我又不是你的丫鬟。”

唐飞龙说:“那你是什么?”

“我是师爷。”

“师爷就得听我的,我就把你当丫鬟使。”

谭铃音很不高兴,但奇怪的是她也没反抗。她一边干活,一边看着他们拜天地。拜完天地,新娘子把盖头揭下来,谭铃音一看,长得比仙女还漂亮。

唐飞龙指着新娘子对她说:“这是我娘子,真正的大家闺秀,你是不是自惭形秽啦?”

谭铃音怒道:“我也是大家闺秀!”

唐飞龙不屑,“商贾之家,也敢自称闺秀。”

新娘子没说话,掩唇笑看谭铃音。

谭铃音不服气,“经商怎么了!”

唐飞龙冷笑道:“与民争利,贱业。”

谭铃音一怒之下,醒了。梦中的红灿灿亮堂堂顿时转成一室漆黑。她开始有些蒙,抱着被子回忆了一下,梦中情形历历在目。尤其是唐天远嘲讽她时的嘴脸,清清楚楚,比真的还真。

谭铃音又生气了。但是愤怒之外,她又有那么一丝难堪。她真的是商贾之后,虽然自小也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跟他们怎么比。“士农工商”,她和她,和他,差着两个等级呢。

当然了,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所以她也并无什么怨气。况且她爹当初对她很好,后来给她挑了个名声不好的郎君,也多半是由于她后妈的撺掇。

再说了,现在看来,那个郎君未必不如意。

越想越多。这一夜,谭铃音的思路像是疯狂生长的牵牛花,枝枝蔓蔓,东缠西绕,充斥着她的头脑,挨挨挤挤的像是要顶破脑壳而出。她的脑子极度亢奋,再也睡不着,直到天蒙蒙亮,才有了些困意。

她是不愿委屈自己的,困了就睡呗。

可苦了糖糖,一大早没饭吃,只好先吃几口奶凑合着。大门又闩了,出不去,它就在院中时不时嚎一嗓子,以表达自己的委屈。

谭铃音睡得迷迷瞪瞪,听到有人在外面咚咚咚地砸门。她很不想离开被窝,但对方却锲而不舍。

砸门的是唐天远。他一上午没看到谭铃音,有些担心,便过来看看,发现门是从里头闩着的,糖糖还一个劲儿惨叫。他以为谭铃音病了,敲了会儿大门见无人回应,干脆翻墙而入,刚想敲房门,它却从里头开了。

谭铃音扶着房门,茫然地看着唐天远。她头发披着,有一大绺搭在肩上,贴着白皙的脖子;穿着白色里衣,丝绸,不厚,顺滑贴身,隐隐能看出里头的肚兜是红色的。一双山峰直挺挺地把衣服撑起,像是波平如镜的湖面突然涌起的两个浪头。

唐天远心跳怦然,两颊发热,他不敢细看,垂下目光。然后他就看到她裤脚下赤着的双脚。

唐天远:“……”简直是要人命好么。

谭铃音也挺不好意思,不过是从卧房跑到花厅,竟然就把鞋给跑丢了。她低头,不自在地用左脚蹭了蹭右脚,“大人,你有什么急事?”

唐天远只觉鼻子内一阵发痒,他果断拉着门咣的一下关上,转身背对着门说道:“穿好衣服,来退思堂商量案情。”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还有几分沙哑。

“哦。”谭铃音虽然有点不高兴,但她是爱岗敬业的人,想必是案件有什么重大发现,于是赶紧收拾妥当出了门。

唐天远端坐在退思堂内,案桌上摊着一张地图。他没有往地图上看,而是两眼放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谭铃音走进来,看到县令大人这样,她好奇地问道:“大人,在想什么?”

“我想给你穿鞋。”唐天远脱口而出道。

“……”她该怎么回答?

唐天远掩嘴轻咳了一下,低头道:“本官最看不得有人赤脚,谁赤脚我就想给谁穿鞋。”

“……”这是什么怪癖?

县令大人显见不欲多言此事,他指了指地图,“说正事。”

谭铃音便低头看那地图。因看不太清楚,她双手撑着案桌,弯腰凑近,果然好一些了。

唐天远说道:“我今日又问了几个人。根据目击者的供述,土匪的来源有两个可能,一是路过此地的流民,二是盘踞在凤凰山的那拨。但是,土匪的口音来自许多地方,现在并无大规模的饥荒或者战乱,铜陵更非大城,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流民汇聚此地的可能性较小。”

谭铃音点点头,“所以他们是来自凤凰山了?”

“初步判断是这样的。”

谭铃音在铜陵县郊的西南方找到凤凰山,这座山挺大的,夹在铜陵县和南陵县之间。她有些奇怪,“凤凰山上有土匪我也有耳闻,但他们没在铜陵县抢过东西吧?”

唐天远不着痕迹地把地图往回移了点,“对,一直是抢过路的商人,还有南陵县的富户。凤凰山是铜陵和南陵的分界,他们设卡抢劫的地方属于南陵县辖地,出了事儿报官也是去南陵县。”

谭铃音还有一个疑惑,“奇怪,怎么没人剿匪?”

唐天远摇头,“这就不知了。”

“没准是土匪跟衙门勾结了。”谭铃音猜测道。

“也有这个可能。”唐天远说着,又往回拽了点地图。

谭铃音没发觉他的小动作。她发现自己还是不太看得懂地图,因此身体又往前探了探,“孙员外家的田庄在哪里?”

唐天远指了个地方。

谭铃音在地图上比了一下,“抢这里,绕太远了。图什么?”

“大概是因为比较熟吧。有人带路。”说着,又拽地图。

“是谁在带路?”谭铃音想了一下,“不会是那个像老铁的吧?如果老铁没死呢?”她眼睛一亮,突然抬头,哪知县令大人也是向前探身体想说什么,此刻恰好与她迎上,两人都没收住劲儿,两张脸就这么撞在一起。

哦哦,不是脸,是嘴巴……

谭铃音瞪大眼睛,她的脑子又空了。

寻常人离这么近看东西,一般会模糊一片,但谭铃音眼疾在身,反而看得清清楚楚。她看到他鸦翅样的俊眉,双目像清澈平静的湖,但湖底又似有暗流涌动。他眨了两下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掀动,像是两片薄薄的黑色的羽。黑羽翻飞,一下一下,直接撩到了她的心尖儿上。

这感觉很陌生,她有些惊讶。

谭铃音猛地向后退了几步,不知所措地看着唐天远。

唐天远也定定地看她,他突然笑了一下,道:“怎么,我又没咬你。”

这话本没什么,可是联系他之前“咬”她的那次,就怎么听怎么暧昧。谭铃音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结结巴巴道:“我……那个……”她脑子里空空的,也不知自己到底该说点什么。

唐天远帮她说了:“你又非礼了我,”他笑着安慰她,“不过没关系,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我不是有意的……”谭铃音说着,一想到方才那寸劲儿,她的脸更红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仔细解释,她理屈词穷,只好转身离开,逃命一样奔出去了。

身后传来县令大人愉悦又放肆的笑声。

笑过之后,唐天远一低头,敛去眉眼间的温柔。他的视线又落回到地图上。

虽然方才是一心二用,但他们确实是在往对的方向分析。唐天远总觉得孙家拖着事儿不报官有违常理,其中必然隐瞒着什么。而土匪们绕远路跑去抢孙家的田庄,也许还有别的原因。

他收好地图,招来几个捕差吩咐了一下。让两个捕差前去南陵县申请友官协助办案,把相关文书借用一下,最好再借一两个参与过调查的人手,如果有证人来那最好不过;另外两个捕差先去暗地里打探一下老铁的事儿,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其实他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捕差们领命散去,唐天远又有些无所事事。他从书架上取下来一封信,又看了一遍,接着找出信纸,提趣÷阁要给他爹回信。

嗯,说什么呢……

问候家人、报平安是必须的。除此之外,他还得跟他爹说说提亲的问题。他爹在信里说,已经跟他娘商量好了,是时候该给他定亲了。当父母的为了儿女,挑得眼睛都花了,终于看上礼部侍郎家的女儿。

姑娘今年十六岁,要模样有模样要品性有品性,配的又是唐天远这种相貌人品家世无一不好的男子,简直是天作之合。两家长辈对这桩婚事都很满意。

唐天远很不满意。

不是姑娘不好,而是他已经有了心上人。在他没感染上谭铃音式的离经叛道之前,他并不会拒绝父母给安排的婚事。可是现在不行了,心里已经住进一个人,又要娶某个陌生人,这是一辈子的事儿,他不甘心。

别人再好,也不是谭铃音。他只要谭铃音。

唐阁老已经选好了下聘的日子,他打算今年底就让儿子回京完婚。幸好下聘的日子定在一个多月之后,唐天远还有回旋的余地,否则事情会更麻烦。

可是他要怎么跟父母说呢?儿女在外头自己做主婚事,怎么说都显得理亏。而且,唐天远也不是怕爹娘责备他,他怕的是谭铃音被人轻看了去。姑娘小小年纪就逃婚,从家里跑出来,在江湖上漂泊几年,又混进衙门里,天天跟男人打交道。按照他爹娘的标准,这样的女孩儿怕不能入他们的法眼。

不过,唐天远很庆幸谭铃音做了这些。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得以相遇。

但是从相遇到相守,是一段遥远的距离。

莫说相守了,他们俩现在连相爱都做不到。谭铃音挺灵透一个姑娘,怎么就不开窍呢。

唐天远长吁短叹了一会儿。末了,他打算把事情跟他爹交代清楚,先不和他娘说。他娘比较严厉,眼里容不得沙子,相比较之下,他爹倒是挺开明的。

这种事情必须派个心腹去。于是贴身又贴心的小厮黄瓜再次被选中。

黄瓜浑身透着机灵劲儿。从京城到铜陵,关于少爷的各种传闻他都知道。现在少爷吩咐他做这些,他一想就明白了。对黄瓜来说,礼部侍郎的千金只是活在传闻中,而谭师爷则是真实可感的。谭师爷漂亮又和气,对谁都笑呵呵的,黄瓜挺喜欢她。最重要的是,少爷也喜欢。所以把谭师爷变成唐家少奶奶成了黄瓜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黄瓜有一件重要的事儿,不知道该怎么跟少爷说。这里头一方面事关少爷的幸福,一方面又涉及他的好兄弟西葫芦。

“你到底想说什么?”唐天远有些不耐烦。

还是说了吧,少爷是第一位的,兄弟是第二位的。黄瓜于是说道:“少爷,小的觉得,夫人多半已经知道些什么了。”

唐天远阴沉着脸,“到底怎么回事?谁说的?!”

黄瓜一缩脖子,他才不会直接说是西葫芦干的,“是这么回事,上次西葫芦回京送信之前,小的看到香瓜姐姐嘱咐了他些话儿,西葫芦一劲儿地点头。后来我还问了,西葫芦没有瞒我,说是香瓜姐姐让他给夫人报平安。”

唐天远自然不会傻到相信她只是要报平安,“他们到底叽咕了些什么?”

“这个就不清楚了,小的也没细问。想必是怕夫人细问少爷近况,西葫芦答不明白,才特地叮嘱了几句。”

唐天远心想,香瓜和雪梨都是天天服侍他的,他对谭铃音那点心思未必不会被她们看出来。就算看不出来,香瓜素来不喜谭铃音,随便跟太太提几句,也足够败坏谭铃音的名声了。

唐天远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真是养了一群好奴才,专拖主子后腿!

黄瓜多会察言观色呀,看到少爷脸色这样差,他再接再厉地给西葫芦辩解,“少爷,西葫芦对您也是忠心耿耿,他只是被香瓜姐姐迷了心窍。”

“哦?”唐天远不解。

黄瓜嘿嘿一笑,“西葫芦惦记香瓜姐姐呢!”

原来是这样。唐天远自己正处在苦恋阶段,恨不得天天给心上人鞍前马后叠被暖床,现在听说西葫芦也喜欢着香瓜,顿时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慨。他神色缓和了一些,“他既然喜欢,把香瓜配给他便是。”也省得那丫鬟坏他的事。不过西葫芦是太太给他的,此事也得先回禀太太。

黄瓜倒是没想到少爷这样大方,他犹豫了一下,答道:“可是香瓜姐姐说西葫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唐天远有些纳闷,“她算哪门子天鹅?”

黄瓜小声道:“人家以后可是要当姨娘的。”

唐天远突然重重一拍桌子,嘭!

黄瓜吓得差一点蹦起来,偷偷一看,少爷的脸色已经黑得可媲美锅底。

唐天远现在满心都在谭铃音身上,这会儿有人跟他提什么姨娘不姨娘的,那是对他的情意的亵渎。他冷冷说道:“这种话,我不想再听到。”

黄瓜连忙赔笑,“是是是,小的明白。”

打发走了黄瓜,唐天远心情还是很沉闷。他不想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但直觉告诉他,黄瓜的猜测是真的。

无心办公,唐天远干脆回去,找到香瓜,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前几天跟西葫芦交头接耳半天,可是让他带了什么话给太太?”

香瓜愣了一下,笑道:“不过是一些日常起居之事。儿行千里母担忧,太太问得仔细,我怕西葫芦说不明白,就多嘴了两句。少爷觉得我这样不妥当?”

唐天远盯着她的眼睛,“不要自作聪明。”

香瓜神色一暗,复又笑道:“奴婢手脚笨脑子也笨,从来不敢自作聪明。”说话阴阳怪气的。

“既然笨,我便把话给你说明白了。你休要与太太提及谭师爷,不管是你自己,还是想借助旁人之口;不管是在铜陵,还是在京城。”

香瓜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少爷话里透着玄机,原来是因为谭师爷。少爷放心,谭师爷人见人爱,奴婢可不敢说她的不是。只不过,您和谭师爷的事,整个县衙无人不知,有人说叨了,可怪不到奴婢头上。”

怎么,原来大家都知道了?唐天远有些郁闷,所有人都知道了,偏偏谭铃音不知道,这个笨蛋!他对香瓜说道:“你管好你自己就行。”铜陵的人知道不要紧,常回京送信的人就那三两个,这是关键。

香瓜见少爷这样执迷不悟,又劝道:“奴婢多嘴说一句,少爷莫怪。司家小姐年底就过门了,您与谭师爷一直这样不清楚,让司小姐怎么看您?又让司家怎么看唐家?”

唐天远有些气,“闭嘴。本少爷要做什么,轮不到你来管。”

香瓜也很气,一梗脖子,“奴婢是忠言逆耳,您不爱听,奴婢也得说。临行前夫人让奴婢务必伺候好您,有什么不周到之处,奴婢看到了,就不能装瞎。少爷您若是不喜欢,大可以回了夫人,把我打发走。”

她说的本是赌气的话,却是给唐天远提了个醒,他说道:“我看你挺喜欢跟西葫芦交头接耳,不如配了他,天天守在一处交头接耳如何?”

香瓜眼圈一红,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哭道:“嫌我笨,嫌我烦,您不如直接打死我,另选好的来用,何苦这样作践人!”

“真稀奇,我怎么作践你了?把你配给小厮就是作践?你是想当姨娘吗?”

香瓜陡然被说中心事,一下子红了脸。

唐天远不是吃素的。他平时待下人温和,塑造了一个好拿捏的形象,但那只是因为脾气好。他这样心黑手狠的,在外头算计人不吐骨头,到自个儿屋里不可能被人捏住。此刻他冷笑道:“你想当姨娘你就直说,我又不会阻止你。”

香瓜猛地抬头,震惊地看着他,激动得嘴唇直哆嗦。

“你是太太房里的丫头,抬姨娘也是往老爷房里抬。明儿我就给太太写信把你送回去。”

香瓜如遭雷击,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扶着唐天远腿说道:“少爷!奴婢伺候了您这几年,不看功劳也看苦劳,求求您别这样绝情。”

唐天远推开她,“不要以为我是瞎子。你只会说人绝情,倒不看看自己干了什么事。我今天把话给你说得明明白白,谭师爷往后会是你的主子。你现在胆敢讥嘲她、欺侮她,或是在背后说她坏话、毁她名节,我就不怕把事情做绝。你好自为之。”

香瓜哭着点头称是。她低下头,拿手绢擦眼泪,遮住眼中的滔滔恨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