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大墙女人> 第三十六节 质朴情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节 质朴情谊(1 / 1)



还好,这段时间不用加班,每天五点半就收工了,这是让金水觉得稍稍欣慰的一点。以前在教师队上课时,经常听学生讲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或是通宵,觉得那种日子真是可怕,有时候一觉醒来,听到三道门传来收工的服刑人员唱改造歌曲的声音,金水觉得自己真的幸运。现在落在这个环境中,就像一直在政府大院上班的干部被下放农村一样,处处不适应。收工是唯一的解放,虽然被关在监舍或是在活动室学习,但总比在灰尘飞扬的车间要好,总可以把手洗干净坐下来看看书吧!

这天晚上在监舍学习时,吕风说起金水三人白天挨批的事情。告诉金水:“眼镜队长是位做工作十分细致的队长,但心地善良,很少去扣服刑人员的考核分。前年的时候因为一名服刑人员在她当班的时候私自逃跑,尽管没跑出去,还是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她对于服刑人员私自乱跑的事情特别忌讳。你们刚刚来,不知道规矩可以理解,也不要太把今天的批评往心里去,以后记得什么事情先报告民警再做,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也可以先跟我讲。”从昨天到今天,金水在这里呆了一天多的时间,感觉这位大组长人挺不错的,有能力懂协调,又比较和善。

可是其他服刑人员的说法就不一样了。除了吕风全监舍的人似乎都不喜欢这位“眼镜婆”,有的说她是个老姑娘,三十多岁了还没嫁出去,所以整天心情不好拿服刑人员撒气;有的说她有点变态,看谁都不顺眼;有的说她从来都不会笑……众人的议论让金水想起自己对她相貌的揣测,暗自冷笑,再一次告诫自己:这种人心胸过于狭窄,对人对事太过挑剔,以后千万千万要小心!这天晚上的金水依然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地感叹自己的运气之差,偏偏赶上了下队这档事,在教师队四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然说不上丰功伟绩,最少也是功大于过。这一切竟然抵不过一纸调令,说“流放”就“流放”了!这就是监狱,残酷而不讲感情的监狱。她想念教育科的那些民警,他们给予教师队的成员足够的尊重,给予她们展示才华的平台,发挥潜力的空间!可是这里,没有人格和尊严,进出要搜身,谈话要蹲下,甚至上厕所也要在规定的时间。这才真正是人们传说中的“坐牢”!

可是,除了强迫自己适应,又能怎么样呢?

第二天是星期三,四监区上医院的日子。早上出工前,汪妮便暗示金水一起报名去看病。金水明白汪妮的意思,医院和教师队宿舍是同一栋楼,服刑人员之间也非常熟悉,如果有什么消息要传过去,通过医院的人转交是最好最快捷的途径。监区是一个礼拜才上一次医院,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要等到周六学生去上课或是下个星期再上医院了。金水决定试试!到了车间,金水便借了纸笔写了两张纸条。一张是给覃干部的,说自己有个优盘被这里一位戴眼镜的民警没收了,里面有这四年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十多万字,拜托覃干部帮忙拿回去暂为保管。第二张是写给小君的,大致说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和自己还缺的一些东西,看小君能不能想办法送过来。写完金水把纸条折到最小塞进胸罩的夹缝里。据说去医院之前同样要经过仔细地搜身,若不藏好,这两张纸条是绝对带不出去的。

覃干部五十多岁了,是教育科年龄偏大资历最老的一位男民警。过去四年,一直是覃干部管金水,金水管报纸。头一年的时候还不觉得,到后来两个人的工作已经相当有默契。覃干部喜欢金水做事的认真仔细和肯动脑筋,金水喜欢覃干部的正直随和。这些年两人一起校对每一期报纸,一起去拍摄报纸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照片,一起讨论报纸的改进问题。覃干部节俭勤快,经常自己动手去修教学楼的电灯、门锁或桌椅,每次都会叫上金水一起。金水总是提着工具箱,跟在覃干部身后跑得欢。覃干部只比金水的父亲小两岁,人前金水还是礼貌地称呼“覃干部”,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金水便叫“覃叔”。让金水最感动的是金水第二次减刑,准备十月份呈报材料,九月底的时候还差2.6分的减刑分。作为服刑人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盼的就是减刑,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会争取,金水当然也不例外,可是自己家里既没关系也没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覃干部知晓金水的心事后,要金水找来近两个月发表了稿子的报纸,说去狱政科试试,看能不能提前报分。金水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按监狱规定,服刑人员的稿分都是一个季度报一次,由于有多道审批程序,这一个季度的稿分基本要到下一个季度的第二个月才能出来。覃干部这么做摆明是拿着老脸去求人,金水又怎能不感动。

金水找齐报纸的那个上午,覃干部立刻就揣着报纸出发了。事不凑巧,狱政科的几位领导都不在,覃干部只好又把报纸揣了回来。他怕金水着急,便安慰金水说:“没关系,还有几天时间,我抽空再去找找。”过了两天,覃干部要找的那位领导刚好有事到教育科来了,覃干部便逮住机会把金水的事说了。那位领导笑话覃干部:“今天太阳是打哪边出来呀,覃大警官这三十多年可是从没为哪个犯人开口求过人啊!”覃干部也没隐瞒,直接对那位领导说:“这个服刑人员我带了几年,说话做事稳重妥帖,就是家里条件不好,我想帮帮她。”那位领导见覃干部坦诚,便不再多说,只是提了个条件,说要覃干部到图书室帮她借《山楂树之恋》。覃干部当即起身去图书室找江雨萍借那本书,不料江雨萍一查记录,那本书已经被一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借走了,覃干部记下那个服刑人员的姓名后找到一监区,那名服刑人员正在车间劳动,覃干部问起那本书,她说是她借了,但她放在监舍了。覃干部又拜托该监区的值班民警,带那个服刑人员回监舍去拿。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本书,赶紧匆匆赶回教育科送给狱政科的那位领导。领导听说了找书的周折,叹了口气说:“冲你这份辛苦,不给你办都说不过去,明天上午你就带着报纸到我办公室来吧。”

第二天一早,覃干部便告诉金水说去狱政科了,要金水等消息。金水前一天就听说了覃干部找书的事,知道成败都在今天了,心里格外紧张。覃干部抬脚出门,金水便坐在一楼半的楼梯上等着。直到十点钟,覃干部才匆匆赶回来。一进大门看到金水眼巴巴地坐在楼梯上,便从内衣口袋里掏出报分表说:“弄好了,你看!”金水接过报分表,望着覃干部泪水滚滚而落。覃干部边说“哭什么呀,应该高兴才对”边伸手去拍衣服上的水,金水这才发现外面下起了雨,怪不得覃干部把报分表藏在内衣口袋里。进过监狱的人都说监狱民警和服刑人员是阶级敌人,可是那天的金水体会到的,却是不求回报不遗余力的帮助和父亲般的呵护。

小君是小烨走后到教师队来的,什么都不懂,加上个子矮小,不大出声,谁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分给她的任务是《新生报》第四版的编辑排版外加技术资料的整理,此时的金水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荣升主编,对各个版面担负着督促检查的任务。查到小君的四版时,发现版面还是一片空白,第二天就要交初版给尹科长过目,小君还趴在电脑前捉虫一样地打稿子。金水扫了一眼小君的手势,知道是对电脑的操作不熟练,连打字都如此生疏,排版就更难了。金水没指责也没张扬,示意小君起身,自己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一会儿就把小君挑出来的稿子打了,顺便做了修改,下午又抽空把版给排了。金水做的这一切,除了小君谁都没有察觉。小君是聪明人,明白金水是诚心在帮忙。以尹科长刀子嘴的个性,如果不按时完成报纸的编排任务,八成要被骂个半死。通透的小君暗暗庆幸自己遇到了贵人。一个星期后,贵人金水再次帮了小君一次。那日清早,金水去洗手间,路过小君的教室,因为之前这间教室是小烨的,金水路过总会习惯地朝里面扫一眼,这一扫发现,小君正面对眼前几摞几尺高的资料掉眼泪。金水想起自己刚进教师队时也曾遭遇过这种无助,心里闪过一丝同情,推门而入。小君听到门响,抬头见进来的是金水,激动地迎上去伸出无助的双手。金水抱抱小君,说:“别担心,我帮你。”转身从门后取下围裙和袖套,开始工作。那堆资料完全零乱,金水教小君如何分门别类,如何打目录,如何做封面,如何使用装订机。一天下来,资料全部整理成册,整齐漂亮地码进了资料室,小君也对这项工作有了详细的了解。

自此,小君便把金水当做知己,凡是吃穿用度一律抢着把单买了。开始金水执意推脱,慢慢接触下来,发现小君也是有情有义之辈,便不再拒绝。很久以后金水才知道,小君的家里有巨大的跨国企业,为照顾好狱中的小君,家人特意安排人住在监狱附近,专门负责采买和沟通相关关系,真正是有钱有势的主。当江雨萍知晓小君的家世后,笑话金水慧眼识英雄,这次找了棵大树。金水笑而不语,因为她和小君心里都清楚,当初的帮助纯属善意,和金钱物质没半点关系。愈是有江雨萍之辈的衬托,愈显出金水的正直,小君愈发珍惜这份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