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大景通天代> 第二十八章:以直报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以直报怨(1 / 1)

天云书院外。

  数十名儒生聚集,围绕着陈静安说出各种夸赞之声。

  “陈兄方才辩经,当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啊,堂堂七品儒生,被陈兄辩的无言以对。”

  “哈哈哈,你们刚才看见没,七品儒生,竟哑口无言,这等水平还敢来执教当学,当真可笑。”

  “一府之地的学院,竟如此不堪,陈师兄,师弟真为你打抱不平,您如此才华,被院长安排文斗这些书院,当真是屈才了。”

  几人夸赞,各种奉承之言脱口而出。

  只是人群之中,陈静安没有丝毫喜色,或许在他看来,一个天云书院确实算不得什么。

  突兀之间,陈静安止步,他抬手唤出天机阁,也不知道再看什么,大约片刻后,陈静安收起天机阁,语气平静道。

  “诸位,院长有令,景盛帝驾崩,需加快速度,给予大景文坛最后一击。”

  “我们不能浪费时间了,加快些速度,直至大景书院汇合,此次机会千载难逢,吞并景国儒道气运,往后我琅琊书院注定气运绵长,为天下第一书院。”

  陈静安开口,说出方才发生了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大喜,这天下第一书院还是令人心动。

  只不过,有儒生不由皱眉开口:“师兄,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惹上麻烦?”

  “如今大景帝王驾崩,我们文斗挑战,到时候文道崩塌,只怕又会涉及百万苍生,这莫大的因果。”

  有人开口,倒不是良心过不去,只是担心因果加持。

  “王朝崩塌,不是我等有意为之,终究还是景国自身问题。”

  “再者,盛极而衰,这天下本身就没有不朽的王朝,至于苍生百姓,只能说是他们自己的命运,出生在景国,就是他们的命。”

  陈静安语气冷漠,说完这话,直接朝着山下走去,其余人也没有废话,跟随身后。

  他们本就不是大景子民,再者都是权贵出身,苍生百姓?挂在嘴巴上的说辞罢了。

  如此,半个时辰后。

  云华府,城门之外,伴随着数辆马车缓缓出现,引来不少目光。

  顾家的马车奢华无比,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还是能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轻舟,到了。”

  此时,随着二叔声音响起,顾轻舟自马车内走下,连续几日坐在车内,确实苦闷乏味。

  如今走下马车,心神不由感到一阵舒畅。

  轻踩地面,顾轻舟微眯着眼,望着云华府城。

  古老的城墙,坚固稳定,细细望去曾经的刀剑痕迹还能捕捉部分,有一种历史就在眼前的感觉,对比前世一些所谓的古城,要真实太多了。

  城门之外,更是车水马龙,府城乃是周围几十个县的中心之地,往来的百姓商贾自然极多。

  而城门口有四道门,最左边是军需道,但凡重大军事情报,可以直接飞驰而过,不需要任何通报,不过自从天机阁出现之后,荒废许多。

  随后便是官道,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走这条通道入城,第三道便是专门给修士通行的,这也算是一种福利,最后便是寻常百姓商贾的通道。

  “连着几日奔波,总算可以好好歇息几天,轻舟,这云华府二叔来过两趟,玩的不多,吃的不少,叔带你好好品尝品尝。”

  望着古城,二叔笑着开口。

  这话说完,让顾轻舟有些好奇,玩的不多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还是有点玩的?

  玩什么啊?叔,我这人就贪玩,你带带我吧。

  顾轻舟很想要说一声,实话实说,都穿越了,谁不想长长见识啊。

  可就在此时,问南天向前一步道:“我先去周围看看有没有什么漏网之鱼,你们进去,不用管我。”

  他很冷酷,说完这话,直接朝着远处走去,不跟众人一起进城。

  问南天的性格一向如此,众人也没什么相劝的,目送他离开后,便朝着城内走去。

  “顾兄,我在云华府有些好友,要是顾兄不介意的话,许某约他们过来相见,正好可以探讨儒道之学。”

  许云镜忽然开口。

  “好。”顾轻舟点了点头,出门在外多交点朋友不算什么。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忽然响起,引起众人看去。

  “许云镜。”

  城门口,十几道身影聚集,为首之人穿着儒袍,上面绣着‘琅琊’二字

  “陈静安。”

  许云镜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陈静安,不过当看到陈静安之后,许云镜的神色明显变得有些不太好看。

  “顾兄,这就是琅琊士子,号称琅琊十杰,儒家五境。”

  许云镜压着声音告知顾轻舟对方身份。

  “琅琊十杰。”

  顾轻舟将目光看去,后者似乎感受到了顾轻舟的目光,当即也看去。

  只是一眼,陈静安不由皱紧眉头。

  倒不是知道顾轻舟的身份,完全是因为顾轻舟的卖相过于不凡,一眼望去,便让人感觉与众不同。

  “陈兄怎么好端端出现在云华府?按理说青州大会结束,不应该回中洲报喜吗?”

  许云镜皮笑肉不笑,看向对方。

  “区区青州文会算不得什么,此番我等琅琊士子不远万里,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场青州文会。”

  陈静安微笑道,收回了目光,看向许云镜。

  “哦?敢问陈兄,还为什么?”

  许云镜笑道。

  “都说景国之地,才子如云,如今万里而来,自然要好好领略领略,也算是一种磨砺,许兄觉得如何?”





  陈静安开口,一番话说的谦虚,可暗藏讽刺。

  “呵,那就希望陈兄能好好领略领略了,许某还有要事,就不逗留了。”许云镜不太想与对方纠缠,没有必要,再者口舌之利也毫无意义。

  此番陪同顾轻舟入世,他也不想太过于高调,安全第一。

  “许兄放心,方才已经领教了天云书院,陈某也要赶路,奔赴星翼府。”

  “哦,听说星翼府是许兄老家,对吧?”

  陈静安笑道。

  听到星翼府三个字,许云镜脸色微微一变,他想要说什么,可最终深吸一口气,看向陈静安。

  “陈兄。”

  “如今我景国突发变故,青州文会你们已经赢了,何故一再下去?”

  “当真要看到我景国崩塌,百姓流离失所你们才愿意吗?”

  许云镜话语之间带着一些怒意。

  景盛帝刚刚驾崩,这帮人挑战完了天云书院,又连着去星翼府,这不就是趁人病要人命吗?

  “许兄!”

  陈静安脸色一冷,望向对方。

  “只是文斗而已,百姓流离失所,这是景国之衰。”

  “再者,仅是一个琅琊书院,不至于让景王朝落得如此,有时候找找自身原因,比栽赃要好数倍。”

  “告辞。”

  陈静安开口,说完这话,直接带着琅琊士子离开,只不过临走时额外看了一眼顾轻舟。

  两人的争锋,顾轻舟没有插手,二叔也站在一旁看戏,至于定意从头到尾都是那种不理世俗的感觉。

  等到陈静安彻底离开,许云镜有些心闷。

  “顾兄,方才为何不说两句?”

  许云镜有些难受,虽然与顾轻舟没有认识多久,可也算是朋友,自己吃亏都不帮一下,着实让他有些难受啊。

  “许兄,落后就要挨打,技不如人这是实话,看开一点。”

  顾轻舟显得随意,口舌之争有什么意思?去吵吗?去闹吗?不过是徒增一缕笑话。

  “可我心意难平啊。”

  许云境忍不住攥紧拳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唉。”

  “许兄,未来还长,笑到最后才是赢家,再者当真心意难平,也不是没有办法。”

  顾轻舟知道对方心情不太好,故而安慰。

  “不是没有办法?哦,我明白了,多谢顾兄赐教,许某定会好好读书,今日之事,铭记于心。”

  许云镜攥紧拳头回答。

  “啊?我不是这個意思。”听到许云镜如此回答,顾轻舟摇了摇头。

  “那顾兄是?”

  许云镜有些好奇了。

  “找个人打他们一顿啊,反正都到这个时候了,还管什么礼义廉耻,打了再说。”

  顾轻舟压着声音开口,神色格外认真。

  许云镜:“”

  “别这样看着我。”

  “许兄,有道是以直报怨,景国都这个样子了,他们都不放过,咱们还在乎什么礼道。”

  “再说了,礼道是对客人用的,对敌人,就是得用拳头对待。”

  “二叔,你说是吧?”

  顾轻舟很随意,这话他觉得一点毛病都没有,你要说以前,大景王朝毕竟是天下五大王朝之一,还要点脸面。

  可现在一个又一个事情接着,马上可能都要灭国了,还扯什么礼仪。

  说到底还是儒家思想害了人,这要是搁前世某个国家来执政。

  大可来一句,天下不要大景,大景亦不要天下。

  来嘛,光着脚还怕你们穿鞋的?

  当然这话发发牢骚可以,想要施行起来还是很难,毕竟涉及太多利益,就算你真想同归于尽,下面人也不答应。

  只不过,揍几个读书人一顿,这不算什么问题吧?

  什么?你要告状?堂下何人,竟敢状告本府?

  “我觉得可以。”

  顾耀祖点了点头,同意顾轻舟这个观点。

  话说到这里,许云镜顿时激动起来了:“好,有顾前辈还有顾兄这话,许某懂了。”

  说完这话,许云镜直接走了,眼神之中多了几分凶狠。

  看样子是真被气的不行了。

  望着离开的许云镜,顾轻舟也不啰嗦,朝着城内走去。

  只不过,通过方才的事情,顾轻舟十分清楚景国真的麻烦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琅琊书院仅是中洲排名前三的书院,却敢在大景王朝如此肆无忌惮的发起文斗。

  那其他地方呢?

  难以想象。

  确实,同一时刻,大景皇宫内,一则则军机情报出现在养心殿内。

  “报!西北边境,遭遇蛮族入侵,三十二村,六千七百户百姓无一生还,火山营六百将士遭蛮族围困而亡。”

  “报!东南边境遭遇阿图鲁部落血洗,军机传信,伤亡已过五千,守城将士被俘八百。”

  “报!两江之地,良田再毁百万,千万难民自上而下,引发各地恐慌,十六府城主送来急文公报,恳请圣上裁决,是否开城?”

  “报!淮北之洪,致使千万百姓流离失所,灾祸即将牵连淮北二十四府,请求圣上火速裁决。”

  随着一封封情报送入养心殿内。

  使得还未完成登记大殿的大景新帝沉默不语。

  硕大的养心殿内,这位大景新帝发不出一字之声。

  良久之后,响起的声音充满苦涩。

  “速传内阁学士,六部尚书,百官入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