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八十八章终于上钩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八章终于上钩了(1 / 2)

杨震下好了鱼饵就等日军上钩,只是让他感觉到有些意外的是,作为被钓的对象,第二师团却是迟迟就是不咬钩,为了在做的逼真一些,杨震通过郭邴勋给全权指挥浩良河一线战事的赵尚志下达了三旅与三分区部队,对浩良河一线之日军二十五师团十四联队全线反击的命令,

为了将架势摆足,除了将王光宇的一旅调出群策山隐蔽地,在日军侦察机面前摆出一副随时西进的架势之外,杨震甚至将军区直属火箭炮团的一个营伪装成主力,也调至浩良河一线参战,

在三旅与三分区部队对浩良河一线展开全线反击后,原來攻势的兴奋度只持续了两天后,又转为萎靡不振,打的是半死不活的二十五师团在桑原四郎中将指挥之下,也突然犹如吃了伟哥一样,振奋起來,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空中支援之下与三旅展开了反复激战,

浩良河一线打的是热火朝天,但东安一线的日军第二师团的攻势却非但沒有加强,反倒力度有些下降,原來采取的三个联队一线平推战术,受制于地形不得不改为一个联队主攻,三个联队策应,第二师团在打到东安一线后,攻击阵型变成了一字长蛇阵,

实际上面对第二师团这个一字长蛇阵,杨震实在是有些心痒痒,眼下的日军摆出的这个阵型正是全线反击的最好时刻,只是眼下第二师团迟迟不分兵,足有四个联队,加上辅助兵力,兵力近一万六千之众,

以第二师团表现出的战斗力來看,自己若是选择此时反击,至少要调集三万以上的兵力,可自己眼下除非终止其他方向战斗,将正在与富锦方向出击的日军十一师团一个支队激战的一分区基干团,再加上浩良河一线的所有兵力全部调回來,否则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么多的兵力來,

而且从这几天的战事之中,第二师团表现出的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快速的反应速度,各联队之间默契的配合來看,如果自己在其分兵之前贸然出击,反倒有可能打蛇不成,反被其噬,这条蛇可不是一条小蛇,而是一条庞大的巨蟒,

就在杨震为第二师团迟迟不咬钩而有些焦急的时候,第二师团司令部之中也正爆发着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主角正是赖在第二师团不肯走的服部卓四郎中佐,与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

说实在的身为一名中将与一名中佐争吵,对于安井藤治來说,实在是有失身份,但这位整天催促他利用对手腹地空虚,采取分兵合击的中佐实在让他有些过于愤怒,对于服部卓四郎口口声声说对手已经将主力调集至浩良河一线的情报,安井藤治并不相信,

在安井藤治中将看來,浩良河一线距离东安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如果对手想要对自己下手,百余里,不过是两个昼夜行军距离说赶回來就赶回來,二十四师团分兵后的结局前车之鉴不远,他安井藤治不想重蹈这个覆辙,

而且对于关东军特别情报部与情报部之前携手做的那件事情,安井藤治并不相信,他甚至对关东军情报部都有些不信任,在他看來,要是这个该死的情报部真有他们吹嘘的一半能力,对手也不会在短短半年之内壮大的到如此,难道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是从天上掉下來的吗,

至于这位服部卓四郎的所谓作战计划,安井藤治可谓是极端的蔑视,在安井藤治看來,这位服部卓四郎中佐除了胆子大,能惹事之外,沒有任何一个长处,之前他口口声声的说对方已经失去统一指挥,在皇军的攻势面前只能各自为战,但却又与眼下对手向浩良河一线重兵集结的新情报有所冲突,

按照这个家伙与关东军情报部那些废材的评估,以及所谓的作战计划,对手现在应该是处处被动作战,分兵抵抗皇军的进攻,互之间不可能有配合,因为他们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各自为战,

的确这个家伙所谓的证据很确凿,通过审讯对方被俘人员,可以得知这几天与自己作战的不过是对方一个旅,而且在长达数日的作战之内除了只能依赖随身携带的弹药作战之外,沒有得到过哪怕一个援兵,

当然无论是安井藤治还是服部卓四郎都不知道,他们这个情报已经过时,但正是这一点,在安井藤治看來并不代表全局的芝麻大点的事情,才让服部卓四郎当成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与证据,

在接到对方主力向浩良河一线集结的情报后,安井藤治曾想看看这封与之前那些所谓的情报相比,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情报,会不会让服部卓四郎老实一点,结果他却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脸皮的厚度,

这个家伙非但沒有认为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甚至还以此为证据直截了当的告诉安井藤治,对方眼下后防空虚,正是分兵奇袭的最好时机,他这个不以自己之前的错误为耻,反倒有些洋洋自得的样子,让安井藤治非常的反感与讨厌,

眼下战场上复杂的形势,让安井藤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他看來一支几次重创关东军,甚至几乎成建制的全歼了关东军一个师团,给关东军带來的伤亡几乎不比在诺门罕面对飞机、重炮与坦克齐全的苏军小到那里去的军队,如果仅仅因为指挥官失去指挥能力便丧失了斗志,那还能称的上战斗力强悍,

的确,在中国军队之中一支部队是否能打,是否顽强与自己指挥官的风格是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日军之中,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是否强悍与其征兵所在的地域民风有很大的关系,越是富裕的地方,兵员的悍不畏死的决心就越差,

就比如日军中的第一师团与第四师团那样,这两个征兵地域主要在自古就是日本最繁华也是商业气氛最浓的东京与大阪的师团,官兵的强悍程度与來自贫穷地区的仙台、熊本两地的第二师团与第六师团压根就沒有办法相比,

但安井藤治并不认为一支指挥官的伤亡就会影响一支部队的作战,甚至是分崩离析,的确这种情况在中国军队中并不少见,东北军在那位少帅被捕之后,不也是被支那政府搞的分崩离析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