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八十八章 马春生的庆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八章 马春生的庆幸(1 / 2)

刘长顺现在是有够郁闷的了,本來以为想将这一仗打的精彩些,挽回一些颜面,结果却沒有想到卯足了劲,一拳却打空了,

将刘长顺脸上略微有些难看的表情看在眼里的马春生,却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刘长顺此刻想着什么,他自然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过他对刘长顺的想法却并不以为然,刚刚他看了身边几个工事之后,心中大叫侥幸,

这里日军工事钢筋混凝土厚度普遍在一米以上,很多工事甚至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砌实的,厚度高达两米,别说自己手中的那些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就是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炮弹打上去,几乎都不会起什么作用,除非自己手中有口径一百毫米以上的大口径加农炮,

这里的工事修建的极为坚固不说,而且其射界也极佳,仅仅阵地山一处,所有两个相近的火力点都可以组成交叉火力,隐蔽性也极强,很多工事都是半地下,在茂密的植被掩护之下,如果不开火,就算你走近了也不见得能发现,

这样的工事要是强攻,在只有七十五毫米山炮的情况之下,就算只是一处阵地山,恐怕就会让自己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甚至就是付出重大代价,也不见得能拿下來,尤其是在夜战之中,视线受阻的情况之下,伤亡恐怕会更大,

庆幸自己沒有强攻的马春生自然不会对刘长顺的郁闷太过搭理,在他看來,刘长顺想要挽回颜面,今后又不是沒有机会,萝北、乌云两县还有伪满国境警察队和伪满军驻防,其数量够他打的,

况且现在马春生也沒有时间去搭理刘长顺,大批被解救出來的劳工还需要安置,整个要塞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摸清,要办理的事情很多,他哪有那个时间去看刘长顺难看的脸色,

自己跟自己生了好大一段闷气的刘长顺见到马春生不搭理自己,自觉沒趣的摸了摸鼻子,走到马春生身边道:“老马,这里的事情已经解决,你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些劳工怎么处理,我们总不能带着这好几万人行军、作战吧,”

对于刘长顺的疑问,知道这个家伙总算自己想通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的马春生摇摇头道:“先将这里的情况向总部做一个详细的汇报,等司令员答复,这里是司令员准备建立的一个与群策山相互配合支撑的战略支撑点,在沒有得到总部的答复之前,我们不能轻易的就放弃,”

听到马春生回答,刘长顺习惯性挠挠鼻子道:“可这兵贵神速,我们打了兴山要塞和兴山街,鬼子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发现,一旦我们被发现,我们岂不是整个战略意图就都暴露了吗,这对我们下一步的作战会带來很大的影响的,”

“一旦萝北的日伪军被惊动,有了准备,那我们就算能吃掉他们,也会付出很多的不必要的代价的,”

听到刘长顺的回答,马春生笑了笑道:“怎么总算想起來自己该干什么了,我还以为你还要郁闷好长一段时间那,”

说罢,马春生看着听到自己这句话后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的刘长顺也就沒有在继续调侃他,毕竟刘长顺是团长,是这个团的最高军事指挥员,现在更是自己的上级,作为几个团长之中,与马春生结识时间最长的一个团长,两个人熟归熟但有些事情自己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不过对于刘长顺这个档口提出这个用意,对他已经有了一些了解的马春生自然明白,只不过,他并沒有给刘长顺解释的太清楚,因为在临來的时候,杨震曾再三交待马春生,要他注意对刘长顺的培养,要让他学会独立思考,但是不要全部的事情都替他做,

马春生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我建议让王政委带着一个营,在留下侦察连的一个排在这里看管被解救出來的战俘以及等待司令员他们,而我们则继续向北,争取在日军反应过來之前,抢占萝北、乌云一线,王政委抗联出身,游击经验丰富,即便是日军大举來犯,他也有经验可以应对,”

对于马春生这个留下部分兵力等待总部的到來,而主力先行北上的建议,刘长顺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只是这边都解决战斗有一段时间了,那边按照作战计划,攻打兴山街的王效明却迟迟还未返回,让两个人多少有些意外,兴山街那边现在除了偶尔的枪声之外,枪炮声已经陆续开始平息,说明战斗已经结束,王效明居然还未能返回,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心中有些牵挂的两个人留下一个营接应正在对兴山要塞进行彻底扫荡的董平,自己则带着两个营以及其余的配属部队急忙的向兴山街赶去,尤其以急着等着将兴山要塞移交给王效明后,自己好立即起程北上的刘长顺最为着急,

当赶到兴山街时,亲眼看到王效明只是受了一点点擦伤,并无大碍,而部队还是很完整后,两个人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就算心急如焚,但对于自己的这个搭档刘长顺还是很关心的,指着王效明的伤口,刘长顺道:“我说老王,你平时做什么都干净利落吗,这次怎么拖拖拉拉的不说,还把自己弄伤了,不过几十个日本宪兵外加上一些伪满军警,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为人性子宽厚,与刘长顺搭档有过一段时间,对他的性格还是很了解的王效明对于刘长顺这种语气关切,可说出的话却很不中听的话,却是沒有在意,不过虽然不在意,但也沒有搭理咋咋呼呼的刘长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