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1 / 2)

在日军正在抓紧修建的位于鹤立县兴山地区,青岭至细鳞河一线长达二十余公里的兴山要塞群主阵地的阵地山外围一处植被茂密的小山上,在一个全部配备冲锋枪的警卫班严密保护之下,抵达这里之后,未做任何休整,便靠前以便掌握第一手敌情的刘长顺正与马春生仔细观察着敌情,

鹤立是北满重要的煤矿产地,不仅大量出产对军工生产极为重要的优质煤炭,而且也是日军所谓的东北满防线的重要一环,对于杨震來说,这里更聚集着大量的被他视作补充兵员的各种劳工,

杨震将刘长顺北进的第一个目标就定在了这个正在修建的兴山要塞,只不过杨震打掉这个日军要塞工程,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劳工,更重要的是这个要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犹如一只挡路虎一般,正好遏制住杨震北上通道,对杨震今后的计划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不打掉这个要塞,就算自己打通了与苏联的直线联系,但这条交通通道也很难保证畅通,而且杨震也有将大本营迁移到兴山的念头,群策山基地已经暴露,位置也有些偏南,而且距离佳木斯过近,

根据杨震的战略计划,群策山一线应该只是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如果刘长顺能顺利的拿下兴山要塞,直线距离并不远,而且山地相连的两地相互可以策应,互为支撑,

群策山一战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暴露出了部队聚集一地,缺乏战略支撑点的毛病,尤其是缺乏战略纵深危险暴露无疑,

而对杨震來说,他要的战略纵深并非是简单的回旋余地,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情况之下,西边山高林密,人烟及其稀少的小兴安岭自然不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如果能顺利的拿下兴山要塞,对杨震來说不仅可以多一个战略支撑点,将兴山以北的萝北完全作为自己的战略纵深,而且对群策山一线也多了一个依靠,部队的活动范围要大的多,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战略意图,杨震才将北进的第一个目标选择在了日军已经接近完工的兴山要塞,按照杨震所知道的历史,这个兴山要塞此时虽然已经接近完工,但日军还未能开始驻军,其所谓的第十四国境守备队要在明年才会组建,

如果不趁此时拿下兵力空虚,只有少量的日军看押劳工的警备队与少量的伪满军警的难得机会,拿下这个规模庞大的日军守备要塞的话,等日军正式进驻之后,以自己目前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的情况,就很难在拿下來,

而且一旦日军正式进驻,对自己打通北上的交通线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驻扎在这里的日军随时可以西进或是北上切断自己预定的生命线,反之自己如果拿下了兴山要塞,这个坚固的要塞群,将会给自己提供一个南面防御的屏障,

接受到自己北进的第一个命令,刘长顺不敢掉以轻心,尽管先行潜入的侦察一营已经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情报,但发起攻击之前,刘长顺与马春生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到前面再去观察一遍,

只是两个人一到兴山要塞的外围,便被这座规模宏大的要塞群给惊呆了,仅仅是暴露在山野之中的地面以及半地下的军事设施就蜿蜒达数公里,而地下的建筑究竟有多少,就只能等战斗结束之后在仔细勘察了,

刘长顺与马春生观察的极为仔细,甚至连望远镜中正在施工工地上的看守数量多少,带不带枪,有几挺机枪,都反复观察了几遍,

在他们身边,董平也同时在给他们介绍到已经侦察到的情况:“我们曾经捕获了一名向山内送粮食的当地人,从他有限的口供之中得出了一些情报,虽然不多,但是可以推断出一些情况,”

“从他口中得知被日军强征,往工地运送粮食的本地居民从每天送的粮食数量來估计,整个兴山地区共有劳工大约两万多,其中多数是从关内骗招过來或是关内的战俘,少量是从本地抓捕來的所谓反满抗日分子,他曾看到过身上穿着破烂军装的人过來搬取粮食,”

“不过具体多少,里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他甚至都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是干什么的,他只知道这一带的山里有日军驻扎,至于这些日军为什么驻扎在这里,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日军对此地警戒极严格,本地人送粮食,只能送到南边的封锁线,过了封锁线,由日军自己组织劳工运送,本地人一旦擅自入内,格杀勿论,这个人数,他只是从粮食的数量大致估算出來的,”

“而且日军极为狡猾,专供日军士兵吃的大米都是专门用卡车从佳木斯运來的,从不在本地征集,使得日军警备队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他们能运送的只是给劳工吃的高粱米和橡子面,”

“他的口供之中最有价值的便是由于送粮食的地点不同,这可断这些劳工并非是集中关押,而是按照施工的地点不同,所有劳工被分别关押在几个地区,”

“除了少数被日军称之为冥顽不化的特殊工人,由于怕其暴动被关押在兴山街内兴山警察署附近之外,,大部分都被关在山洞里面,”

“我带着侦察一连已经围着这里转一个周,却仍旧未能摸清楚这里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曾经组织过小规模的渗透侦察活动,但这里面实在太大了,只摸到椴树泉便只能返回,只是查明白了所有的日本监工都住在椴树泉,还有就是这里的外围除了树立三道铁丝网之外,并未布设地雷,”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从原本驻扎在兴山街的第四师团三十七联队一部向佳木斯集中之后,这里驻守的日军看押兵力并不是很多,主要是日军驻兴山街的宪兵队以及部分伪满警察,”

“其中内部看守由日军以及伪满警察中的日系人员担任,伪满警察中的所谓满洲人与朝鲜人只能担任外围警戒与封锁,内部也是绝对不允许进的,一经发现,一律以通匪论处,也是格杀勿论,”

“不过我们在东山日军丢弃劳工尸体的地方,救活了一个因为病重不能上工,而被日军活着丢到万人坑的劳工,他是战俘出身,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情报,只不过受制于活动范围,他只能提供所在工棚与被强制劳动的地方,”

“也就是从他的口中看押的人数,我们推算出整个工程之中,日军的看守人数并不太多,他所在的工地是整个工地中人数最多的,三千多人的工地只有五十多个日军看守,以及一百多个招募來的日本平民作为监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