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八十三章 无奈的交换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无奈的交换物(1 / 2)

与总指挥几个人听到诺门罕战役爆发的消息,显露出的即便是刻意的压制,也表现的很兴奋相比,听到至少目前历史还未因为自己的到來而改,诺门罕战役还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如期的爆发,杨震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次会战对杨震來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利用好了,将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按照杨震所了解的历史,苏联人对抗联的态度转变就是从这场会战之后开始的,急于了解关东军动向的苏军,虽然只是出于利用抗联的目的,但毕竟也为抗联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休整地,

诺门罕战役后,苏军不仅释放了被扣押的抗联将领,还对抗联提供了一些难得的补给,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也是一些补充,

就目前來讲,这场规模远比去年日苏双方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张鼓峰那场冲突规模更大,足可以称之为会战的战役,暂时可以将关东军的注意力大部分吸引过去,至少暂时让自己得到一些喘息的时间,以及为今后部署的时间,

心中早已经有了计划的杨震,在听完广播之后,将从佳木斯缴获的,远比自己手头使用的那张在五道岭铁矿搞到的,并不是军用地图,充其量只算是整个北满资源图要详细的多的三江省军用地图拿了出來,

将地图铺好之后,杨震拿着红蓝铅笔在汤原的北部,沿着松花江流向,划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将鹤立、萝北两县的全部以及乌云县的一部分都划在了内,

撂下手中的铅笔,杨震指了指地图对总指挥几个人道:“总指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打通与苏联的直接联系,你们看,汤原北部的萝北、佛山两县与苏联隔江相望,如果抢占这两个县的全部,或是部分,对于我们來说好处极大,”

“如今苏军与关东军在西满的内蒙地区发生冲突,按照我的估计來说,双方很可能爆发一场规模极大的战役,原因很简单,双方都想探听对方的虚实,尤其自去年苏军内务部少将李修科夫携带大批机密资料叛逃以來,双方都急于知道对方的虚实,”

“尤其是苏联方面,因为李修科夫的叛逃,其远东地区几乎已经是无密可保,就算是已经调整部署,但除非他们从欧洲大量调兵,否则也很难完全摆脱此事的影响,所以急于探听日军下一步的动向,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紧迫的任务,”

“对于这种试探來说,在日军严密的保密手段之下,沒有比打上一场会战更好的方法了,就算日军不想扩大冲突的规模,苏联人也不会同意,而对于日军來说,一向张狂惯了,对苏军极为瞧不起的日军也不会甘心在苏联人这个手下败将面前示弱,”

“更何况这种冲突对于日军來说,也是试探远东苏军真实战斗力的最好机会,如果说去年只能称之为战斗规模的张鼓峰冲突,双方还是相对保持克制的话,那么今年这场冲突的规模就不会小,就算日军大本营不同意,但是骄横惯了的关东军也不会善罢甘休,”

“日军火力水平对贫弱的中国军队來说,是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面对国力雄厚的苏军來说,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为了能打赢这场战斗,关东军势必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那边,这对我们來说,无疑是一个极佳的机遇,”

“我估计这场日苏双方在诺门罕地区的冲突,规模应该会很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成为日苏两国全面战争的导火索,苏军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欧洲方面,而日本在还沒有全面动员之前,也沒有国力应对两线作战,至少在中国被彻底解决之前,他们不会与苏联爆发全面的战争,他们的国力承受不起,”

“我估计战场战役最多也就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不过,虽然双方这场战役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更长,如何把握住着几个月的难得的时间,对我们也是一个考验,”

“如今对于我们來说,曾经因为补给方面的优势与兵力雄厚,可以在抗联面前逞威的伪满军來说,已经不值得一提,对于伪满军,我们无论您是火力,还是训练程度已经超过了他们,所以一旦关东军的注意力被诺门罕那边吸引过去,将会是我们扩大活动范围绝佳机会,”

“我们现在有兵工厂,却是缺乏原料,而在日军的围困之下,虽然连战连捷,但目前我们的活动范围还只能被限制在山区,长此下去,在沒有绝对把握在平原地区击败优势日军之前,我们粮食、兵员的补充都会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必须要打出去,一是获得一个稳定的粮食、兵员补给基地,二就是要打通与苏联人的直线联系,以便获得我们无法生产的军工原料、药品等一些我们急需的军用物资,”

“不过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所心里准备,苏联人也不会冒着日苏全面战争的危险,大张旗鼓的支援我们,而且除非日苏爆发全面战争之外,他们会既要用我们又要压制我们,也许援助会有些,但是绝对不会太多,”

“这天上也沒有掉馅饼的沒事,即便有也不会掉到我们的头上,既然苏联人不会无偿的为我们提供物质,那我们可以拿武器的图纸与他们交换,可以用在佳木斯缴获的黄金去购买,”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了看盯着自己看的几个人,又道:“还有人工合成,可以大批量生产盘尼西林的技术,”

如果说一直被封锁在东北,对外界接触少的总指挥与李延平,还不明白盘尼西林这种在二战之中挽救了大批伤员的特效抗生素的重要性的话,而对杨震口中可以用來交换大批物资的所谓药物的价值不是很清楚的话,

但郭邴勋却是很清楚这种号称一支药一两黄金的特效抗生素的重要性,更知道杨震这句话如果是真的话,他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