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帝国大亨> 第51章 洪水来了(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洪水来了(2)(1 / 2)

中午,去到办公室,正是午休时间,办公室里就几个人。

让李俊东意外的时,宋凯文凌菲竟然来了,正在大办公室与梅花聊天

原来汤生源也接到了红会的拉捐电话,他想听听李俊东的意见。

过去的一年,是汤生源从一个单纯的大型制药厂转变成一家自主品牌的医药公司很重要的一年。他们公司主打的“汤生源冐康灵”、“汤生源健脾口服液”,“汤生源肠道清”等几个系列的药品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上千家医院都已上线,用量也在持续上升。

当然新的品牌上线,离盈利还要一段时间,现在正是空投广告要跟进的重要时机,所以他也想借这一次的洪灾打打广告。

他问李俊东打算捐多少,李俊东说20万,把自己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李俊东就给他分析:“汤生源的产品是做全国营销的,全国这一次受灾的范围不小,如果每一个受灾的城市你们都捐款,就算每个城市只捐几十万,那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你们也未必承受得起,另外效果也未必好。”

宋凯文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下面的营销经理总提醒我这是一次机会。

捐款救灾可以提升企业的美誉度,这一点无庸置疑,李俊东说:“现在全国的受灾情况看新闻很严重,但红总会与慈善总会并没有能过公众媒体发文召集社会进行大捐款,所以企业单独去操办这事意义不大,再等等看吧,实在没有机会也没办法。”

宋凯文与李俊东聊天的时候,凌菲也在与梅花聊天。

听着李俊东说“再等等,实在没有机会也没办法”凌菲就打趣他:“你们两个做生意都做成精了,连洪水天灾你们也要去算计。”

李俊东解释说:“我们是算计着怎么捐款救灾,这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吧。”

梅花也开玩笑说:“好事倒是好事,就是听着总觉得不对劲,好像你们生怕这洪水来得不够猛似的!”

李俊东就反问:“洪水天灾是不受控制的,所以我们怎么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洪水来了,有没有人去组织大家共度危难,如果大家都不出钱不出力,只在家中祈祷,心地虽然纯良,但真的对困难中的灾民却帮助不大,我们是商人,做事要务实,要讲成效,不管出发点如何,当一包包方便面与一瓶瓶饮用水发到灾民的手中,这总归是爱,是正能量,你们不这样觉得吗?”

凌菲与梅花就望着他,一时间再无语反驳。

这时,一直在与王建文对资料的阮胜接过话来:“东哥说的道理我很赞同,眼下的情况宋总这边既然有广告需求,其实也不能光等,因为等来的机会往往会晚了一拍,一般情况下救灾捐款一旦发起,一路几十家企业的名字,也只有排在最前面的几家企业能被大家记住,所以最先捐款与捐款金额巨大的企业才能抢得了重码,当然还要抢占制高点,那就是全国受灾最重的某一个城市下手。”

这个阮胜真是个天才,听到这话宋凯文也对他另眼相看。

既然认同阮胜说的道理不能等,那就得主动研究。

其实李俊东也有广告需求,并且并不比汤生源的需求小,传世网络的游戏不用说都是需要做广告的,但这事不归他管,顶多给叶格成提个醒,另外现在他正在扩张的雅声传媒如果想要与取得与枚江卫视台作,也得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当然他这个只要研究枚阳的灾情就可以了。

电视新闻上的一些数据说什么枚江的水位现在已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李俊东根本不信,他问:“谁有朋友在气象局与水文局,有些事还得专业人士咨询一下才比较靠谱。”

阮胜说他一个高中的校友学长,比他高了几届,刚好就是学水文专业的,正牌的百年老校河海大学的硕本连读毕业,在校时也是学霸级的人物,三年前分配到枚江水文局,是对口专业的技术骨干,只是他这人不善于巴结领导,以硕士学位入职三年了还是一个普通科员。

李俊东说我们要的就是第一手的数据,那些经过领导加工处理过的数据一个电话就能拿到,没有多大的意义。

阮胜当场就打那同学的电话,可惜对方正在外面冒雨作业,电话中说话都听不太清楚,阮胜就大声吼,搞了好外对方才勉强明白了他想要水文资料。

那同学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们一线工作人员是六小时一岗外勤,回单位后还要做技术统计给领导交报表忙得很,让阮胜下午三点半左右到单位门口等他。

宋凯文办事不喜欢拖,他相信那些水文资料非专业人士也看不太懂,他建议光从他那里拿一堆资料回来估计没什么用处,最好是与他聊一聊。

李俊东觉得有道理。

外面下着雨,行车很多路段都积水,三人就提前一小时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