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帝国大亨> 第6章 期货大豆与好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期货大豆与好消息(1 / 2)

李俊东从香港飞波士顿,谷蓉送他去机场。

香港是娱乐业最发达的地方,各种大小明星多如牛毛,现在的她还不是特别出名的那种大伽,谷蓉特意带了一副墨镜本以为不会被歌迷发现,结果还是在机场大厅楼中遇上了几个粉丝。

对方要求签名,谷蓉推辞不掉就随手帮她们签了几个,然后三人继续聊天,没过多久有一群记者闻风而来。

看到情况不对,不想进镜头的李俊东拍拍潘越明的肩膀借口去洗手间。

歌手最好不要得罪狗仔队,为了维护自己的媒体形象,她自然又得应付一番。

从洗手间出来,李俊东就故意坐在离谷蓉十余米外的地方,遥看着她应付这帮狗仔队。没想到因为记者的采访,旁边的看客们也越来越多,没多时谷蓉的身边就被围了一圈。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那些记者与粉丝们还在围着谷蓉问各种各样的八卦问题,李俊东就跟她打了个招呼说:“你先忙,我们先进去了!”

被记者缠着,谷蓉也顾不上李俊东,就隔着人群跟他挥手:“下机后给我电话!”

一句简单的对话,眼光发亮的记者马上就把境头对向了李俊东与潘越明,然后还有大胆的人过来拉着李俊东的行李箱追问他是不是谷蓉的男朋友。

面对记者是需要经验的,没有经验的话最好就什么也别说。

这个道理李俊东懂,所以他们只能微笑着借口进站的时间到了,然后落荒而逃。

过了安检之后记者们无法再跟过来,李俊东再回头,谷蓉还被人围着,他对潘越明耸了耸肩膀:“无数人梦想着当明星,有时候想想还真不知道当明星有什么好?”

潘越明说孔萱就是一个,做梦都想出专辑。

二人拉着行李边走边聊着,紧随他们通过安检的一小个子精瘦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快步跟了上来打招呼:“二位大陆人吧?”

在香港大家日常交流基本上都是白话,李俊东与潘越明说的是普通话,对方听出他是大陆人并不奇怪,看他的普通话也不带广东腔,李俊东就点头,再礼貌性地问:“兄弟也是大陆人吧?”

对方微笑:“我们应当还是老乡,我也枚阳人!”

对方的耳朵很好使,李俊东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潘越明一直生活在枚阳,普通话中多少带点枚阳腔。

在香港机场遇上大陆人太平常了,但还能遇上枚江老乡就算比较缘分。

小个子名叫孙正南,现在任职在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是一名资深的投资顾问,主要研究国际市场的基金与期货走势。

三人握个手交换一下名片,孙正南有点吃惊:“俊慧投资,咱们是同行?”

李俊东看了看他的名片,笑说:“泛同行吧,我们主要投资实业,与你们投资期货与基金还是不一样!”

离登机的时间还有几分钟,孙正南先点头说是,然后就开始推销他的期货与基金,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虚拟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如果手上有余钱的话最好是实体与虚拟结合着搞一点。

他是个很健谈的人,从股票、基金、期货、黄金口沫横飞。

在他的眼里,估计李俊东应当都是官二代,不然不可能这么年轻名片上都打着投资公司董事长。

李俊东就一直微笑的听着,看到自己说了一大堆似乎不能打动李俊东,孙正南以为李俊东对期货基金可能不太懂,就跟他解释说期货虽然也算是虚拟经济,但还是有实物概念的,除了大家熟知的黄金、重金属、原油这些都能炒,另外像棉花、大豆、玉米、土豆这些农产品也可以炒。

这个概念对于普通没有接触过国际期货市场的人来说至少在概念上是新的,李俊东前世没有炒过国际期货,但跟着老板江孟良也接触过许多生意场上的能手,听过的各种各样的财富故事。

所以对国际期货是个什么东西还是略有了解的,并且前世他就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老板江孟良在刚刚搞军莎建材那段时间,一个朋友的表弟曾极力拉他去炒大豆期货。江孟良不为所动,那个家伙就自己搞了些钱去玩了一把,结果就赚翻了天,没过两三个月,资产就翻了十几倍,江孟良曾为此还后悔过。

不过李俊东对这些都不羡慕,因为他知道炒股炒期货炒基金其实就是一场零和游戏,没有谁是真正的高手,在这个资本横流的海洋中永远是大鱼吃小鱼,散户能赚到钱的少之又少,除非你有逆天的运气。

古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品与运气都是一阵一阵的,散户就算在这类市场中的某一段时间赚得盆满钵满,最终都会还回去甚至还会输到连底裤都亏光。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想法,那个赚翻天的朋友几年以后就亏光了以前赚回的所有,并且因为动用了多倍贷款杠杆,最终还欠下了四千七百万的巨额高息债务,被催债的黑社会打断了双腿,一生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

李俊东看这老乡这么热情地说了那么多,完全不回应就太不礼貌了,就说期货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手上余钱不多,大家都是老乡,过年你应当会回老家吧,到时有空过我们公司来坐一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