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世间自在仙> 第705章:杨晨送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5章:杨晨送礼(1 / 1)




书香世家、仙武世家、儒道神教等等把持天下,统御四方。
大周天子的任何政令,想要真正的推行下去,就要有选择的和天下世家的各路人马进行妥协,若是步妥协的,凭着世家的力量,完全可以做到使得大周天子的政令不出玉京城。
杨晨身怀的造化玉蝶中,有着诸天万界中的种种事情,甚至许多星际中的各大星球上面的种种王朝的兴衰成败的历史,也都尽在其中。
各大星球上面,自然也是有着类似的世家把持王朝的存在。
“陛下,我觉得世家之所以能够把持天下,是因为他们垄断着天下的知识和财富,只要打破他们的垄断,他们就没有办法继续把持天下。”
天下的世家中,书香世家中藏着诸子百圣的种种儒道经典,譬如大周皇朝中的袁家,袁家不说以往,就说这临近的三代人中,就出现了三世五公,家族之鼎盛,犹如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而袁家之所以如此的鼎盛,便是因为袁家掌握着一位儒道圣贤的传世巨著,这部传世巨著便是《礼记》,这部书中,是所有儒道经典中,最为原始的,最为古老的,记载着儒道种种礼仪的书籍。
传说乃是儒道大圣亲自书写,蕴含着儒道最为根本的礼仪,也蕴含着儒道十分神奇的力量,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礼记》中记载的就是儒道规矩,儒道礼仪。
而在其他的家族中,却是没有这本《礼记》,无法真正的了解古老的礼仪和规矩,但是儒道六经之中,礼极为重要。
礼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圣人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礼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国家的祭祀,人和人的交往,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礼。
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无不需要有礼来约束。
正因为礼的重要性,故而历代皇朝选拔人才,都要考礼,唯有礼之大考通过了,才能够有资格在朝廷任职。
但是朝廷却没有掌握《礼记》,无法真正的诠释礼的意义。
袁家掌握着《礼记》,一旦朝廷出题,袁家对礼的答题,就是最为标准的答案,别人的答案唯有在接近袁家的答案的时候,才能够获得高分。
而袁家,则是直接成为礼考第一名,名列榜首,掌握着礼的最终解释。
故而,每一次大考,袁家的人,必然高中,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就是垄断知识,所带来的家族的繁荣富强。
而寒门子弟,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知识,纵使是有着机会参加大考,也没有任何意义,根本考不上。
只是为了照顾天下的寒门子弟,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心怀愤怒,每一次的大考的时候,往往都会抽取一二个寒门子弟高中。
但这些高中的寒门子弟,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最为基层,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纵使寒门中真的出现了一位天纵奇才的人物。
这人物也往往会被世家大族以联姻的形式,笼络在家族中,使之成为世家的一份子,共同享受一些世家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大周的历代帝王,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知道这些,却没有办法,因为大周帝王也掌握着不少的典籍,但是真正的诸子百圣的根基,原稿,传世巨著,都掌握在百圣传入,或者百圣弟子的后人的手中。
这群人组成了一个个的世家,垄断了知识,垄断了财富,也便垄断了天下。
“我也知道,打破他们对知识的垄断,打破他们对财富的垄断,必然可以打破世家对朝廷的垄断,但是想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
大周的历代帝王,无不为此努力,但是历经千载,依然如故,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成效。
很多帝王,都有些灰心丧气。
唯有这一代帝王,获得了人皇传承,心中有着雄心壮志,意欲一统天下,自然不满世家挟制朝廷,早就想办法,来扩大朝廷的影响了。
只是苦于没有办法。
故而,再得知天华府渭城的杨晨,写了能够影响大周国运的天子劝学诗的时候,才在震撼之际,立即令自己的九皇子前往渭城,寻找三首天子劝学诗。
杨晨道,“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知道,咱们大周朝现在采取的是科考制度,天下的读书人,都有资格参加大考,但凡考试优秀的人物,都能金榜题名。”
“只要让知识流通,使天下人,有机会读书识字,那些寒门中的人,就会有着越来越多人高中,到时候,朝廷有了许多寒门子弟为官,自然可以慢慢的制衡世家。”
杨晨继续出着注意。
大周天子道,“这样的办法,我也是知道的,唯一难以解决的难题是,我并没有诸子百圣的传世巨著,唯有一些他们巨著中的只言片语,无法传授给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根本无法和世家中人竞争。”
“就算是给了他们大考的机会,他们也没有机会考上。”
“偶尔有着一二个高中的,也是杯水车薪,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杨晨笑道,“陛下,这一点还请你放心,别的不敢说,这儒道经典,我还是精通一些的,这些书籍,我都会逐渐的写出来,印刷出来,传之天下。”
“说到这里,我还要送给陛下一份大礼,陛下可能知道,在渭城中,我有着几家印刷坊,他们每日里,能够印刷出来不少的书籍,就是因为我掌握着一门新的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有了这门印刷技术,可以开辟一个大印刷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