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世间自在仙> 第七十八章:一片池塘荷花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一片池塘荷花开(1 / 1)




感谢o0哦哦、0理0、西安博士的打赏,还请大家继续支持碧海。打赏、收藏、投票一个都不要少。
莲花亭中。
杨晨来回踱着步子。
为选择写出那一篇传世文章而头痛不已。
文章太多了,多到眼花缭乱。
而在马老看来,杨晨正在构思,便没有出声打扰。
一篇好的文章,并不是说有就有的,往往是厚积薄发,又妙手偶得之。
马文才站在一旁,看着皱着眉头的杨晨,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蹑手蹑脚的走到马老的身前,压低了声音,“爷爷,你让师父临场发挥,写出一篇经典的文章,也太难为人了吧。”
马老笑了笑,说着。“你要相信你师父的实力,天降神道种子,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你师父也做不到。”
“曾有修行望气篇的高手,跟随杨晨身后,远远望去,就见杨晨的头顶直冲出一道数十丈的灵光,灵光浩瀚,斗破苍穹,垂落下来,便如七彩华盖笼罩当头。”
“这样的人,创造出来什么奇迹,都有可能。”
“数十丈的灵光?”
太恐怖了。
马文才深深地震撼了,一时之间竟然哑口无言。
许久,这才道,“我听人说,渭城中最有才华的陈夫子,也不过是七八尺高的灵光,难道师父他一个人就比陈夫子猛这么多?”
“数十丈高的灵光,不要说渭城,纵使是整个大周朝,也不见得有这么高的灵光的读书人吧?”
马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他比别人更明白,这数十丈高的灵光,代表着杨晨有着无限的潜力,能否把这潜力激发出来,还需要后天的点点滴滴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
马老就想借此机会,看一看杨晨的潜力到底如何?
凭着杨晨的诗词天赋,纵使写不出来锦绣文章,也一样能够名动天下,可是其含金量就会低了许多。
诗词写的好的话,顶多称为诗仙、诗圣、诗佛等等,而文章写得好,则可以称为一代大家,一代宗师。
杨晨依然踱步。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终于选择好了想要写出的这篇文章。
停下步子,来到莲花亭的石桌前。
“马老,这笔墨纸砚借我一用?”
马老微微一笑,“这就是给你准备好的,尽管用吧,我也想见识一下渭城才子的才华文章,能否如你写的诗词一般,光彩夺目。”
杨晨嘴角微微上扬,带出一丝邪意的笑容,都是满满的自信。
别的还好说。
写诗词文章,杨晨怕过谁?
只希望这样的文章一出,你们不要太震撼了才好?
提笔而写。
心中默默念动柳公书法的技巧。
每一次拿起毛笔写字。
杨晨都会按照柳公书法的技巧、精髓,去调整自己的写出来的字。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如今杨晨的书法,也略有小成。
写出来的毛笔字,笔力透体,有斩钉截铁之势。
不同于当今大周朝的任何一个书法名家的作品。
“好字,这是独具一格,要开宗立派的字体啊,这样的字,练至大成,完全可以超越许多大书法家,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马老看到杨晨落笔的字,就眼睛一亮,心中暗暗赞叹而已。
“有着这样自成一格的书法,有着诗词上的傲人天赋,这样的存在,百年不出,千载难寻,真是一个妖孽啊,天纵奇才。”
欣赏了一下杨晨还没有练成的柳公书法。
马老便把眼睛,移动到了杨晨所写的文章中。
他曾经,找过许多名声颇大的大家,前来写过有关于莲花的文章,自认为那一篇篇的文章,几乎把荷花都写绝了。
如今,只怕是写无可写。
真写出来,也是拾人牙慧的可能性大。
爱莲说!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马老看到杨晨写的第一行字。
知道,这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写的是爱莲者说。
自己就是爱莲者,就看看杨晨会写自己怎样说了?
轻轻一笑,朝着下面继续看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大周来,世人盛爱牡丹……”
这一句写的一般,就是不知道那晋陶渊明是谁?莫非是大周之外的一个小国家的人物。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二句写出,便有着层层文气荡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好好好!
看到这样的句子,马老都忍不住要击掌赞叹。
从来没有人写出过这样的句子。
写的太好了。
此句一出,再想起以前看的写的莲花的文章,便觉得如同嚼蜡。
但凭这一句,足以传世。
马老看得出来,杨晨写的是一篇散文。
到了这里,明显还没有写完。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篇爱莲说终于完成。
完成之后,周遭的天地元气流转,剧烈的波动起来,丝丝缕缕的文气从天而降,宛如莲花亭中起了一阵文气卷风。
一朵朵有文气组成的莲花虚影,当空盛开,万紫千红,绿意盎然。
随后,这朵朵的莲花虚影,朝着莲花亭前的池塘落了下去。
随着文气降临。
原本枯败的荷叶莲藕,都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抽枝发芽。
一片池塘荷花开。
“好好好!”
“真是妙笔生花,写出来的莲花文章,让人不服就不行。”
“杨先生,尽管在府中教导我孙,有我马府在,谁也不能在渭城肆意妄为。”
最后一句,马老说的十分霸气。
一股强大的气场,也随之蔓延,有着一种不容反驳的意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