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六绳护主> 第二百零一章 啥?谁?我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啥?谁?我吗?(1 / 1)

李蔚珏这一路没看风景没睡觉,就琢磨自家人了。

  这一大家子人够玄幻的,不是说他们的身份有人有兽很玄幻,而是他们生活方式太玄幻。

  他们生活没目标吗?就那么随遇而安?

  别人不说,除了动物就是小丫头那个屁事不懂的孩子,就说鲍魁吧,本土土著、年纪一把,又是男的,就没点追求?

  比方娶个媳妇生个孩子?

  要说前半辈子活得浑浑噩噩有可能,没上过学没读过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可现在不是不一样了吗?

  这老头要钱有钱不愁吃喝,他养的两只动物——胡泽胤和黄酉,都已经可以变成人形,他把他们都当做孙辈了,就不打算给他们找个奶奶?

  男人不都得结婚生子传递香火吗?

  仿佛同为家人,脑电波频率一致般,鲍魁也在琢磨事儿呢。

  他想的是:我这辈子算是值了,别看无儿无女,但我有孙子孙女,什么香火不香火的,反正我活着可以有牵挂的人,死了也有牵挂我的人念叨我两句,值了!

  骆毅也在想事情:李蔚珏能考试,能往科举之路上走,我能干什么?难道只能圈在家里干干家务,然后到年龄就嫁出去?

  那还不如没穿越来呢!

  虽然没穿越的时候,出了校门也很难养活自己,但是有养活自己的机会啊!

  可现在有什么?

  倒是羡慕代晓初来着,可发现代晓初会做那么多事,却没有工作的可能性,不是被卖了,就是在被卖的路上。

  古代女子真的就没前途吗?

  黄酉和胡泽胤去狩猎了,白彙出去采野菜野果,他们不用想太多。

  对他们来说,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增益,不再像之前那样,除了觅食就只能靠吸收天地灵气进行对体质的修炼。

  现在,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人族的学问、生活方式进行对心性的修行。

  所以他们喜欢接受任何家人们交待的任务,就算没有任务,他们也可以通过家庭生活寻找到可做的事情。

  狩猎和采集就是最基本的项目,既可以满足作为兽族的生存需求,又可以满足作为人族的生活需求。

  每次他们把收获所得交给骆毅时,骆毅都可高兴了,会说:“不花钱就有菜有肉的生活,太幸福啦!”

  何理在中途下了车,它有任务在身:趁着三十多只巨型犰狳还没走,去挖渠把山上的水流引下来灌溉学田。

  刘菜菜和小黑鼠留下了,它们想跟着骆毅回家转转。

  

  鲍家门前。

  向来冷清的鲍家院门口,此刻站着一男三女四个人,都是四十岁上下。

  其中一男一女都穿着全身的黑衣服,袖口都绣着一截弯曲的红线。

  另外两名妇女的穿着随意得多,普通市井妇人打扮:灰色或褐色的窄袖褙子,里面是褐色或墨绿的长裙。

  不远处还有不少村人扎堆往这边观望,不时地交头接耳。

  那四人的站位很有意思,并非是女人们站在一处,男子另立一旁。

  而是两位普通打扮的妇人紧挨一处站着,穿黑衣的妇人与她们拉开些距离,像分界线一样站在男子与两名妇人的中间。

  两名普通打扮的妇人一直不停地交谈,两位黑色着装的男女只偶尔对视一下便就分开。

  终于,两个妇人撑不住好奇心,像黑衣妇人发问了:“喂,你们是来鲍家为谁说媒的?”





  黑衣妇人已经通过她们并不刻意压低声音的交谈得知,那两位是私媒,前来打听鲍家的大孙女和大孙子,但她并不想与她们交谈,便只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而没有回话。

  “哟,岳婶子,人家官媒就是不一样哈,牛哄哄的。”略微年轻些的妇人说道。

  被叫做岳婶子的媒婆就撇撇嘴,回道:“自然不一样,他马嫂子,你也不看看人家穿啥,咱穿啥?

  不过,不管穿啥赚得都是一家的钱,又矜持个什么劲儿呢?”

  虽然媒人主要赚的是雇主的钱,但通常被说媒的人家如果同意亲事,也会给媒婆包个红包当做酬谢。

  既然他们都聚在同一家门前了,那说是赚同一家的钱也没错。

  官媒的着装有统一要求,需得全身黑色,袖口要绣上一截红线,表示对婚姻重视,以及作为媒人的严肃性。

  私媒就不同了,他们穿着不受约束,自在随意。

  有些女性媒人甚至会把一切能穿戴在身上的高档衣物和饰品全都披挂起来,以彰显她说成了很多家亲事,赚得很多钱财和赏赐。

  女官媒向男官媒看去,男官媒鄙夷地扫了两位私媒一眼,然后对女官媒轻轻摇头,表示不必理睬她们。

  骆毅一家远远就见到自家院门前站了四个人,不等他们猜测那些是什么人,小黑鼠就汇报上了:“来提亲的!”

  提亲?给谁提?

  到了院门口,鲍魁郑重邀请四位媒人进家说话。

  别看私媒对官媒不服不忿,但进院时还是没敢走在前面,而是等官媒先行。

  男官媒先行踏入院中,然后是女官媒,最后两位私媒一起进到院子里。

  胡泽胤他们三个还没有回来,李蔚珏挎着装着刘菜菜和小黑鼠的篮子先回了房——别让刘菜菜吓到人。

  骆毅自然就去厨房给烧水沏茶。

  堂屋的门大敞四开,就听见男官媒已经自报完家门,说到正题:“鲍家大哥,我是受城里冯屠户所托,为其妹说媒而来。”

  鲍魁就琢磨是哪位冯屠户,男官媒已经告知:“就是十年前迁到咱们县的那位冯屠户;

  他妹妹今年正好三十岁,妹婿是招赘的,前年没了,膝下也没留下一儿半女……

  人长得周正,身子板也好,能吃苦能持家,性子也开朗……”

  鲍魁一听,三十岁的妹妹,琢磨着家里最大的孩子,胡泽胤。

  当初给阿胤报户籍的时候报的是二十一岁,今年也才二十四,说亲说个三十岁的,还是个二婚头,又没有孩子……

  且不说岁数大了,关键是没孩子,那是这妇人不能生、还是她先夫不能生?

  此时的鲍魁,思路完全是正常人的思路,就觉得官媒怎么做事如此不靠谱。

  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找什么样的黄花姑娘不行?非要找个二婚头、还大了六七岁?没准还不能生育?

  要说咱家阿胤,相貌是数一数二,做事是勤劳能干,本事也大得很,随随便便就猎回大牲口,扒了皮就卖上一千几百两!

  还有学问,对,关键是有学问,神仙的考试他都能通过,就想想吧,那学问都大到天上去了!

  啥样儿的姑娘能配上咱家阿胤?

  咋能让一个二婚头的妇人给看上了呢?

  就听男官媒说道:“虽说鲍大哥已经五十有五,可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娶冯屠户的妹子很是般配。”

  啥?

  谁?

  我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