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山明水秀> 第四章、初识明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初识明秀(1 / 1)

说是村办公室,其实就是以前的幸福桥村小学,也是张山水小时候读书启蒙的地方。只不过后来村小大多数都合并到了中心校,闲置下来后就用来当作了村委会的办公地点。

  “万主任,还在忙呀?”在大门外,停着几辆小车,还站着一些陌生人,看穿着不像是村里人,而村主任万洪江也在旁边,张山水上前一边递烟一边问道。

  “这几天忙着慰问所有的贫困户,这些领导都是县委统战部的帮扶人,今天还剩下三十多户,慰问完了村上的事情才暂时告一个段落。”万洪江边点香烟边说。

  “哎呀,原来是县委统战部的领导们,请抽烟。”张山水立即给旁边的人敬烟,不过大多数男子都不抽烟,只有一个年约五十岁的老者接过了烟。

  “周站长,这是我们村贫困户张世华的儿子张山水,是川农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成都一家大公司上班。山水,这是县委统战部农经站的周站长。”万洪江立即给双方介绍。

  “周站长,你们辛苦了。都快过年了还没有休息,还在关心我们,向你们致敬。”张世华主动伸出双手,与周兴成握了握手,同时诚恳地说。

  “客气了。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应该的,应该的。”周兴成连忙说。

  “对了,我家的帮扶人叫李明秀,我还不认识她。不知道她今天来了没有,我想当面感谢她。”张山水又问道。

  “哦,李明秀来了的,她在里面呢。”周兴成指着学校里面说,随后高声地喊道“李明秀,快出来,有帅哥找你。”

  “周站长,谁找我呀?”随即,一个脆声声的声音传来,张山水顿时觉得这个声音太悦耳太好听了。

  这时,一道倩影从大门内走出来,是一个中等个子的女孩,穿着一件红色长羽绒服,脖子上围着浅蓝色围巾,脚上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显得非常清爽。

  就在张山水打量着李明秀的时候,李明秀的目光也正好望到他,两人的目光对视在一起,竟然互相都没有避开,但是慢慢地李明秀的脸上浸出了一抹红润,那双乌黑灵动的眼睛微微动了一下,目光斜向下方了。

  “李明秀,这是你帮扶的张世华的儿子张山水,人家是大学生,现在成都工作,是专门来感谢你的。”周兴成介绍说。

  “啊,你好,你好。”李明秀听了,连忙伸手与张山水握了一下。

  “李,领导,非常感谢你对我们家的关心,对我父母的关心,辛苦你们了。”张山水与李明秀握了一下手,不过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犹豫了一下改称领导。

  “嘿,我可不是什么领导,你叫我名字就行了。张山水是吧,我也才帮扶你们家大半年时间,看到过你的照片,还是第一次见到你本人呢。”李明秀脸微微一红,摇了摇头说。

  “我是真心感谢你们的,前两年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可能我也无法完成学业。现在我们家的情况好一些了,我跟爸妈商量过,如果可以的话,把我们家的低保给其他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群众吧。”张山水说道。

  “这些政策可能我要咨询一下县扶贫局,好像低保名单是按年度确定的,已经确定了要换人的话,也不知道行不行?要不我们加个微信吧,以后有什么事情好联系。”

  李明秀想了想说,她对张山水有些好奇,别的贫困户巴不得向国家要更多的帮助,还没见过贫困户主动不要低保的呢。

  “山水他们家的情况确实特殊,2013年底村里评贫困户的时候,他父亲受伤还没有好,他正读大四,妹妹张子晴读高三,家里还欠着几万块债,所以村里经过民主评议,将他们家列为帮扶对象。

  而后来山水参加工作了,听说工资还不错,现在已经把家里欠的债全部还清了,也有能力供妹妹读书,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山水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学就是在这里读的,从小成绩就好,也懂礼貌,现在能够主动将低保让给其他人,体现了高风亮节,不正是我们扶贫扶志的典型代表吗?”村主任万洪江笑着对李明秀说。

  “是呀,我们国家开展扶贫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帮扶政策辅助,激发贫困群众的斗志,让大家通过努力,自力更生而脱贫致富。

  不过,有一些贫困群众却有着‘等靠要’的想法,哪怕有一丁点困难也想着向国家伸手,千方百计想着多要多占,再多帮扶也满足不了他们。

  所以国家提出扶贫要扶志,只要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斗志,大家才能够想尽办法脱贫致富,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够真正实现脱贫,才能够长久致富。”旁边的周兴成点点头说。

  这时,张山水与李明秀互相加了微信,李明秀笑道:“你是川农大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不回来工作呢?现在国家大搞乡村振兴,正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的时候,我们农林局也有几个川农大的,现在大多数都是中层领导了。”

  “之所以留在成都上班,是因为家里欠着债,妹妹又还在读书。不过,我其实也想过回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更需要发展农村各项产业,充分释放土地的能量,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也许过不久我就会回来了。”张山水笑了笑说。





  “你要是回来的话,可以考县农林局的公务员,现在最缺的就是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周兴成笑着说。

  “是呀,你要是回来了,还可以就近照顾你爸妈。毕竟张叔叔的脚不太方便,何阿姨的哮喘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也需要儿女在身边。”

  李明秀对张家两老口的情况比较熟悉,基本上每个月个会来看一次他们,有时候是宣传政策,有时候是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有时候则是关心他们的身体。

  而且,李明秀对张家是非常有好感的,因为张家不像其他的贫困户那样脏乱,而是随时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根本不像贫困户家庭。

  同时,张世华与何凤琴都是勤快人,尽管只有一条腿,但是张世华仍然坚持干活,李明秀就看到过他拄着拐杖下地劳动的情景。何凤琴身体虚弱,偶尔哮喘会发作,但是她却能够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李明秀非常敬佩。

  特别是以前经常听人说起,张家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在农村里面是非常不容易的,所有更加敬重两位老人。

  以前何凤琴就拿儿子女儿的照片给李明秀看过,所以看到张山水的时候,她竟然觉得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张山水阳光帅气,身上书卷气很浓,言谈之间很懂人情世故,加上年龄相近,她立即就将其当成了朋友。

  “嗯,我会考虑的。我妹妹明年就毕业了,已经与县二中签了工作协议。我准备再给我爸安装一个假肢,让他能够自由活动,做好这些事情可能就会回来。”张山水点点头说。

  众人顿时肃然起敬,都为张山水的孝顺而感动,同时更为他一心装着家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着要回家乡来而充满敬意。

  李明秀的眼睛轻轻眯了一下,微微咬了一下嘴唇,感觉面前的张山水形象瞬间高大起来,比起同龄的男孩子更有气概和魅力。

  “东西装好了,可以出发了。”这时,其他一些人从大门内走出来,招呼着李明秀、周兴成等人上车。

  “那我们先去慰问其他贫困户了,有什么事情微信联系吧。”李明秀对张山水点点头,转身与另外两个女孩一起上车了。

  “好,那你们辛苦了。”张山水挥挥手,然后退到旁边去,等几辆小车走远,他才转身进了院子,也是原来的幸福桥村小学。

  进门就是一块巨大的院坝,以前是操场,不过那时没有铺水泥,夏天的时候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扬起满天的尘土,冬天下雨非常湿滑,每天都会有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身泥。

  不过现在,原来的操场已经铺了水泥地面,有时候村里一些人家办酒席,还会到这里来办,因为这里宽敞,摆上数十桌酒席丝毫不拥挤,再也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场地了。

  张山水的目光望向操场一角那棵巨大的黄桷树,如今依然沧桑地挺立着,此时旧叶已经差不多年光了,不过枝头已经冒出了一个个嫩黄的小芽苞,不久之后就会在春风里长成一个个指头大小的黄桷苞,或者是舒卷开来变成一张张巨大的绿叶。

  张山水小时候,经常与同学们爬上树去,采下一个个卷得紧紧的黄桷苞,剥开外层后,将里面的一片片细嫩的叶子撕下来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有点微微的苦涩,还有一丝丝回香,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吃的零食。

  如今再看到这棵遮蔽着操场一角的黄桷树,张山水的脸上露出了一缕笑意,他拿出手机拍下了黄桷树,随后走向村委办公楼底楼最左边那个房间,那是他小学时坐了六年的教室。

  张山水在窗外看了看,教室里面的课桌早已经不在了,现在已经摆了一些办公桌,还堆了一些其他物品,不过教室前面的讲台与黑板还在,只是讲桌也不见了。

  “咦,这个竟然还在。”张山水随即窗子边寻找了起来,很快就在中间那个窗户的木框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自己刻上去的,此时已经有些模糊了,不过还能够辨认得出来。

  他笑着把这个名字也拍了下来,还有教室里的黑板与整个两层教学楼,随后拍了操场和学校门口,把这些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并留下一行文字“故地重游,榕树下的小学校,已经沧海桑田,变身成村委会办公室了。”

  刚刚发出去,手机提示音就响了起来,张山水一看,竟然是李明秀给他点赞了。他愣了一下,没想到李明秀会秒赞他,不过他并没有多想,估计李明秀有可能在车上刷朋友圈吧,恰好碰上了。

  此时李明秀确实是正在看朋友圈,不过看的是张山水的朋友圈,虽然只是短短的接触,但是她却觉得张山水是个有趣的人,而且孝顺,三观很正,长得也有点帅吧,所以下意识想要多了解他一些,恰好碰到张山水发动态,没有多想随手就点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