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少年踏云志> 第四十一章 村里有个少年叫小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村里有个少年叫小芳(1 / 1)

“嗯?是错觉吗?”

  “刚才我怎么感应到了龙门里有一道气息?”

  当叶子灰以身代枪向云天刺出一式,跃至他在龙门中的最高点之时,恍然间少年仿若引起了什么事物的共鸣,抑或是唤醒了什么莫测之物。

  说不清也道不明,叶子灰只隐隐感觉自身所处的这道巍峨龙门中似是发散出丝丝和善亲近之意。

  更辨不出是否为错觉,叶家少年还在龙门内感应到了一道伟岸光辉的大修士气息。

  那缕气息,仰之弥高,度之弥深,宛若混沌开辟,天地初判,山海无量,却是一股无上合道的乾坤沧桑之意。

  但终究惊鸿一现,除了那袭蓝衣若有所感,莫说山上的数十万元士境士子,便在问道广场南侧的几十人也毫无知觉,连那山下钓鱼的荒州当代人王亦并无所察。

  北部荒州之大,此时只有身在北漠腹地,处云端之上的一位老道士忽地面朝荒州龙门山的方向,打躬作了个道揖。

  “前辈,两千六百年未见,谨颂道安!”

  然后老道士单手掐诀,紧接着闭目伸出两指在双眼上从左往右一抹,再睁眼他的一对儿眸子已是闪闪发亮,眼里射出两束细长金光向南破空千里而去。

  “呵”,道人忽而轻笑一声,“还凑合。”

  继而他又低头借着眼里的金光神通往下方北漠腹地扫视一番。

  蓦地。

  蓝袍老道士面色一沉,眉毛竖起,眼凝寒光。

  他不由低声怒道:“好胆!”

  尔后见其更是运起金光对整个北漠八万里的地盘仔细审察,不放过一寸之地甚或一颗沙粒。

  ……

  众看官,老道士在北漠的这桩事容日后再禀,留予细说。

  此间先表那荒州第两千五百六十四届跃龙门之事。

  山上龙门内那道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修士气息,是叶子灰他在去年上次跃龙门时未曾发现的。

  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

  这欲成大事的蓝衣少年郎素是个留心于细节之人,不管是不是错觉吧,那道不凡气息便自此被叶子灰记在心里了。

  “他这是一刹顿悟了?”

  龙门山主黄灵运身侧,坐在那把靠背板上刻绘着一头仰天咆哮的吊睛猛虎的交椅上的马公公惊讶出声道。

  “今日之叶家竟有如此变态的小家伙?”

  坐在第三把于靠背板上刻绘着一只全身遍布铜钱状斑点的威武豹子图案的交椅上的陈舵主亦不由啧啧称奇。

  到底是朝廷和道盟的两位仙家,确系眼力超伦,犀利无比,狠辣异常。

  这二位使者大人,却是瞬间洞悉了刚才叶子灰在跃龙门到达六百五十七丈时明明已经力竭,却又能再创新高的举动玄机之所在。

  不过,许是书生对先前蓝衣少年跃到第三道「真龙门」时非但不敛锋芒更还鼓荡真气给龙门上方的云雾开了个洞的激进行为有所不满。

  道盟陈舵主复又轻轻摇头说道:“只是他这空中悟道虽然厉害,但也是取巧而已,借助了外物之力。”

  书生眼神往龙门山巅处的半面佛像示意。

  “叶家这小子方才是借了此石佛的机缘进行悟道,却算是借助外力,而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

  “虽然依修行界的常识,这种的也能叫做‘悟道’吧,然而亦只能算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悟道。”

  “此类借物修行、借力悟道的示例,上等仙家洞府之中比比皆是,早已司空见惯了。”

  “其只是强行悟道而矣,非吾辈修行之人常年渴慕而不得的那种悟道真谛之所在,却也不足为奇。”

  “真正的悟道要做到纯粹的由己而发,外物外力终只是作点拨罢了,无非使一个动心起念之用。”

  “要修士自己一抬手,一顿足,喝一口酒,就能悟道,那般才是真厉害!”

  “额……黄山主,你这么看我干嘛?”

  虽然隔着层面具,但陈先强烈的感觉到那位黄姓女山主藏在后面的目光大为奇特。

  书生顿感错愕,忧虑自己是不是又因健谈之故招致疏漏,犯下过错。





  黄灵运爽快的摇头,轻启檀唇道:“没什么,就觉得你说的挺好的!”

  “唔……就挺妙的,说的简直太好了!”

  只是嘴上这样说,女山主内心则暗嘲冷笑。

  “呵,本姑娘要告诉你这小子搁夜里便已完成了一次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悟道,而他现在这番则是一日内第二次悟道,那还不吓死你?”

  “唉,无知可真好!无奈本姑娘知道的未免太多了也……”

  本在暗自嘲笑那道盟书生的龙门山主又想到自己貌似窥测到了一盘大棋,她忽觉大为头疼,心有不安。

  “山主大人,跃龙门六百六十丈以上,荒州五十余年未见了吧。”

  太汉王朝的使者马公公也出言道。

  “嗯。”

  正头疼中的女山主默默点头。

  而已修行到金仙境界的太监察觉到身旁的山主有些神情不属,他心下有些纠结,不知道自己当该不该问问那大佛显灵的事。

  却是知道曾经那桩掀起风波的陈年往事,又发觉大佛灵性恢复后的马公公当下好奇心作祟,就像有无数猫爪子在他心里狠狠抓挠一般,更是不吐不快,而欲要将胸中所想、心中所思一吐为快了。

  “那个……黄山主啊,洒家听闻荒州龙门山巅的那尊历时弥久更几经沧桑的拈花大佛,其当年的境界实远在金仙之上,可千百年前却被姜……”

  “嗯……就这座山上的那尊半面佛可是那位大人物当年的道侣留在世间不多的痕迹了,过去了这么多年天下九州当中硬是无人敢出手修复大佛石像呐,而在佛门祖庭西凉州的那群大和尚平日里常嚷着要为哪哪儿的佛陀重塑金身、重建庙宇,但德高望重的西方众僧侣们唯独对北州这尊半面佛之事愣是提都不敢提啊,更遑论帮其重新聚灵……”

  “但这尊佛像将才出手帮助那叶子灰强行悟道,明显已是灵蕴佛性重新积聚,恐不日便要焕发往日光彩神姿了,这却是哪位道友的……功德?莫非不怕道门的那位算账吗?”

  反复纠结后的马公公还是忍不住开口相问了,想要听荒州龙门山上作为石佛邻居的那位女当家的为他解解惑。

  分心思索他事的龙门山主被太监接连的话叫回了心神。

  黄灵运也没有急着答复,只是将脸上面具调转了些角度,审视着那着紫袍的太监。

  “马公公平素在人皇宫里也是这等好问么?”她不答反问道。

  “呃……”

  王朝使者一时语塞,不知说何是好。

  太监现下也觉得自己怎么远离白玉京之后,整个人就充满了活力和旺盛求知欲呢?早前在宫里也并非这样式儿的啊?

  或是久居深宫禁苑,而头上那位实在天威难测,马公公终年谨言慎行,有时便连呼吸喘气儿也要懂得审时度势,严防疏忽间冒犯天威。

  而这趟远赴荒州传旨,修道已成金仙的太监颇觉有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的意味,便松懈了下来,解放了自身几分天性。

  是啊,但凡修仙者,哪个骨子里不是向往逍遥自由的呢?

  下面没有鸟,但并不妨碍上面的那颗心想做只自由的小小鸟。

  只是受生活重压所迫,平日容不得他好奇和放肆。

  今日,他端坐在问道广场中黄灵运右手的第二把交椅上,才方觉得自己是位金仙大修士,而不是那人皇宫里的二品大太监。

  这会儿,他叫“马本芳”,而不叫“马公公”。

  ……

  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白净少年还被所有人称呼为马本芳的时候,他还没开始修行,也没进宫的那会儿。

  在中部神州里,有一个远离天下九京之首的那座白玉京的偏僻村庄,生活在里面的姓马的小小少年郎曾给自己编了一首很好听的歌谣。

  “从前,村里有个少年叫小芳,长得……”

  ————

  ——————

  ————

  1《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2(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