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第三百二十一章 去顺天逛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一章 去顺天逛逛(1 / 1)

朱瞻壑这话,让汉王朱高煦都是冷汗直冒,这子是哪根筋搭错了吗?

  就连下面大臣,不少都高兴,看看,看看,你儿子太子不希望你御驾亲征,现在你孙儿不希望你出兵,看陛下你还想怎么办。

  朱棣迟迟没发怒,也是在等朱瞻壑解释。

  “皇爷爷,什么出兵啊”朱瞻壑是一脸不明白,随后在开口补充道。

  “皇爷爷,我们一家是不是好久没回北平看看了,皇爷爷要不回北平去看看,巡视北平边防,震慑周边宵,这也是大事”

  “不过,为了皇爷爷的安全,皇爷爷最好,带上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唯有此举才能保住皇爷爷安全”

  朱瞻壑这么一,朱棣眼睛都亮了,是啊,他不是出兵,他是去巡视北平,带点人保护他安全罢了。

  至于最后北平巡视累了,去草原打打鞑靼,放松,放松一下,好似也不无不可。

  “好了,朕意已决,朕准备巡视北平,此事诸位爱卿,可有意义”

  朱棣问到,这一回他声音特别寒冷,眼光扫视着下面诸位大臣。

  而所有大臣能感觉到,这一回朱棣的眼光很恐怖,若在不答应,恐怕朱棣真要发飙了。

  现在朱棣愿意在大殿上面谈,拿出来,问他们意见,证明朱棣还愿意谈,如果朱棣不想和他们谈,估计谁持反对意见,谁都得被朱棣狠狠整治。

  所以有人见到朱棣面色真的不好,关键现在不出兵,用巡视得口号,若在不给面子。

  恐怕真要出大问题,先前那部分不同意的,也开始同意了,特别是六部尚书,兵部尚书很会看脸色得同意了,工部尚书宋礼也立马同意了,最后六部尚书唯独夏元吉还在死死坚持。

  不过最后看着朱棣死死盯着他,让夏元吉发毛,也只好同意。

  最后朱棣将目光看去了朱高炽,没办法这个好大儿,同意他出兵,但是不同意他御驾亲征,此刻。

  朱棣一声怒喝,“怎么老大,现在你爹回北平看一下,你都想阻拦,这大明已经是你当家了吗?”

  朱棣这么问到,让朱高炽一下把头埋得深深地,回答道“儿臣不敢,儿臣不敢”

  “既然是父皇想要回北平,那父皇回就是了”

  顿时间让朱高炽也没办法的同意了,

  朱棣见此,也终于满意了,虽然还是有点像他强行逼迫的感觉,但是总算是大臣都同意了。

  最后朱棣本想退朝,但是忽然想到了另一个事,既然朱瞻壑这子今在这里了。

  那就把那件事提出来,一便了。

  “还有一件事,朕准备彻底开始修建顺,迁都顺,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朱棣忽然在把此事提出来问到,这一问,顿时间让下面好不容易起来的大臣,顿时间在一次鸦雀无声。

  准确都惊愕无比,齐齐抬头看来朱棣。

  修建顺他们也知道,朱棣从永乐四年就提起来了,但是诸多大臣不同意。

  可并没有就床住朱棣的决心,他们也知道朱棣让人开始准备,让人直接规划,甚至时不时提起这个事,问他们,但是他们都稍微麻木了,可迁都却没怎么提起过啊。

  最早一次是,永乐初年,朱棣即位后,提起将北平给予北京的称号,后面提起了迁都的事,想将都城迁往他的龙兴之地,大臣没同意,但是朱棣立排重议,次年又给北京改名为顺府。

  北京这个名字被换成了“行在”

  所谓这个“行在”就是子得驻跸之地,也就是帝王在外暂停住之地,显然这是朱棣和大臣交锋稍微落了下风。

  但是没想到,朱棣才提出了御驾亲征,这一下又在提及这一事。

  然后都没人话,抬头看着朱棣,感觉好似听错了一般。

  “怎么都不话了,又想以沉默应对”朱棣此刻心情稍微好了起来,毕竟能御驾亲征了,怎么不能好起来。





  唯独朱高煦东看看,西看看,然后出来拱手道。

  “儿臣赞同”

  朱高煦其实要么就是附和朱棣,讨朱棣欢喜,要么也是觉得,顺才他得家。

  朱高煦一同意,赵王也立马出来附和朱棣,同意起来。

  当然也有当初从顺来得官员,同意起来,立马附和朱棣。

  不过反对的人更多,因为朝堂大部分是南方官员,是应府的人,他们根在这里,如果迁都,他们立足之本就没了。

  “皇上,北方贫瘠,气候寒冷,多有不便,反而南方江南等地富庶无比,利于生计,且应作为六朝古都,繁荣昌盛,民心深厚,不宜轻动啊”

  当然这大臣完,立马就跪下去了,然后头铁的夏元吉却开口道。

  “陛下,修建顺,工程浩大,所耗银两恐怕乃是文数字,到时民生凋零”

  夏元吉也不提起迁都的事,反正就围着钱话,他太难了,今年好不容易国库富裕了,结果朱棣又要出征,还要大修顺,更别其余修长城了,等等多项事情了。

  这么折腾,他怕国库折腾不过啊。

  “陛下,夏大人所言有理,修建顺,耗资巨大,现在陛下出兵要耗银两,如在接着修建顺,恐怕国库难以支撑啊”

  朱棣看着下面一个二个反对,稍微好点的心情,又开始不爽了,最后他看来了朱瞻壑。

  那眼神太明确了“子,你不是能会道,能掰扯吗?那就掰扯吧”

  朱棣其实能在一次力排众议的,不过,他上次让这子试试,那他就看看,这子有什么能力,或者他就想试试他,真就难不住他不成。

  朱瞻壑看了看四周,不是吧,这里掰扯,他以为就召集几个冥顽不化得老臣,然后在尚书房里面掰扯,这么多人,他掰扯的过吗?

  他也有点怀疑自己业务能力了。

  不过嘛?这听来听去都是在钱的问题,是不是把钱解决了就行了。

  “夏大人,你们都觉得,修建顺,缺得是钱,那是不是把钱解决了就可了”

  朱瞻壑问到,看去所有人,然而不少大臣,对此茫然的点点头。

  有人猜测难道是汉世子,准备用自己的商会赚的钱来修建吗?

  不过当即有人不信,就算朱瞻壑商会在能赚钱,还能修得起顺一座大城不成。

  “那好,孙儿到觉得,有办法搞钱,而且修顺,不但不需要花钱,还能赚钱?”

  朱瞻壑道,想到后世那套房地产模式,促进发展确实厉害,用时间换空间,虽有着一定弊端,后世也因为那种模式出现了不少茬子。

  在这一个时代,特别是还处于农经济的明朝,并不适用,可用起来一不心就能翻车。

  但是如果想修顺,这方法能一试,他心一点,就只在顺使用,其他地方杜绝,哪怕出现问题也还能控制。

  “赚钱?”众人闻声,感觉朱瞻壑在梦话。

  那么大的一座顺城,你不花钱就算了,还赚钱,怎么可能,你恐怕是在做梦吧。

  多少大臣,也觉得朱瞻壑这宛若在梦话一般,甚至还有人暗搓搓在想,是不是这子疯了,在胡言乱语。

  毕竟这个在他们看来,是真的不可能。

  哪怕就是朱棣也嘴角一抽,这兔崽子到底知不知道他在什么。

  你如果你拿商会钱财来帮忙建造,朱棣都觉得这子,靠谱,可现在他感觉,这子逐渐离谱起来。

  汉王也在给他使眼色,你知道不知道,你在什么,这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

  特别是在文物大臣面前,你要是不出个,所以然,到时不止你丢脸,你老子也得跟着丢脸,还有你皇爷爷也丢脸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