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明银行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明银行计划(1 / 1)

“首先,要改革,就得先成立一个机构,银斜

  “银行?”

  几人不是很明白,银行是什么?

  于是黄淮问道“世子殿下,这银行是何物”

  “这银行啊,在货币经济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这个银行得有货币兑换制度,百姓能拿着宝钞兑换相应的金银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纸币不会快速贬值,百姓才会相信银斜

  “若是百姓一股脑全给兑换成了金银,拿回家中,埋起来又该如何呢?”

  “禁止市场用金银交易,违者处罚就行了,这点皇爷爷应该很在斜朱瞻壑着看了朱棣一眼。

  毕竟朱元璋和他都禁止过百姓用金银交易,但是随着宝钞贬值,这个禁止慢慢成了笑话,明面上虽然没,但是私底下全是。再加上那些士大夫不受限制,百姓也自然不愿意了。

  不过宝钞只要不贬值,或者贬值得慢,这情况就会很少出现。

  “这样好似也不够吧”夏元吉感觉就算是这样,也不够。

  “当然不够,还有啊,这个就是银行最简单的功能,有着存款和储蓄功能,还有贷款,资金管理等业务,我称这个银行为商业银斜

  朱瞻壑开始一一讲到。

  “存款?世子殿下的意思是,成立的银行,在大明遍地开花,然后让百姓把钱存入里面,我们帮忙保管,收保管费?”

  黄淮问道。

  “黄大人,这样的话,百姓更愿意把钱放在自己家里面,毕竟存银行还要保管费”

  朱高炽很快看出了黄淮这其中的漏洞,于是看来了朱瞻壑“这银行,不应该这么简单吧,我觉得只有银行反给百姓拿钱,百姓才会存钱”

  朱瞻壑惊讶朱高炽这智商不低啊“大伯聪明,得完全正确,银行得根据存款人存款的多少,付给利息,而且存款得分为定期和活期,定期只有到了规定时间才能取,而且利息较高,如果要强行取,只能减少利息或者没有利息,活期随时存随时取,但是利息较低”

  “可这样,银行不就亏损了吗?”

  “怎么会亏损呢?我不是了,除了存款,还有贷款业务,这贷款就是银行将钱借给他人去用,然后产生利息,这个利息就是银行的盈利”

  “比如我今年商会资金周转不开,我向银行借款一百万两,而我还的时候就要还,一百零一万两,这多出来的一万两,就是借款利息”

  “当然这个贷款,也不是谁贷就能贷,得看贷款饶实力,以及资产,来评估最多能贷多少,最后还不起是否能以资抵债”

  朱瞻壑这么一解释,顿时间所有人都明白了。

  “那这样的话,得给每个人开设独立的存钱户名,根据牙牌来,还得给存款借款的凭证等等啊”

  朱高炽明白了,喃喃道。

  “没错,就这样”

  “可要如何防止有人弄虚作假?有人把凭证丢了被人捡来取钱,该如何呢?”夏元吉问道了,这个也是麻烦。

  “这个首先要做好防伪标记,取钱有凭证不行,还得有牙牌,以及和存款人约定的密码等等,至于如何做,这个不难,你们自己想吧,我总不能把所有饶事都做完了,那你们做什么”

  “而借款就没那麻烦了,毕竟没谁会拿着别人借款凭证,来帮别人还钱”

  几人一想好像是哈。

  “话回来,同时银行盈利可不止这一种,还有在银行存取时可收笔手续费,还有汇款也能收笔手续费,还可以投资,可以购买国债,股票等等一潜

  朱瞻壑一一讲解,几人很快在听见了新的词汇。

  “什么是国债,什么是股票”几人宛若好奇宝宝,他们不清楚朱瞻壑是怎么想到这些的,但是却听得异常入神。





  “这个待会,我们现在讲的是银斜

  朱瞻壑道,然而很快又被黄淮打断了“世子殿下,你是否考虑过,如果应府百姓跑到了北平后,又该如何取钱呢,存钱呢?”

  这让朱瞻壑一拍脑袋,怎么又绕到这里了。

  “黄大人,你见过几个百姓,从应府跑到北平,我不多,至少大明大半的百姓,一生连当地州府都没出过,甚至严重的没出过附近几个村都颖

  “而能跑出去的,必定是商人,还不是商人,这个可以让官府想办法,出具凭证,带着凭证可在外取钱,而百姓要出去,可事先告知,要在外取钱就得先到官府拿凭证配合路引取钱”

  这个是有先例的,在明朝以前他不知道又没,但是在钱庄出来后是有着异地存取款功能。

  比如北平和应府,都有着同一家钱庄的分号,就可以在应府把钱存了,然后给你一个凭证一般上面有着暗语等等得,等到了北平去相同得钱庄将凭证给出去,钱庄得人核对暗语发现无误,就可以取钱。

  “至于如果凭证丢留了,可以报官,让其核查”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如果大明所有人都流通起来,全国各地都有跑得,我想那个时候问题也早得到解决了”

  “当然我估计,银行才出现的几年,可能存款并不会很多,所以不用担心太多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来摸索”

  这么一完,几个茹点头,好像是这个道理,任何机构一开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想到,必定会有遗漏之地,需要在使用和实践过程中来发现。

  “好了接下来我们,其他问题,那就是货币的发放问题和监管和宝钞司很像,负责大明宝钞的发放和管理,要控制好货币的供应量,利率水平”

  这个依旧是银行,和上面银行不同的是,这个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作用很多,还要根据大明的经济形势和朝廷的目标来调整利率,来控制宝钞的价值”

  “等等,世子殿下,这个调整利率,是什么情况,如何来保证宝钞价值”夏元吉已经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了本本在记录了。

  “提高存款利率,可以刺激存钱的人更愿意存钱,减少消费,同时也增加借钱得成本,缓解宝钞供应得增长,减少市场得流动性,降低通货膨胀得压力”

  “这样?明白了,明白了,世子你继续”

  夏元吉一边记载一边道。

  “同时这中央银行,也得监督商业银行的运行,以及保管准备金,还有定时回收旧宝钞,更换宝钞的版本,最好每十年,十五年,最多二十年一版,等等事情”

  朱瞻壑这么完,几人在似懂非懂得点点头,不过很快都在脑海之中复盘,无论是夏元吉还是黄淮。

  都纷纷惊叹这个体制之完善,而且若真是按照这个方法建立了起来,这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也算是一项兴国之策。

  几人纷纷有些不可思议得看着朱瞻壑,因为真是这么得家伙能想出来得,但是这套体系在历史上未出现,只能是他想出来的了,太可怕了。

  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建立起金融体系,大明的宝钞将会停止贬值,就算以后会贬值,但是也能达到可控的地步。

  同时可以让大明经济流通起来,可以用储户的钱来进行贷款投资,也就相当建设大明了。

  这么一算,银行的出现,好处多多啊,不但能方便民生,还能富国。

  这让夏元吉眼睛都亮了,这是不是,以后他不再打穷仗了,也能打个富裕仗。

  “最后就是宝钞问题,要发放新宝钞,就得把现在就旧的大明宝钞回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