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第一百八十章 一切都过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章 一切都过去了(1 / 1)

出去后,就撞上了还没走的解缙,他看着殿内,表情上面带着不甘心。

  汉王带着笑容,晃荡去了解缙面前“解大人,恭喜啊,安南可是个好地方,本王攻打的时候,就发现那里风景美的呢,到时去了你可得好好欣赏”

  “既然汉王殿下,那么喜欢安南,不如解某给陛下在谏言,把殿下封地改到安南去”

  汉王闻声冷哼道“可别还没进门,就被一撸到底”

  完汉王甩袖而走,而朱瞻壑看了看解缙,摇摇头;道了一声“解大人何必呢?”

  本来他打算要走了,结果在看来解缙,在道“解大人,你堂堂一个号称大明第一才子的人,怎么就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呢?”

  “你还是好好回去吧,该去赴任就去赴任,按照陛下的那句话来,你自己好好想想为何沦落到今这个地步,不定等你想通了,你也就能回来了”

  朱瞻壑道,现在解缙还有些不服,他记得历史上解缙第一次被贬到广西,就是因为不服,在被朱棣知道了,一怒下给贬到安南。

  这要是再得罪朱棣,不得给他贬宁古塔那等苦寒之地。

  解缙看了半,朱棣也没出来,最后是朱棣的贴身大太监,鼻涕见到解缙一直在外面。

  于是前来劝道“解大人,你还是快走吧,别再惹陛下了,安南那个地方也不错,你若治理好了,也是你本事,还怕回不来吗?你这在要是把陛下惹毛了,陛下直接把你辞官了,就不值得了”

  鼻涕完,然后也没管解缙,直接离开了。

  解缙最后终究是没等到朱棣,只能遗憾离去。

  这边汉王虽然高兴把解缙给撵到安南,让他远离了政治中心,也就代表他想在被重用就难了。

  可同时也忧愁着,自己这好好的结果要去海上抓倭寇,找陈祖义,这什么事嘛?

  不过想到,朱棣的办好了,回来给他庆功,一时间,又感觉充满了不少动力。

  “好儿子,今干的好”汉王转过身拍了拍朱瞻壑的肩膀。

  他看了眼汉王,叹了口气“爹,你以后可得低调点啊”

  朱瞻壑还没完,然后汉王眼神已经没看他了,而是见到在朱棣身边侍奉的太监,德子正迈着碎步,向着大殿而去时,就直接叫道。

  “德子”

  “奴参见汉王爷”

  “来,本王今心情好,赏你几颗金豆子”汉王着就在怀中掏了起来,然后丢给谅子。

  “多谢汉王爷赏赐”

  朱瞻壑看着这一幕,眼角狂抽,啊,谁来教教汉王如何写低调二字啊。

  这边解缙,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去,反而扭头去了东宫,找太子去了。

  朱高炽见到解缙来了,于是有些疑惑问道“解先生,你这是怎么了”

  朱高炽一下就看见了解缙的面色不对。

  随后解缙将自己今日所遭遇全部给朱高炽道了出来,这让朱高炽,整个人面色变化不已。

  他初闻这事,本来是不想管的,但是解缙这人才能不错,丢去安南是不是太过浪费了。

  “解大人你先宽心,我去找父皇”朱高炽咬牙,准备去找朱棣情,而且他猜想这也可能是解缙来找他的原因。

  而解缙一直都是拥护他,如果这个时候,不帮忙,岂不寒人心。

  然而这一次解缙却拦下了朱高炽“太子殿下,你现在去给臣求情没用,这一次,弹劾臣的人太多了,太子殿下去了,恐要引起皇上误会,臣句不该的,皇上本就对殿下你不怎么好,这要是再为我而去,恐惹皇上厌烦”

  解缙道,这话让朱高炽都微微一愣,解缙尽有这眼光了?不能解缙眼光差,其他方面他眼光毒辣,但是为人处世,解缙就是个铁头娃,愣头青。

  “那你是来?”

  “我是来找殿下辞行得”解缙道。

  “好,安南才被打下来,你好好干,以后回来的机会还有,不过我得提醒你,这话虽不好听,但是你得记住,你做事方面得圆滑点,都要有所考虑,不然以后,你必招横祸”





  解缙闻后点点头,于是在也道了另一件事“太子殿下,还有一事,我也得提醒一下殿下”

  “何事,”

  “汉王殿下颇有野心,殿下因该能感觉到,但汉王这人有勇,谋略虽有,却上不了台,可是汉世子这人,臣虽才接触几面,可给臣感觉,虽不是机智近妖,可其眼光手段绝不是一般人,还请太子殿下日后多加心”

  解缙这话一,让朱高炽都无语了,他看了看周围没人才放心,亏刚才夸他有零情商“你快闭嘴吧,你这话,出去了可别乱,不然老爷子必砍你,你这完完全全是在离间家,搞不好牵怒你一家都不无可能”

  朱高炽他虽知道解缙这是在提醒他,可这何不也是在变相害他,要让朱棣知道两人谈这,估计非得好好吓唬他一晚不可。

  而解缙直接被咔嚓。

  “解某就这么多了,解某先走了”解缙完就走,然后被朱高炽叫住“是我赶你出去的”

  解缙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朱高炽就装作一副把解缙赶走的模样。

  这对他们俩都好,避免对解缙有仇和他有仇的人,拿这做文章。

  这事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应府也再一次恢复到了平静。

  朱瞻壑回去王府后,也是立马着手把整个弱倭计划在折子上面写了出来,在再其中多添加了几处细节。

  花了他一下午功夫,而汉王回来得这一下午也不好受。

  因为韦氏和两个侧妃,得知他要去海上杀倭寇,一时间也不能接受。

  毕竟才伐安南回来没多久,过段时间又得走,况且这一去,都不知道何时回来,她们这接下来又得忍受孤独寂寞冷了,何况海上还危险重重。

  所以一下午,院子中吵闹的很,两个侧妃在争夺,接下来朱高煦每该归谁。

  而朱瞻壑在写好折子后,都已经华灯初上,没在王府吃晚膳,就带着俩侍女兼保镖出去了。

  过年的应府,大概要热闹大半个月,朱瞻壑他漫无目的走着,很快被一书先生吸引了目光。

  因为书先生,正在讲述明伐安南的壮举,这完全是紧跟时事,他在上面讲得唾沫星子横飞,下面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讲到最后,是生擒胡一元一家,以及全部安南大臣时,那是全场喝彩,下面是打赏的打赏。

  其中在最前面听着的是一个英武男子,直接是丢了一沓宝钞后,笑着离去。

  朱瞻壑很快认出了这人是谁,他有点不敢相信,因为这人正是英国公张辅,他一个真正伐安南的人,竟然还来听他经历聊故事,倒是稀奇。

  他追上去,“张伯,你堂堂伐安南的大将军,竟然还来听书讲的故事”

  张辅见到朱瞻壑,然后听闻这后,讪讪一笑,没办法他今路过的时候,感觉这书先生讲的甚好,于是就驻足听了起来。

  “对了张伯,胡一元一家是满门抄斩还是只杀胡一元和他儿子”朱瞻壑问,因为他记得,好似历史上,胡一元一家并没被杀完,还有一个人留在京城当起了官,最后还做到了工部尚书这个位子。

  这人就是胡元澄,朱棣没杀他是因为,他是安南赫赫有名的火器专家,当时明朝火器不如安南的火器,而胡元澄借此逃过一劫,然后开始为大明制造火器。

  是推动明朝火器发展的一人,不过现在这一人,让他来做了,估计朱棣应该不会留他了。

  “这个不清楚,还得看皇上要怎么办,不过满门抄斩并不对,因为胡一元一家并没被抓全,漏了一人”

  张辅想了想道。

  “漏了一人,谁啊”朱瞻壑他们抓到胡一元后,也没怎么清点,毕竟胡一元和他儿子胡汉苍都在,一家子指定也在。

  “胡元澄”

  只见张辅慢慢吐出,三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