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辽东雄狮> 第九百四十三回 “劝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四十三回 “劝进”(1 / 1)

明末:辽东雄狮第九百四十三回“劝进”沈阳,王府。

  观景楼内,杨承应会见陈名夏。

  陈名夏或许没想到自己能这么顺利见到杨承应,有些激动。

  他到沈阳后,直接找到黄宗羲。

  通过黄宗羲的引荐,他于初七日见到杨承应。

  「百史,从京师远道而来是有什么事?」

  杨承应亲自给陈名夏斟酒。

  「实不相瞒,学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和周首辅的钧令,前来辽东打探殿下动向。」

  陈名夏开门见山。

  这让杨承应感到有些意外,他道:「既然是打探情报,应该是秘密行事,怎么会当面说出?」

  陈名夏微微一笑,却没有接过话茬。

  杨承应也不急,小饮一口杯中酒。

  「殿下乃是绝顶聪明之人,应该不难猜出学生此行目的。」陈名夏道。

  「愿闻其详。」杨承应继续抛皮球。

  陈名夏只好说明来意:「目下海内大乱,民不聊生。流贼横行于中原各省,而朝廷连年丧败。

  加之饥馑并至,天灾人困;无论智愚,皆知此乃天灭大明之时。

  若殿下亲率大军入关,以殿下之威名、士兵之善战,击明军疲惫之众,如秋风扫落叶。

  况自古以来,除明以外莫不是先定河北,河北既定,则天下皆纳入掌中。

  如今流贼虽盛,但势力尚未形成,殿下如能此时入关,先占据河北要地,再南向与贼作战,灭之。

  再下江南,则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皆归殿下所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殿下深思。」

  不愧是江南文人魁首,说起来话来一套套的。看書菈

  真他娘的会画饼。

  如果不是杨承应心有城府,估计要被他说动了。

  杨承应道:「先生的话,句句真知灼见,令我佩服。不过我身为人臣,怎能做这种事。如果是皇帝陛下教你这样说的,请你代我禀奏皇帝,我杨承应忠心护国,绝无二志。」

  陈名夏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

  一路走来,陈名夏仔细观察了当地的情况。

  他发现,关外不知皇帝,只知有周王。

  再加上大会蒙古各部落。

  陈名夏有理由相信,杨承应不是不想入关,而是在等待时机。

  可他想不明白,有了以周延儒等为代表的众多官绅支持,杨承应为什么无动于衷。

  难道他要消灭他们,没了他们的支持,他靠什么定天下?

  「我事务繁忙,就不多留先生,请便。」

  杨承应算是「赶人」。

  「既如此,学生只好告辞。」

  陈名夏起身,下楼离开。

  他刚走出观景楼,就遇到了等候已久的黄宗羲。

  黄宗羲观他神色已经明了,笑道:「陈兄,这是吃了大瘪。」

  「哎!我不明白,殿下在等什么,难道救万民于水火,不是大功德一件吗?」

  陈名夏边走路边和黄宗羲说话。

  黄宗羲笑道:「救万民于水火,当然是功德无量。但是,也得看怎么救。」

  「这话什么意思?」陈名夏听出弦外之音。

  「我这么跟你说吧。」黄宗羲道,「如果殿下真的有意推翻朝廷早在平定后金之初,就不会远征漠北,南下琉球国。」


try{ggauto} catchex{}


  「你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孩童。如今漠南漠北都已臣服,周王再没有后顾之忧。人马已往前线调,分明是有心入关。」

  「哎,你算是说对了。既然布局已成,殿下还需要你们来点拨和支持吗?」

  「这……」

  陈名夏算是被问住了。

  的确,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已经不需要他们的支持。

  但仔细一想,这里有个致命的漏洞。

  陈名夏道:「黄兄,既然布局已成,为什么不立刻出兵,你们还在等什么?」

  「等时机。」黄宗羲笑着回答。

  两人到了城内著名的酒楼,订了一个雅间,点了几道小菜,自斟自饮。

  「我不明白,到底在等什么时机?」陈名夏把酒杯放下,憋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黄宗羲。

  黄宗羲悠闲地夹菜吃进嘴里,回答:

  「你不是说,老天爷要灭掉大明,殿下在等这一天。」

  「你在说笑吧。」

  「我怎么是说笑呢?你说,流贼遍地,天灾人困,距离大明灭亡已经不远了。」

  「我的意思是……」陈名夏反应过来了,满脸震惊:「殿下在等流贼灭了大明!」

  黄宗羲笑而不语,只喝一口小酒。

  「黄兄,你我虽然没有通家之好,却也算朋友。昔日你在复社何等激昂,怎么在辽东待了一些日子,变得冷血。」

  陈名夏满脸气愤。

  「我怎么就冷血?」黄宗羲反问。

  「坐视流贼祸害天下,这还不是冷血!」

  「那么请问陈兄,流贼是殿下惹出来的吗?自天启五年起,朝廷就断了金州镇的粮饷,全是殿下自给想法解决粮草。」

  陈名夏被问得说不出话来。

  黄宗羲又问:「周延儒是清白之臣吗?他家里藏了多少珠宝,相信陈兄比我更清楚。这样的人,殿下会让他做从龙之臣?」

  半响后,陈名夏才道:「殿下真的要等流贼进京灭了大明吗?」

  「当然要等。他可不会让你们拿着他‘推翻大明的把柄,胁迫他向你们退步。」

  黄宗羲的话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说到头了。

  他只差没说,杨承应要消灭的对象之一就是你们。

  黄宗羲这些年耳濡目染,再加上和江南来的商人们交谈,也总算明白自己以前多么的天真,居然会和陈名夏之辈往来。

  这些人一个个嘴上「忠君爱国」,「要为社稷赴汤蹈火」,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

  绝大部分沉醉于温柔乡,大量蓄奴,逛青楼,与名妓交流,完全不知道天之将变。

  他们还以为国亡了,他们也亡不了。

  新的统治者还要用他们维持对当地统治,继续拥有「有功名免赋税」的特权,过着骄奢y逸的生活。

  「陈兄,你回去告诉皇帝陛下,就说殿下忠心为国,绝不会背反朝廷。再告诉周延儒,让他洗干净脖子在家等着,殿下会亲自上门取他项上人头。」

  黄宗羲这番话,彻底激怒了陈名夏。

  气得陈名夏当场拂袖而去。

  黄宗羲回到王府,到观景楼见杨承应。

  「人走了?」

  「走了。臣把您教我的话,都对他说了。」

  「这帮人真是愚不可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