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内阁创立(1 / 1)




“好,此法却是不错!”
嬴政笑道,“此事,不如也交给冯相,给朕即刻办好?”
“微,微臣……”
冯去疾听了,面色稍稍一僵,支支吾吾。
这东西,我真不擅长啊……
“算了,长安侯,你就多费些神吧。”
嬴政说道,“此事你与冯相合理操办,得更快一些。”
“诺!”
“恩,既如此,那退朝吧。”
嬴政说道,“过午之后,朕还要先忙内阁之事,长安侯冯征留下,其余人退朝吧。”
“臣等告退!”
百官告退,冯征独自被流了下来。
“冯征,这内阁的人才,李斯给朕物色了几个。”
嬴政说道,“你那里准备了几人?”
“臣?臣没准备一个,不过,大公子倒是给推荐了一人。”
恩?
嬴政听罢,顿时一愣,“谁?不会是淳于越吧?”
【卧槽,知子莫若父啊!】
冯征顿时一乐,随即说道,“禀陛下,正是淳于越。”
“这扶苏,内阁之中,也塞了个老顽固!”
嬴政当即皱眉,“此人当时力主分封制,而被朕训斥,罢官夺爵,扶苏怎么又让他进了内阁了?”
【没想到吧,我同意的。】
冯征心里一乐,【我不找个事多的进来,那最忙的人不就是我了?】
我特么?
听到冯征的心声,嬴政顿时一脸黑线。
是你小子搞的鬼?
“冯征,大公子将淳于越拉入内阁,你为何不阻拦一二?”
嬴政顿时说道,“内阁为帮助朕处理内政的地方,这淳于越,一把年纪,何德何能,能入内阁啊?”
【这你问我,我也不能承认啊。】
冯征顿时一笑,随即说道,“陛下,是这么回事,大公子坚持让淳于越进来,臣当时想了想,或许他进来,能有点奇效,毕竟,李相找肯定是找一帮没经验的年轻人,这淳于越一把年纪了,正好带一带新人。”
恩?
听到冯征的话,嬴政白了眼他,“带什么带?一把年纪,顽固不化!他入内阁,能有何用?”
“嘿,陛下要是不爽,把他一脚踢走就是。”
冯征笑道,“只是,陛下您想啊,大公子的儒道观念,谁给灌输的?儒生啊!陛下要是当场把儒生驳斥的面目全非,不堪一击,那对大公子来说不是好事吗?”
恩?
嬴政听了一愣,好像是有点歪理……
【对吧?这理由好吧?】
“那他若说什么,你来给朕驳斥吧。”
嬴政看了眼冯征,随口说道。
我特么?
【啥?我?】
冯征听了顿时一阵傻眼,“不是,那……”
“这事就交给你了,务必给朕办好,否则,定不轻饶。”
【卧槽?敢情我这是给自己找了个事多的麻烦?】
【麻麻地,我怎么就没想到秦始皇来这一手啊?】
“诺……”
冯征只好苦笑一声,点头应允。
“走吧,朕特准你用膳。”
“嘿,多谢陛下。”
冯征搓了搓手,心说【蹭饭还行,能蹭一顿饭,那也不错。】
蹭饭?
嬴政斜眼看了眼他,心说蹭饭可以,但是,得出力。
过午之后,咸阳宫后殿之中,一帮人站到了秦始皇嬴政的面前。
包裹冯征和扶苏,总共是八个人。
“(儿)臣等,拜见陛下。”
“无须多礼。”
嬴政抬手,看了眼人群中的淳于越,“淳于博士,与朕许久未见了。”
“承蒙陛下记得臣下,淳于越万分惶恐。”
淳于越躬身道,“臣下已经九年又七个月,没见过陛下了。”
“呵,你倒是记得清楚。”
“臣下承蒙帝训,自然不敢忘却。”
“好了……”
嬴政抬手道,“你们八个,组建内阁,只为朕批阅奏章,审议是否合规合理,而后,都交给朕来阅览审查。冯征,你是内相,你来布置安排吧。”
说着,嬴政伸了伸懒腰,“有你们协助,朕今日,或许可以睡个好觉了。”
“诺。”
冯征随即将众人分为四组,“咱们每两人一组,合力办公,把这些奏章事宜,分为四份,各自干各自的。务必要处置妥当,按事情大小,内容可否,依次分类。等下,先交给我初审,争议大的,就着重挑出来。陛下,您看,这样如何?”
“恩,可。”
嬴政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吧。对了,扶苏与你一同吧。”
【卧槽?扶苏给我带?这不是出门就选高难度挑战吗?】
冯征一愣,心说,【也行吧,反正早晚都得共事。】
“诺。”
随即,八人分为四组,各自审批政务。
而嬴政则是也没有着急赋闲休息,而是缓缓起身,来到了扶苏的身后。
看到扶苏拿出一个章程,上面乃是三川郡郡守李由发来的请求拨款的章程。
上面写着,入秋之后,三川郡连连暴雨,导致出现水患,故而请求拨款五万石粮食,用于修筑河道。五万石粮食,用于赈济流民。
扶苏看了看,随即拿出一片竹简,大笔一挥,“拨款五万石,用于修筑河道。十万石,用于赈济灾民。”
嬴政看了,眉头一皱,“太多了。”
恩?
扶苏听罢,身体一抖,惊了一跳。
父皇是何时到我身后的?
“父皇?”
扶苏回过神来,“禀父皇,儿臣认为,此番入秋之后,灾民须得不少粮食才能过冬,因此,五万石粮食,未必够用。”
“你这一个地方就拨款如此之多,那等到别的地方也有粮食需求之后,该如何?”
嬴政说道,“朝廷需要赈济,但是,绝对不能手笔过大,毕竟,一个三川郡,不等于整个大秦国。”
“这……”
扶苏听罢,迟疑了一番,“父皇,若是粮草过少,那百姓何以过冬啊?”
“冯征,你看呢?”
嬴政听罢,并未着急回答,而是看向冯征,开口问道。
“陛下。”
冯征听了,笑了笑,随即不慌不忙的说道,“微臣认为,粮食,只给个十万石就差不多了。”
恩?
听到冯征的话,扶苏当即一愣,就只给十万石?
“长安侯,河堤溃堤,难民不少,只给十万石,只怕是不够百姓过活。”
“呵,大公子。”
冯征笑道,“这并不难,把这些难民组织起来,让他们也去修筑河堤,那么,修筑河堤的口粮他们也领了,这救济难民的口粮他们也领了,这怎么还活不了呢?
除此之外,难民,千万不要想着活的还有多好,他们的任务就是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到来年的收粮。大秦需要用粮草的地方,远远不止一处,狠,乃是为了更多人的活路。现在一口气发那么多,他们定然是吃不到来年的。
万一熬不下去了,朝廷回头再补发,也不是不可以。”
恩?
听到冯征的话,扶苏这才点头,“却是有些道理……”
“那朕再问你。”
嬴政看向扶苏,开口道,“方才长安侯说,让把这些难民组织起来,让他们也去修筑河堤,你认为,这三川郡的郡守,能不能想到此策?”
恩?
扶苏一愣,“却是想不到?否则,为何不提?”
不对!
扶苏诧异道,“李由乃是李相的儿子,定然能想得到!”
既如此,他为何不直接提出来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