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第二十七回:夷灭王敦 一战而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回:夷灭王敦 一战而定(1 / 1)


  朝中讨伐钱凤的书文送至于湖营中,王敦看后缓缓起身,说道:“众卿与我起兵以来,胜多败少。现今兵锋正锐,可一战而定也。”

  钱凤说道:“朝中欲诛我一人,请主公速速斩我送首建康!以止朝廷兵马。”

  王敦说道:“诏书中言,我已病故,即使献汝首级,难恐朝中继续讨逆!”

  王含对王敦说道:“你今身体抱恙,不便带军远行,我当带军为守。”

  王敦说道:“处仲遵兄长之意也。然兄长兵略可有长进?”

  王含说道:“以攻朝廷甲兵足矣用也。”

  王敦于是将兵符给了王含,说道:“皆赖兄长之托也。”

  钱凤和周抚又问王敦:“如果攻入京师,斩杀温峤,擒获天子后事如何?”

  王敦说道:“兵马还没到石头城,何以称擒收天子?如若攻入建康,行司马昭和曹操旧事!”

  于是王敦让周抚,郭敬前来,授其兵马,以王含为元帅,钱凤为都督,王揆为左将军,何康为前锋将军,周抚为参军,郭敬为监军。率军三万进攻京师。

  钱凤写讨伐檄文,钱凤写到:“温峤蛊惑圣上,油嘴滑舌,欺朝中肱骨,庾亮桓彝二人与其为奸,三人贪财敛政,目无王法。臣等为清君侧,诛其三人,以谢天下。”

  王含率军至江宁,王导得知后命大军以逸待劳,又写书以王含。王导写道“近来大将军,为贼虏所用,将军与我同族,为何与贼首钱凤共事,含兄之父与我父皆兄弟也,今朝中多难,王氏子弟当尽心辅佐,何故引军而讨?今我士气恢弘率领大军,以中垒将军温峤,威晋将军公孙成,征虏将军刘建,建兴将军董昭,甲士五万,汝仅有三万之士。何以为战?乘此之时,不如早降!且昔日杨骏、贾南风、司马伦三人祸害天下。正是含兄以正讨逆,安定晋室。今日若肯重归于晋,仍可保留大将军之位!”

  王含收到王导书信,没有回信。命麾下士卒做好渡河准备,温峤领军于南岸,看到周抚欲率军渡河于是问计众将,陶瞻说道:“当烧毁朱雀桁,防止贼虏渡河!”温峤听从命郗鉴率军前去烧毁。

  郗鉴领军赶到朱雀桁,发现已有少数叛军渡河,于是先斩叛军,后烧毁朱雀桁。钱凤等人不能前进,皇帝司马绍亲率六军,出兵城南,百姓远远相望,看到王师金盖覆身,士气高昂,天子司马绍镇坐军中,身穿戎装。百姓行于两道,相继而拜,恭送圣驾。

  到了子夜,司马绍召集将领说道:“朕与国家托付诸卿,诸卿当夜袭其营,挫敌先锋!”

  于是皇帝司马绍命(骁骑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护军司马)钟寅等人领军五千,暗中秘密挺进,进攻越城,王揆于睡梦之中得知官军逼近,慌忙抵抗。王揆抵抗失败,段秀斩贼首王揆,王敦麾下(前锋)何康逃跑不及时,被钟寅斩杀,二人首级被扔至钱凤营前,钱凤士气大减,麾下之卒纷纷溃散。王师此战破敌三千,王师大胜。

  王敦得知前线惨败,怒上心起,病情加重缓缓说道:“我兄王含…不善兵法,王含一清谈之辈……致使今日败军如此,王氏……哀矣,族内兄弟………有文武全才者,皆……亡故也。今大事……去矣!”于是王敦从床上起身,又马上栽倒。王敦病痛不能止,反复翻滚。其女王彦娇哭哭啼啼,又端来“续命丸”。

  王敦安慰王彦娇说到:“不必再哭………我今时日无多,家室难保,你要易姓……改名,远逃此地。”

  王彦娇说道:“家父未得一子,恐家父之后无人为继也。”

  王敦说道:“今日之败………早有成定,你如今当要速速……远去,汝要…………为嫁一人……得余生安平!”

  说完王敦又连吃“续命丸”,气色稍有好转,召集部众议事事之时,直接昏倒。王敦病昏求见王应。

  沈充得知后率军一万与钱凤会和,二人商讨进军之时,得知王敦病危,于是钱凤命王应回去。王应到了于湖见了王敦,王敦此时气若游丝缓缓说道:“战事……如何?”

  王应断断续续的说道:“我军、我军折兵损将,军中军心不定。还请父亲出山,滋定大事!”

  王敦听后说道:“今日我军之败……恐大事…去矣!”说完王敦撒手人寰。王应拜于王敦大哭不止。

  王敦病死,年五十八岁。家眷亲属纷纷哭拜,王应暗中派人问计钱凤。

  钱凤得知王敦病死,大为震憾,与王含商量过后觉得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王应收到钱凤书信,将王敦尸体放入草席,又放到木棺之中,将灌木涂抹石蜡,放置中庭。钱凤与沈充二人修筑营垒与朝廷对峙。

  此时以钱凤在安抚军心,而王含和沈充及周抚商讨军事。

  王含说道:“不如集万军之师,直击天子军中,擒获天子以和朝廷对峙。”

  沈充说道:“不可,天子拥京师之锐,岂能轻易谋也?”

  此时沈充麾下谋士陆修看到二人犹豫不决,于是说道:“今天子正在于前,我军前锋以败,军心骚乱。此时不可犹豫不决当速速而定!”

  沈充说道:“请问先生,可有破敌之法?”

  陆修说道:“有上中下三策也。”

  又说道:“开凿湖水引灌京城,用水师速进,大事定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上策也!现在军中不知王敦已故,士气仍可用也,合诸将之力,与其一决雌雄,此中策也!转祸为福,因败未成,弃钱凤而逃,此下策也!”

  沈充说道:“此下策,乃上策也!”

  王含说道:“此时若败,当败也,若胜不失为公侯。”于是出营命周抚率军渡济水强攻,朝廷以护军将军应詹,率军拒守。王师被破,应詹大败。周抚等人攻至宣阳门,王导急命征虏将军刘建,威晋将军公孙成急攻周抚。此时,兖州刺史刘遐,鹰扬将军苏峻率军自南塘而攻,周抚被围。

  沈充率军而来,解围周抚。两军交战,沈充大败。王师四面围上。

  苏峻喊道:“破贼之时,正在今日!众将与某共守晋业!”王师士气大振,士卒无不当先。

  沈充见状弃军而逃,周抚兵败投降。王含得知沈充败逃,亲自率军前来,与苏峻等人相战,两军交战,王含大败,弃军而逃。钱凤得知军队纷纷溃败,欲北投后赵。与其子钱骞逃至历阳被斩,传首建康。此时沈充败逃吴兴郡,被麾下吴宣斩首邀功,传首建康。

  王含逃回芜湖,见到王应,王应劝说王含:“父亲此时营当投奔王舒,王舒甲兵俱在,仍有一战之力!”

  王含说道:“我欲去江州,汝要随我一同前往。”

  王应说道:“江州地广人稀,不易前往!不如转投荆州刺史王彬。”

  王含答应,于是父子二人前往荆州,荆州刺史王彬得知此时王敦兵败如山倒,且已经病死,于是拒绝两人入城。又命麾下将领率军攻打,王含,王应不敌王彬,王应,王含二人皆被王彬沉湖淹死。王舒得知王含要来,于是备好车马和渡船,过了一日,才得知王含王应已经被处死了。对着湖面说道:“天意也,此乃天意也。”

  王敦家眷皆被废为庶人,麾下领兵者纷纷发配戍边。

  晋明帝司马绍大宴众将,赏受军功。将鹰扬将军苏峻升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散骑常侍,封邵陵县公。封温峤为建宁县公,庾亮为永昌县公,郗鉴为高平县侯,应詹赐亲阳县侯,卞壶为建兴县侯,授刘遐泉陵公,升任北中郎将、徐州刺史。封征虏将军刘建为于湖伯,侍中。将刘超改任射声校尉授,而威晋将军公孙成赐为广德伯。

  此时沈充麾下陆修起兵造反,攻入武康,公孙成受命领军征讨,陆修拒守武康,闭门不战。公孙成没有强攻,命士卒堆土,将土堆堆至城墙齐平,士卒踩着土堆,杀入城中,大破陆修,公孙成斩杀陆修,传首建康。

  王导推荐虞翻孙子,虞潭任吴兴郡太守,庾亮准许。

  有司建言:“王敦罪恶滔天,目无君上,且王敦有崔杼王浚之心。当开棺戮尸,以惩其恶!”司马绍同意有司之言。

  于是晋明帝司马绍命人将王敦开棺,焚其衣冠,斩其首级,与沈充钱凤等人首级,全部悬挂于城南。以应詹替王舒,任江州刺史,王舒被封会稽内史,抚军将军即刻上任。

  王舒却说道:“为避父亲名讳,我不能上任会稽内史!”

  庾亮回道:“你父乃王会,你避何人名讳?”

  王舒说:“我父姓王名会,你命我去会稽郡就任!你如此不尊故者也!”

  庾亮说:“「会」乃多音字也,二者字同音不同!”

  王舒继续说道:“二者字同,音却不同!却乃同一字也!”

  庾亮无奈说道:“便改「会」为「郐」!同音相似之字,这样如何?”

  王舒说道:“这样便好!”王舒即刻前去上任。

  朝廷又将陶侃改任,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州,湘州,雍州,梁州四洲诸军事,荆州刺史,改王彬为安南将军,广州刺史。王彬不满。

  上书朝廷说道:“广州地荒人鲜,我去之后,难以适应广州气候,且我年事渐高,恐不久矣。”

  朝中同意,于是又改任王彬为湘州刺史,朝中商议后又命靳阳淳任湘州长史监视王彬。司马绍又立司马衍为太子,封虞胤为右卫将军,以司马宗为禁军总管,又命西阳王司马羕入朝议事。

  至此王敦之乱被平,朝野暂时安定。石勒得知晋室大乱发兵南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