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叔是刘邦> 第三十一章 刘邦和刘信各有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刘邦和刘信各有打算(1 / 1)


  此时,秦军逼近大梁,魏军主力又被阻挡在北方,暂时回不来,魏国情势十分紧急。

  魏王一面打算派人北上,去齐国求救;一面则想派人南下,请楚国出兵。

  正好刘邦在张耳面前,大肆吹嘘自己如何智擒秦国刺客,得到楚国大将军项燕的赏识,项燕还赏赐了他大量财物,并要提拔他到楚军中当官,他却因为想念信陵君,拒不接受,赶来魏国。

  张耳真是又惊又喜。

  想不到,刘邦居然还和楚国大将军项燕有此交情!

  此时,魏国危急,正愁没有合适的、能够说动楚国军方的人出使楚国。

  病急乱投医,张耳也顾不得仔细甄别刘邦所言的真假,马上就给了刘邦一辆马车,几个随从,大笔金钱。

  让他作为自己的使者,前去楚国,请求大将军项燕出兵,拯救大梁!

  其实,这时,魏国朝臣多数对楚国出兵不抱期望。

  张耳若能派自己的人去搬来楚军,解大梁之危,那简直是可以比肩信陵君的盖世奇功!

  见张耳如此信任器重自己,刘邦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也马上满口答应张耳。

  本来秦军围城,他担心大梁守不住,打起仗来自己会遭殃,正时刻想要逃离。

  现在,张耳居然任命他为使者。依仗张耳的名望和权势,他可以堂而皇之地离开大梁,回楚国沛县去了!

  不仅脱离险境,而且富贵还乡!

  当然,此时此刻,刘邦自己既然能够脱险,也不会就这样丢下自己的亲侄子不管。

  现如今,已经是张耳的使者,要在大梁城里找到刘信的下落,那还不容易。

  得知刘信当了武卒,刘邦便带着随从立即赶来,正好碰上刘信冒充公子豹的使者。

  刘邦心中高兴,暗想:我这个大侄子,倒也不笨,这吹牛的本事,真的快赶上我了。

  当即随机应变,帮助刘信演了一场戏,把柏直和冯敬给拿下了。

  刘邦问刘信:“这两个家伙,你打算怎么处置?我们总不能把他们带回楚国吧?”

  刘信道:“这还不好办?三叔您现在是张耳的人,以张耳的名义,随便把他们往哪个衙门一送,让衙门去调查审问就行了!”

  刘邦让监押柏直、冯敬的随从,照刘信的话去做,把这两个家伙送走。

  刘信话题一转,问刘邦:“三叔,您真的要回楚国,去找项燕将军?”

  刘邦道:“这种军国大事,你一个小娃娃操什么心?你只管跟着三叔回楚国就行了,要不然,秦军如果攻破大梁,你死在这里,我怎么对得起我那死鬼大哥?”

  刘信自然明白,刘邦回楚国去找项燕是假。

  借此机会逃离大梁、脱离险境,这才是真。

  不要说刘邦根本就不可能见到项燕,就算项燕给张耳几分面子,接见刘邦,就算刘邦吹牛厉害,能够说个天花乱坠,也不可能真的让项燕出兵来救魏国。

  因为,记忆里,原来的历史记载中,当魏国危在旦夕,楚国就是没有出兵。

  原因是,此时的秦王、即将称帝为秦始皇的嬴政,在决定消灭魏国的时候,早就已经做好了防范楚国出兵救魏的准备。

  虽然,项燕打败了李信、蒙骜统帅的秦军,但是,王贲在前来进攻大梁之前,就对楚国发起过快速攻击,攻占了楚国北部地区二十余城。

  此举的目的,就是要震慑楚国,使楚国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且,在李信、蒙骜大败之后,嬴政痛定思痛,立即调整战略,发动秦国剩下的全部六十万兵力,都交给王贲的父亲、老将王翦。

  王翦统帅六十万秦军,直压楚境,却安营扎寨,引而不发,不管楚军如何挑衅,也不肯出战。

  纵然项燕百般詈骂,甚至派人给王翦送去女人衣服,嘲讽王翦是个女人,王翦也不为所动。

  所有的秦军,都守在大营里,好吃好喝,该干嘛干嘛,其实是在养精蓄锐。

  这样一来,项燕求战不能,却又不敢掉以轻心,因此被牢牢地牵制住了。

  王翦、王贲父子俩,一个统帅六十万大军逼近楚国,一个统帅四十万大军准备灭魏。而楚国大将军项燕,自顾不暇,又怎么可能再去援救魏国?

  如果,穿越过来后的历史没有改变,那么,大梁的陷落、魏国的灭亡,就是很快的事情。

  此刻还繁华无比的大梁城,很快就会成为人间炼狱。

  王贲将掘开黄之水,把大梁周围,变成一片汪洋。

  城破之后,大梁更是会上演屠城的惨剧,无数抵抗秦军的百姓,将被屠杀一尽!

  想到这里,刘信沉默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嘻嘻一笑,对刘邦道:“三叔,那个张耳,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啊,您能不能也带我去见见?”

  刘邦也笑起来,说道:“好啊!见到了张耳,张耳看你小子长得好,说不定会比喜欢你三叔我还更加喜欢你,赏赐你用不完的钱,也送你一辆马车!”

  说着,眉毛一竖,怒骂道:“你再罗嗦,我就真得把你扔在这大梁城里不管,让你等着被秦军砍死!反正这是你自找的,你那死鬼爹也怪不上我!”

  刘信腾地跳下了马车。

  刘邦这下倒是吃了一惊,道:“你干什么?”

  刘信镇定地道:“三叔,你不带我去见见张耳,我就真的留下来不走!”

  刘邦大怒,骂道:“你敢!马上给我回到车上来!”

  刘信转身就走。

  他当然知道,刘邦后来在逃避追兵时,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能够踢下马车不要。

  不过,此时此刻,刘邦自己没有生命危险,就绝不可能真的扔下他这个亲侄子不管。

  别的不说,如果真把自己的亲侄子丢掉了,回到楚国,他还怎么给丰邑、沛县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吹牛?面子往哪里搁?

  再说了,这一路上从楚国到魏国,与刘邦朝夕相处,刘信还是觉得,危难时刻,刘邦抛弃亲爹抛弃亲生儿女都是有可能的,不过,在平时,刘邦却确实是最照顾朋友和亲人的人。

  这个人虽然张口闭口没句好话,但其实却并不缺乏人情味。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丰邑、沛县有那么多朋友,包括夏侯婴这种死心塌地的兄弟。

  果然,见刘信转身要走,刘邦还是不肯真的扔下他自己出城,说:“好好好!你回来,我就带你去见一见张耳,让你小子也开开眼界!”

  刘邦内心在想:出城虽然事不宜迟,不过让这小子见见张耳也不错,张耳还不得再赏他个千儿八百的?

  这大侄子得到的赏钱,我做三叔的再分一点,还不是天经地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