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大梁豪商> 第三百五十八章 母子平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八章 母子平安(1 / 1)

在宋澈亮出金刀的当晚上,刘超便与马萍匆忙离开了苏州。

  算是短暂了却一场恩怨。

  时光飞逝,四月初一。

  春季已过,夏日刚立。

  夜明星耀,月朗风清。

  今夜大概是沈家最忙碌的时刻。

  丈母娘等了二十多年的第二胎终于要降生。

  产房中丈母娘的喊声历历在耳。

  四十来岁的年纪产子,本就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

  自丈母娘羊水破裂起,老丈人便再三叮嘱稳婆,倘若发生意外,一定要舍保大。

  老丈人在院中,越听越不自在,索性便拉着宋澈,到院外凉亭,备了一壶酒,缓却焦急的心理。

  印象之中,从宋澈入沈家,还从未与老丈去独喝过酒。

  “爹,娘她吉人自有相,今夜一定能顺顺利利。”

  宋澈为老丈人斟上一杯酒。

  老丈人一饮而尽。

  宋澈再斟,他再饮酒。直至三杯下肚,宋澈不再斟,他却主动抓过酒壶,仰头管了几大口。

  放下酒壶时,已满脸通红。

  男人要喝到这个程度,那就明已开始上状态,要掏心掏肺吐真言了。

  果不其然,老丈人拉着宋澈的手,眼睛无比真挚:“澈儿,有些话是为父压在心底好久的,今夜必须与你讲了,”

  他扯了个酒嗝儿,才道:“首先,我要为我的自私先与你道个歉,在你不清不楚的情况下便带到了沈家……”

  宋澈急忙安慰道:“爹的是哪里话,若非你半道出手相救,我早已被豺狼吃了,哪里还会有今日,何况爹娘待我如同亲生儿子,文君她又温柔贤惠,我是感激您还不及呢,哪里还敢怪您。”

  宋澈虽老将“吃软饭”挂在口头自诩,可自入沈家起,他便从未吃到过一口软饭,反观如今,家里的大事务,都由他一人了算。

  沈家是的善之家,能成为沈家的女婿,宋澈真的很幸运。

  老丈人仿佛心结已开,露出了个和蔼微笑,道:“不管玉梅她这次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我都不干涉你们的想法,文君她二十余年来,被我们管束得太严了,如今她已为人妻,还嫁了个这么好的丈夫,也该有自己的家庭。”

  老实,宋澈最怕的一件事,便是丈母娘又生个女儿,老丈人不让他们离开。如今敞开心扉了这番话,他的烦恼也算烟消云散。

  宋澈自斟一杯酒,起身敬向老丈人:“爹你放心,孩儿就算自立门户,也绝不会忘记你与娘的大恩大德,咱们永永远远都是一家人!”

  老丈人眼眶泛红,含着泪与笑,与宋澈同饮而尽。

  “哇哇哇……”

  孩子的哭声,突然划破寂夜。

  一老一少两个东家,丢下酒杯便往院儿里跑。

  老丈人冲进产房,径直来到丈母娘床边,她虽满头大汗,不过气色红润。

  “恭喜老爷,老夫人,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哟!”

  稳婆将刚降生的婴儿递给老丈人。

  老丈人撩开裹布,两只短腿之间,还有个鸡鸡,他高兴出了眼泪,将孩子递给丈母娘:

  “玉梅,咱们有儿子啦!咱们有儿子啦!”

  一旁的宋澈与沈文君,相拥一笑,沈文君问道:“宋澈,你那么会作诗,不妨给咱弟弟取个名字吧?”

  宋澈想了想,笑道:“你叫文君,不妨就给弟弟取个‘武钰’如何?”





  “文君,武钰,是好名字,是好名字……”

  老丈人与丈母娘,里里外外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好。

  宋澈与沈文君退出产房,给这一家三口单独流出时间。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二人挽手,漫步庭园。

  沈家既已后继有人,他们也可放心离家。

  “江宁城的话,咱没亲人在那儿,且里头有许多豪商,咱要在那里扎根,少不了一番商战;

  温州城的话,虽有栋合适的宅子,可离苏州又太远了些,日后想要回娘家,坐船都得三三夜;

  剩下的扬州与杭州,距离与位置算是最符合条件,可都没有太符合条件的宅子,唉……”

  宋澈轻叹着,看向沈文君:“夫人,给点建议?”

  “杭州吧。”

  沈文君轻声道:“那里有娘家人,表姐表姐夫,还有雅昭,还有大海,其实我也不在乎宅子多大,只要有你在,身居寒窑又如何?”

  “那从明日起,便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好。”

  璧人相似一笑,齐看星月灿烂。

  ……

  杭州那边有个员外搬家,恰好要出售宅子,恰恰好那宅子正面对着大海,宋澈便将托周雅昭将它买了下来,

  眼下,一切琐事方休,前往成都参加‘锦绣大会’也可提上日程,

  从苏州到成都,有将近四千里路,一日行百里,也要四十多日才能抵达。

  锦绣大会在六月中旬召开,距今还有两个半月,时间倒是不赶急的,但宋澈与沈文君,琴若都觉得可以早些过去,在赶路的过程中,顺便游山玩水,见识一番江南以外的风土人情。

  计划是,四月初出发,中秋前回来,共四个半月。

  无奈古代车马太慢,成都路又太远,不经意来回,便要走过两季。

  也正好趁这段时日,将杭州的宅子,修缮扩建。

  为确保一路平安,宋澈专门制作了八枚火葫芦,将火枪弹药准备充足,至于电棍这类东西,实在没办法充电续航,只能将它们留在家里。

  又考虑到夏季炎热,冰箱之类,以及解暑的草药,全都装进马车,

  还有这些里捣鼓的最新发明“脚踏车”,一并绑在马车后,以备不时之需。

  总而言之,宋澈是个很“细”的男人,该带上的东西,一样都不会落下。

  四月初三,下午时分。

  前一段路程,先沿着江南河,从苏州到扬州,再到江宁秦淮河畔,而后沿着长江走陆路。

  “文君,澈儿,莫要忘记你们姨提过的,西南那边儿苗奴作乱,千万要当心啊,不管拿不拿得到名次,大会结束后都要赶紧回来。”

  因是要出远门,老丈人,丈母娘,好些人都来码头相送。

  最令人意外的是,陈仁才这家伙也来了,还额外送了五百两作为盘缠。

  毕竟锦绣大会,有关乎“苏绣”名誉,陈氏也是锦绣世家,沈文君若能夺得头筹,对两家的生意都有极大帮助。

  “爹娘大家,你们都放心吧,我可不信那些苗疆人会什么‘巫蛊之术’,再了,我们是去成都府,那里安全得很。”

  没有太多告别。

  宋澈,沈文君,琴若,林玥,一行四惹上客船,挥手暂别姑苏。

  扬帆,起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