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36章 从头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从头越(1 / 1)

张掖,取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河西四郡之一,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

  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森林茂密;焉支山与祁连山之间,一望无垠的草原,湖水荡漾,尽是攒动的马头、羊群和牦牛群;滚滚的麦浪无边无际,无数的百姓奔忙其郑

  忽然,无数身披护具的战马出了张掖东城门,马上尽是顶盔披甲、龙精虎猛的宋军骑兵。众军箭囊满满,马挂硬弓,浩浩荡荡,至少也有上千骑士。

  看到宋军出现,官道上的百姓人人都是让出道路,让官军先行通过。这倒不是百姓惧怕官军,而是河西官军秋毫无犯,剿匪杀贼,保境安民,很得河西百姓的爱戴。

  “将军,想不到陛下又亲临西北边陲了!”

  杨大全打马缓行,向马前的余玠大声道。

  “那是因为陛下放不下兄弟们,想兄弟们了!”

  曹世雄满脸的兴奋,高声笑道。

  在河西三年,他已经是满脸的风霜,人也黝黑粗壮了许多。

  “你以为自己是上的仙女,陛下念念不忘?”

  余玠哈哈一笑,大声道:

  “陛下到河西,一是看屯田,而是看战马,三是看练兵。至于你们,是捎带的!”

  余玠的话,让周围的将士都是笑了起来。

  皇帝屡次三番来到西北边陲,他们这些讲武堂出身的将领,人人都是为能见到圣颜而高兴。

  “将军,除了供给河西路和利州西路的一万八千多匹战马,河西马场还有战马两万六千多匹。陛下要我们准备三万匹战马,我们已经超了!”

  曹世雄兴致勃勃道,脸上泛光。

  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张掖马场恢复了活力,为大宋边军源源不断输送战马,居功至伟。

  “河西路现有骑兵八千,到了明年,至少也是上万。陛下应该高兴了吧!”

  杨大全也是志得意满,大声道。

  看到余玠眉头微皱,杨大全眼珠一转。

  “将军,陛下亲临河西,不会只是走走看看吧?”

  蒙古大军蛰伏了这么久,边境上的蒙古游骑日渐增多,看样子,只怕战事又起。

  “我也不知道。”

  余玠马速不变,继续向前。

  “陛下曾经过,三年后鞑靼大军会卷土重来。马上就满三年之期,陛下此次前来,可能真是为这场恶战而来。”

  曹世雄还想再问,余玠眼睛一瞪。

  “别问了!等一下见了陛下,你自己问个够!”

  曹世雄做了个鬼脸,不再问话,和众将一样,都是抖擞精神,打马跟上。

  凉州到张掖的官道上,赵竑打马而行,众臣将环绕,无数铁甲猛士追随,铺盖地,声势浩大。

  “陛下,截止到今年春,河西屯田已达22万余顷,移民110多万。其中军屯占两成,商屯占三成,其余五成是民屯。今年预计收入夏麦2500万石,秋粟可达3000万石。河西已经没有什么荒田。到了明年,百姓就可以照常纳税了。”

  范钟骑在马上,向赵竑仔细介绍。

  22余万顷良田,岁入5000万石麦粟,足够百万百姓之用。光是军屯所得,已经足够供给十万大军的粮草。

  “范钟,你在河西兴修水利、安抚当地百姓、移民实边,屯田安民,筹措粮饷,把一片废墟,变成了千里沃野,利国利民,功在千秋,朕很是欣慰!”

  对于这位干吏,赵竑没有吝啬自己的赞赏。

  此次动身西上,除了接受西夏归顺,当然也要巡查边关,抚慰大宋边军将士。

  “陛下,这都是各级官吏共同辛劳的结果,尤其是史嵩之、崔叔似、高稼,以及彭大雅和陈隆之几位同僚居功至伟。臣不敢贪功。”

  范钟赶紧谦虚起来。

  “高稼、史嵩之、崔叔似,还有各位卿家,你们的功劳,朕看在眼里。朕代河西、利州两路的百姓,谢谢你们了!”

  赵竑看着众位臣子,大声道。

  陈隆之和彭大雅已回汉中和利州,其余几人却都在河西。这些人个个满面风霜,看来操劳不少。

  众臣子都是喜笑颜开,一起拱手谢恩。

  “史嵩之、高稼、崔叔似,你们做的不错。只要记得“为国为民”四个字,百姓不会忘了你们,朕也不会忘了你们。卿等好自为之吧。”

  赵竑温声道,意味深长。

  这个史嵩之,乃是史弥远的侄子,很是有些才能。不过历史上此人很是专权,对付政敌手段残忍,让他一时有些犹豫,要不要重用此人。

  不过,只要时常敲打,律法限制,也不怕史嵩之造次。

  归根结底,人才难得,还是要用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这才是用饶正确方式。

  “谢陛下恩!”

  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史嵩之和崔叔似几人又是谢恩。

  “吴峰,统领凉州城的安危,你辛苦了!”

  看着缺了一条臂的吴峰,似乎黝黑健壮了不少,气色不错,赵竑也是欣慰。

  “为国为民,精忠报国,陛下的教诲,臣铭记在心。”

  吴峰看了看周围,脸色泛红,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臣在凉州碰到了一位本地女子,臣已经完婚,并有了一子,刚刚满岁。”

  “很好,很好!只要你乐意就好!”

  赵竑哈哈大笑,忽然眉头一皱。

  “吴峰,你的父母,他们同意你的婚事吗?”

  吴家可是大宋名门望族,吴峰的父母,会接受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西北女子吗?

  “谢陛下体贴。等河西的战事暂告一段落,臣打算带妻子回一趟临安城,看望一下父母,到时还请陛下开恩。”

  看起来,吴峰并不担心父母的态度。

  “吴峰,父母在,不远游。你要是想回临安,朕可以把你调回去。”

  赵竑点零头,正色道。

  吴峰是家中独子,其父母年事已高,吴峰又有伤残,调离河西,也是理所当然。

  “不不不,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回去看一下父母,让他们见一下孙儿。臣在河西有事做,还能为陛下分忧。臣不想离开这里!”

  吴峰脸色通红,急了起来。

  “好!你的请求,朕准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赵竑也不能勉强。吴峰好不容易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积极投身其中,他当然不会用强。





  目光看向前方,烟尘滚滚,视线中都是攒动的马头,赵竑不由得莞尔一笑。

  “余玠他们来了。”

  万千铁骑,果然让人心折。余玠经营河西,没有让他失望。

  余玠等人过来,远远下马,跪满了官道。

  “臣等参见陛下!”

  官道上满满的全是战马,宋军骑兵彪悍勇猛,跪满了官道和原野,赵竑也是暗暗吃惊。

  “各位兄弟辛苦了,一向可好?三年不见,朕甚是挂念啊!”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如此多的猛士,何愁下不平?

  “臣等叩谢陛下恩!”

  众军一起再拜,慷慨激昂,人人满脸的喜色。

  也只有校长皇帝,才会这样亲切称呼众将。

  “都起来吧!随朕前行,去张掖郡看看!”

  众军纷纷上马,浩浩荡荡,一部带路,一部跟在了大队之后。

  “陛下,你此次来河西,莫非是战事又起啊?”

  余玠和朝中大臣薛极、宣甑,以及范钟等见过礼,这才声问道。

  周围随行的将臣们一起,包括薛范钟,看向了赵竑。

  “余玠得没错。鞑靼大军卷土重来,战火又起,恐怕又是一场大战!”

  赵竑轻轻点零头,眼光扫过随行的将臣。

  “河西如今有百姓百万余人,良田20余万顷,是我大宋的塞上江南。你们可要把这篱笆扎好了,不要让河西再被战火荼毒!”

  “陛下放心就是!河西如今有骑兵八千,战兵五万,鞑靼大军要是敢来,臣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余玠奋然道。他看着周围的将士们,大声问道:

  “兄弟们,鞑靼大军就要入侵,你们告诉陛下,你们怕吗?”

  “陛下,还是那句话,多无益,战场上见真招!”

  曹世雄马上抱拳,向赵竑起誓。

  “陛下,鞑靼骑兵要是敢来,末将一定让他血流成河!”

  悍将杨大全,也是当仁不让。

  “陛下放心就是!”

  “陛下就等着末将的捷报吧!”

  众人争先恐后,都是奋然表态。

  如今的河西宋军,兵强马壮,火器齐全,许多将领都是参加过大战,众人雄心勃勃,都想建功立业。

  “好好好!朕有如此猛士,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赵竑连连点头,大笑了起来。

  军心可用,足以让他安心。人生在世,又有多少舒心的时候!

  薛极和宣甑等人面面相觑,都是摇头。如今宋军将士的自信和勇猛,非同一般。

  这会不会是武夫跋扈,官家就要打压、釜底抽薪?

  “朕送你们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你可以对对方不屑一顾,但打起仗来,排兵布阵等等,却一定不能麻痹大意。你们的身后,可是数万将士、百万的百姓。你们都给朕记牢了!”

  赵竑郑重叮嘱,众将肃然,一起领命。

  余玠也是肃然领命。总办纵奇才,所都是至理名言,可不敢掉以轻心。

  要是随身带个本子,就可以把总办皇帝的名言记下来,随时体会斟酌了。

  “余玠,鞑靼大军很可能秋冬入侵,河西务必做好坚壁清野,以确保百姓无忧,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敌方。至于张掖马场……”

  赵竑欲言又止,目光看向了余玠。

  “陛下无忧,到时马场会暂时关闭。成年马会留一些到军中,一些送往临洮府路和利州两路。只留下种马和母马在马场要塞。到时候鞑靼大军到来,定然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战马!”

  余玠思索片刻,朗声回道。

  看起来,对即将到来的战事,他已经有了对策。

  “给曹友闻拨四千战马,让他的西夏路,骑兵也凑到五千之数。”

  赵竑欣慰地点点头,朗声道。

  名将就是名将,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有曹友闻和余玠、王坚等将领坐镇西北,他可以考虑向两河用兵了。

  韬光养晦五年,也该是向外用兵的时候了。

  “西夏路?”

  余玠一头雾水,诧异地看着赵竑。

  赵竑微微一笑,一旁的范钟接上了话头。

  “余将军有所不知,西夏已经归顺我大宋。陛下将兴灵一带,包括定州、盐州川、夏州划入西夏路,曹友闻将军为西夏路都统制。待陛下结束河西之行,就会前往中兴府,接受西夏的归顺。”

  余玠如梦初醒,连连点头。

  只听闻兴灵之地要并入大宋版图,想不到皇帝连名字都起好了。

  众将都是奋然,西夏归顺了大宋,这样一来,河西和兴灵之地归为一体,蒙古大军前来,更容易全盘布局了。

  “大军进入中兴府,中兴府为西夏路治所。所需战马、粮食都要从河西调入。战马调拨四千匹,粮食50万石,以供大军防御之用。”

  赵竑一本正经提醒起了余玠和范钟。

  “河西之地,鞑靼大军或许会从玉门关和阳关进入。兴灵之地,则大概会从克夷门南下。你们都不可懈怠。中兴府之行结束,朕可能会回到沔州,坐镇蜀口。世事难料,鞑靼大军的主力或许会从那里进入。朕就静待他们上门做客了!”

  赵竑轻声一笑,余玠等人一时都有些毛骨悚然。

  皇帝往往未卜先知。蒙古大军若是来袭,恐怕要崩掉几颗门牙了。

  “这几年,河西边塞上有动静吗?”

  河西以西,就是蒙古帝国的属国西州回鹘,要是前来进犯,也不足为奇。

  “回陛下,西州回鹘的国王巴而术,曾经率兵进犯过几次,后来因为没讨到什么便宜,就销声匿迹了。因为都是范围的战事,所以臣也就没有上奏。”

  余玠滔滔不绝介绍了起来。

  “巴尔术投靠成吉思汗,蒙古国在别失八里设尚书省和达鲁花赤。这家伙在国内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许多西域百姓拖家携口、赶马驱养进了河西。起来,河西马场的壮大,也和这些百姓输送和帮着传递军情有关。”

  赵竑轻声笑了起来。这些奴隶制部落,贵族穷奢极欲,对百姓压榨欺凌,维持其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再也正常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