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179章 驱虎迎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驱虎迎狼?(1 / 1)

嵬名令公的轻蔑看在眼里,余玠心头怒火飙升。

  “老将军,口无凭,能不能击败鞑靼大军,咱们拭目以待。利州两路有边军四五万,加上四川和利州大营,不在十万以下。另有大火炮上千门,震雷几十万颗。鞑靼大军骑射再厉害,也得看他们的弓箭,能不能破了我军的火器。”

  余玠冷冷而言,丝毫不给嵬名令公面子。

  真以为现在的宋军,还是以前的老黄历吗?

  “宋军既然如此凶猛,为何会输给金人?难道,鞑靼大军不堪一击,全是草包吗?余将军,你不会当我大夏君臣是傻子吧?宋皇了要救我大夏,他的人又在哪里?不会只是嘴上吧?”

  对自己的判断,嵬名令公深信不疑。

  身为成吉思汗的手下败将、俘虏,他对蒙古铁骑的冲击力,比谁都清楚,也畏之如虎。

  “你以为,谁都像你嵬名令公一样,会被鞑靼大军生擒吗?要是我,我早已经在战场上自尽了。夏国良将,损师辱国,苟且偷生,你又算哪门子的良将?”

  余玠怒气上升,毫不客气怼了回去。

  听嵬名令公的意思,宋军是纸老虎,他的话都是张口胡,皇帝发兵救夏,也是骗饶。

  这不仅是侮辱了大宋将士,更是对大宋子不敬。

  而这,也是他万万不能接受。

  “余玠,你算什么东西?……你欺人太甚!”

  嵬名令公面红耳赤,怒声呵斥了出来。

  “我欺人太甚?你一再贬低我大宋官军,辱我将士,对我大宋子不敬,你又算什么东西?张口闭口开城投降,你是鞑靼饶走狗,还是成吉思汗的细作?”

  余玠冷笑反击,针锋相对。

  在他们这些金陵讲武堂学员的心中,大宋皇帝神圣无比,君臣之义,师生之情,谁要敢对皇帝校长不敬,他必然不留半点情面。

  “好了,余将军,二位将军,都少一句,稍安勿躁!”

  看到嵬名令公面红耳赤,似乎又要反击,罗世昌赶紧阻止了他们二人。

  嵬名令公,所谓的西夏良将,在外人面前,可是丢尽了脸面。

  这样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又有什么意思?

  “余将军,消消气,稍安勿躁。你确认,大宋皇帝会率兵救夏吗?”

  李睍对着余玠,郑重其事道。

  成吉思汗就要病死,但若是宋军不再救援,西夏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

  “陛下,若是我大宋子没来前来救援,臣愿在陛下面前自尽,以谢大夏!”

  余玠慷慨激昂,厉声了出来。

  若不是皇帝亲自前来,怎么可能歼灭上万蒙古大军,夺了临洮府?

  “余将军,言重了!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李睍吓了一跳,赶紧温声劝慰,暗暗定下心来。

  “余将军,朕相信你!朕就告谕兴灵军民,再坚持半个月。咱们都拭目以待吧。”

  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向蒙古大军投降。自己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余玠谢过大夏子!”

  余玠抱拳行礼,长出一口气。

  八个多月的坚守,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皇帝校长,终于挥兵来救了。

  嵬名令公脸色铁青,看也不看余玠,二人各自扭头,互不理睬。

  “陛下,张翰回来了,就在殿外求见!”

  宫人来报,李睍不由得心头巨震。

  “快!快把他叫进来!”

  罗世昌迫不及待,大声喊了起来。

  留下这二人蹲守侦查,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回来了。

  没有大事发生,张翰绝不会日夜兼程,赶回中兴府。

  “陛下,宋军已经夺了临洮府、洮州和兰州三地,前军吕文德部占了黄河九曲的应里和西寿保泰军司。宋皇御驾亲征,率大军十万,屯于夏金边境兰州和临洮府一线。宋军让人回来禀报陛下,稍安勿躁,宋皇自会带兵越过黄河,救援大夏!”

  张翰进来跪地上禀,大殿之中的西夏君臣,包括余玠,人人如释重负,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我大夏……有救了!”

  罗世昌再也忍不住,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应里据黄河九曲,距离灵州城不过三百里,不管是骑兵还是水路,都是一日即到。蒙古大军的封锁,终于被打破了。

  “大夏万岁!大宋万岁!”

  李仲谔老泪纵横,嘴里喃喃自语。

  宋皇御驾亲征,到做到,成吉思汗想灭西夏,做梦去吧。

  西夏的百姓们,终于有了一条活路。

  这个时候,西夏皇帝李睍反而镇定了下来。

  应里和西寿保泰军司,那可都是西夏属地,由蒙古大军占领。宋军会如此凶猛?

  “张翰,你可曾亲眼目睹,宋皇御驾亲征,麾下雄兵十万?”

  嵬名令公眉头一皱,大声问道。

  “将军,人见到的是大宋利州西路统领王坚,以及利州西路统制官吕文德,并没有见到宋皇。兰州城外至少有宋军上万,火炮众多,连应里和西寿保泰军司,也各有宋军五千和上万之众。王坚将军,宋皇如今驻军于临洮府城,就要挥军北上。人先回来报信,高二随宋军斥候去了临洮府面见宋皇,想来很快就有回信。”

  张翰不敢隐瞒,一一道出。

  “张翰,我大夏缺粮之事,你可曾告诉宋军?”

  李仲谔连连点头,迫不及待问道。

  再不运输粮草,中兴府的军民,可都要饿死了。

  “回陛下,人已将我大夏的实情告知王坚将军,据王坚将军所,利州西路囤积粮食百万石,宋军正在搜集船只,准备由水路运输粮草到灵州城和中兴府。高二去了临洮府面见宋皇,大宋一定会救援大夏的!”

  张翰双眼放光,继续禀报。

  “陛下,大宋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光是自己,已经供应不暇,何况我大夏?以老臣之见,不如派遣使者前往金国,以求救援。”

  嵬名令公若有所思,皱着眉头了出来。

  “陛下,末将离开利州大营前,我大宋子已经在利州西路开始储粮。如今我军已经控制了黄河渡口,屯重兵于边境,大宋与大夏的堑已经打通。我大宋子九五至尊,不会做那些虎头蛇尾之事。”





  余玠的话,让嵬名令公老脸一红,后面的话再也不下去。

  再强词夺理,可就是自取其辱了。

  “陛下,我大宋子麾下十万大军,有五万都是利州两路的边军,本就是屯耕蜀口。我军在边塞广积粮草一年有余,以四川千万百姓,难道还供应不了其余五万大军的吃喝?陛下还是稍安勿躁,静待佳音吧”

  余玠继续道,为李睍解惑。

  这个嵬名令公事事针对大宋,相信西夏朝堂这样的人不少。皇帝曾要夺了河西养马之地,看来颇有先见之明。

  “陛下,余将军所言甚是。我朝生死存亡之际,金人作壁上观,未发一兵一卒,岂不令我大夏心寒?宋军出生入死,宋皇亲率大军来救,难道陛下还不相信宋人吗?”

  李仲谔看了一眼嵬名令公,朗声上奏。

  嵬名令公气量如此狭窄,传了出去,万一宋人恼怒,断了粮草,岂不是饿殍遍野?

  “陛下,宋皇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确非常人所及。宋军既然已经打通阻碍,必会有始有终。陛下还是安抚百姓,静候佳音吧。”

  罗世昌满脸红光,跟着奏道。

  西夏得以存续,也不枉了他东奔西走,忙活一场。

  “大宋子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朕自然是信服。”

  李睍的笑容,明显有些勉强。

  “朕相信宋皇,只是中兴府城中,每日都有士民饿死病死,朕这心里,很是不安啊!”

  “陛下爱民如子,末将佩服。但陛下应该相信我大宋子。他既然派了我等支援大夏,就不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余玠完,肃然一礼。

  “余将军所言甚是,朕也是这样想的。”

  李睍哈哈一笑,他微微思索片刻,又接着开口。

  “嵬名令公,一旦大宋援军进入兴灵之地,鞑靼大军退兵,速速与朕禀报!”

  “臣遵旨!”

  嵬名令公黑着脸,赶紧听令。

  余玠这些话,冷嘲热讽,明明是他以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他心头恼怒,却无法反驳。

  “罗世昌、李仲谔,你们下去准备上好礼品,一旦鞑靼退兵,你们去宋境一遭,面见宋皇,向他当面致谢。援救之恩,朕时刻铭记,我大夏必不会忘。”

  “陛下圣明!”

  余玠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

  “余将军,朕先告退,你也下去好好歇息吧。”

  李睍和蔼可亲,转过身去,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换之深深的忧色。

  李睍离去,余玠和罗世昌等人,纷纷退出了大殿。

  嵬名令公走在最前面,和张翰轻声交谈。罗世昌和李仲谔同行,轻声细语。余玠则是退后一步,独自一人走在后面。

  “李相公,怎么宋军来援,陛下似乎没有多少喜意?”

  罗世昌和李仲谔出了大殿,看看左右无人,罗世昌拉住挚友,狐疑地问了出来。

  “岂止是陛下没有多少喜色,就连嵬名令公等臣子,也是难见笑容啊!”

  李仲谔看着嵬名令公的背影,轻声一句。

  同殿为臣,他自然知道这些龋心的是什么。

  “大夏免去灭国之灾,百姓得以存活,君臣平安无事,社稷得以保存。陛下和嵬名令公郁郁不乐,这又是为何?”

  罗世昌诧异地继续问道。

  半年、八个月的坚守,不就是为了西夏不被蒙古大军亡国灭种吗?怎么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李睍和嵬名令公反而没有预想中的喜悦?

  “陛下是在担心驱虎迎狼。宋军能与鞑靼大军抗衡,更是大败速不台部,斩获甚多。到时候宋军进入夏境,对于我大夏来,是福是祸,尚未可……”

  李仲谔突然住口,和转身走来的嵬名令公拱手行礼,满脸的笑容。

  “李相公,在下有一事相求。”

  “令公,你有事直,在下洗耳恭听。”

  “李尚书、罗相公,若是二位见了宋皇,还是尽量劝,让宋军尽快退出夏境。大夏要存活,还要靠自救。”

  嵬名令公完,告辞离去。

  “宋军将夏地退还,你能守住吗?河西还是鞑靼治下,你能夺回来吗?”

  李仲谔看着嵬名令公的背影,无奈一句。

  “嵬名令公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怕驱虎迎狼吗?”

  嵬名令公的话,让罗世昌又是一阵错愕。

  那个英明神武的大宋子,难道也对西夏另有所图?

  “罗相公,边走边看吧。到了今日,你难道还不明白,我大夏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吗?”

  李仲谔又是一句,话里无尽的感慨。

  “李相公,这又是为何?”

  罗世昌脱口而出,心里立刻明白了几分。

  “罗相公,你见过两座城池的国家吗?大夏国不是草原塞外的部落,这不是春秋战国时代,没有诸侯,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果然,李仲谔徐徐了出来。他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

  “我大夏名存实亡,金国日落黄昏,世上能和鞑靼抗衡的,只有大宋了。”

  李仲谔完,停下了脚步,转过头去,满脸笑容,朝着跟上来的余玠拱手一礼。

  “余将军,老夫府上还有些存货,咱们和罗相公一起,共饮一杯如何?”

  “李相公,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打扰了!”

  余玠也是笑意盈盈,抱拳回道。

  李睍和嵬名令公的反应看在眼中,他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西夏国立孱弱,到了如今的地步,外有蒙古国虎视眈眈,想存活怕是很难。

  “余将军,到时面见宋皇,还请多多美言,劝宋皇早日转运粮草。大夏士民急需粮食,刻不容缓啊!”

  罗世昌跟上,加了一句。

  “李相公、罗相公,在下尽力而为。不过,若是鞑靼大军再来,大夏又该何去何从啊?”

  余玠由衷地一句,李仲谔和罗世昌都是无语。

  现在侥幸逃过一劫。若是蒙古大军再来,难道,还要宋军挥师来救?

  难道还要残余的数十万大夏百姓,给大夏王朝陪葬吗?

  他们的大夏,已经亡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