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147章 城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城头(1 / 1)

城头火炮声轰鸣,令人心跳的鼓声响起,满城的宋军将士纷纷上了城墙,城外的宋军斥候纷纷从西北方向打马狂奔而回。大约两三柱香的时间,无数的黑点,出现在了远方的际。

  黑点迅速变大,紧跟着无数的蒙古铁骑映入眼帘,大地的震动越来越剧烈,让沔州城头上的将士们心跳加速,许多人都是变了脸色。

  西北际尽头,无穷无尽的旌旗飞舞,烟尘滚滚,铺盖地的蒙古骑兵打马而来,弥漫了整个原野。他们打马而来,许多人马缰绳都不用,骑术精湛,马上好几张大不一的角弓,许多人连铁盔都没有,露出光秃秃的头皮,戾气满满。

  “来者不善,鞑靼只怕是有两万大军以上!”

  王坚放下千里镜,长吸了一口气。

  “来得正好!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应战!”

  曹友闻面色平静,传下了军令。

  两万大军,终于可以大战一番了。

  一想起皇帝随时可能挥军前来,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希望蒙军立刻攻城。

  “火药、炮弹、羽箭、滚石擂木,都准备好了!”

  王坚大声呐喊,城头城下,所有的宋军都动了起来。

  蒙古大军蜂拥而来,先要安营扎寨,制造攻城器械。沔州城西南的大片临江荒野,蒙军肯定不会错过。

  “将军,鞑靼的步卒!”

  王坚指向了西北的际尽头。

  艳阳高照下,无数的蒙军步卒推着战车,上面粗绳巨木,马拽人推,看样子都是攻城器械的部件。

  “看来,这是鞑靼军中的抛石机和弩车。”

  曹友闻看得仔细,立刻认了出来。

  “将军,鞑靼破城,主要靠抛石机和弩车。尤其是抛石机,不可觑。”

  王坚的话,正合曹友闻心意。

  “看来,得先破了鞑靼的抛石机!”

  野战无耽无坚不摧的蒙古骑兵,再加上攻城略地的蒙军步卒,以后的战争,恐怕越来越不好打。

  幸好,大宋还有无坚不摧的火器!

  这一刻,曹友闻等人对皇帝校长的崇拜,又是加深了一层。

  无穷无尽的蒙古大军汇聚沔州城外的原野,从城头看出去,整个地面上都是矮壮结实的蒙古马,让人误以为到了塞外草原。一溜溜的蒙古骑兵打马而行,铁甲寒光闪闪,密密麻麻的都是铁盔人头,旌旗招展,气势恢宏。

  看他们的许多马上,被褥都有,有些蒙兵从马上的皮袋里拿出肉块咀嚼,坐在马上,随时都准备伺机而动,机动快速,虎视眈眈。

  那些重骑兵则是全身披扎甲或鳞甲,手持长枪或狼牙棒,看起来凶神恶煞,犹如地狱狂魔。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鞑……靼大军?”

  利州西路安抚司郭正孙上了城头,他看着城外汹涌澎湃的蒙军,面色苍白,嘴唇哆嗦。

  “鞑靼如此势大,来者不善啊!”

  跟随郭正孙上来的沔州知州高稼,也是面色沉重,眉头紧皱。

  看了看城头,和两位文官一样,许多年轻的宋军将士呼吸急促,脸色发白,曹友闻眉头一皱,大声问了起来。

  “王坚,你这些威猛的鞑靼骑兵,他们也能攻城吗?”

  王坚心领神会,脸上不屑一顾,提高了声音。

  “回将军,末将守城和野战这么多年,这些家伙野战还算凑合,要想攻城,纯粹是样子货,比山上的妨都不如!”

  “看起来挺吓人,都是样子货!在西和州城外,我军一顿火炮下去,立刻就是血肉横飞,屁滚尿流!”

  西和州守将陆元廷,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陆元廷亲身经历,城墙上的宋军将士,也跟着笑了起来,许多饶神情,顿时轻松了不少。

  曹友闻微微一笑,暗暗摇头。

  重甲骑兵不可怕,守城也不会有多大威胁。倒是那些蒙军步卒,以及身披轻甲或皮甲的轻骑兵,人人三四匹战马,两三把角弓,射程远,射速快,不容觑。

  一旦攻城,蒙军步卒一马当先,轻骑兵和弓弩手一波波箭如雨下,便能给守城将士带来极大的麻烦。

  “将军,鞑靼骑兵有十七个千人队,步卒在五千上下,再加上那些工匠、辎重杂役,当在两万两千人左右。就是不知道,鞑靼还有没有援军?”

  王坚指着城外的蒙军大阵,面色凝重。

  曹友闻举着千里镜,站在城头仔细观看。

  一个个百人队、千人队如狼似虎,无边无际。再加上那些步卒,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不用,蒙军本来有两万骑兵,宋境折了三千骑兵,才是如今的十七个千人队。

  上马骑兵,下马步兵,蒙古大军的战术灵活,如果是野战,没有火炮,估计只能被对方不断射杀,最后精疲力尽,全军覆没。





  就像上次的兰皋镇之战,麻仲和程信麻痹大意,便是三千将士的伤亡。

  “鞑靼大军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宋百姓?”

  有宋军将领举着千里镜,忽然发出一声惊叹。

  曹友闻一惊,举起千里镜,果然蒙古大军之中,身着宋人服饰的男女老幼被绳索捆着,一串又一串,足有上千人之多。

  不用问,这些都是蒙古大军抓获的宋兵俘虏了。看里面大多都是妇女和老人,丁壮们应该被杀的差不多了。

  尽管安抚司三令五申,亲自动员百姓到州、关躲避,仍有百姓偷偷藏匿,希望侥幸没事。却不知蒙古骑兵速度极快,一旦百姓被发觉,不是被杀就是被抓,罕有百姓可以逃脱。

  “我去!”

  王坚愤愤拍了一下城墙,手掌震的生疼。

  总有些士民不听劝,事到临头,后悔都来不及。

  蒙军对百姓肆意抽打,城头上众将士都是愤慨,却无可奈何。

  曹有闻看着城外,心痛之余,冷眼不言。

  胁迫威逼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无敌的蒙古大军,就这么点能耐吗?

  “唉!这真是……”

  眼前情形似曾相识,陆元廷摇摇头,一声低叹,一时语塞。

  一时间,城头上鸦雀无声,宋军将士凝视着城外的蒙古大军,人人都是脸色凝重。

  人马过万,无边无垠,第一次经历上万饶大战,对方还是久负盛名的蒙古大军,所有人都是心头不安。

  “王坚,你守住城墙,我带兵出城,和鞑靼大军一决高下!”

  曹友闻面色平静,话语却是铿锵有力。

  “什么?”

  城头众将,包括王坚,人人都是吃了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曹友闻。

  曹友闻的意思,是要出城与蒙古大军野战吗?

  “没听清楚吗?我再一遍,你守城,我带兵出城,让鞑靼大军知道犯我大宋,欺凌我大宋百姓的下场!”

  曹友闻朗声道,城头上的将领,以及许多宋兵,都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曹将军,鞑靼势大,千万不能贸然出城!大局为重!”

  “曹将军,敌众我寡,不可因怒兴兵,更不可出城浪战,沔州城要紧!”

  曹友闻要出城作战,两个文官郭正孙和高稼都是吃惊,纷纷上来苦劝。

  “两位相公莫劝!我军训练有素,火器凶猛,我大宋男儿舍生忘死,岂是惧怕他区区的鞑靼?一通火炮震雷下去,还不炸他个哭爹喊娘?有何三思担心?”

  曹友闻冷笑一声,朗声不屑而道。

  “将军,鞑靼大军有十七个千人队,还有数千步卒。我军只有五千将士,即便出城能够获胜,城防人数不足。将军三思!”

  王坚瞬间反应过来,暗暗佩服。

  金陵讲武堂信条,战略上藐视对方,战术上重视对方。看来,曹友闻是深谙于心。

  “将军三思!”

  城头上众将异口同声,一起抱拳行礼,心里却都是安稳了许多。

  “要不是兵少,让他知道我沔州边军的厉害!”

  曹友闻冷哼一声,不屑一顾。

  “王坚,还有你们,十七个千人队,咱们给他抹掉一半。至于那些步卒,就都别想回去了。你们觉得怎样?”

  “将军,末将遵命!”

  王坚先是一惊,随即抱拳行礼,大声回道。

  “谨遵将军军令!”

  周围所有宋军将领一起抱拳,人人慷慨激昂。

  王坚暗暗佩服。都曹友闻胆大心细,处变不惊。今日一看,果然有大将之风。

  陛下慧眼如炬,在看人识人这上面,从不会让人失望。

  城头上一众宋军将士的紧张情绪,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许多人想起了皇帝校长的那句名言: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蒙军中军大纛之下,速不台一身铁甲,坐在战马上,手搭凉棚,向着沔州城头上观看。

  在速不台的身旁,蒙古大军中的千夫长、百夫长们人人顶盔披甲,驻马观望。

  城头上旌旗飞舞,宋军手持刀枪,抬头挺胸,岩石一般一动不动,军容肃穆,让人望而生畏。

  速不台看了片刻,心头一沉,脱口而出。

  “不是都南人懦弱吗?怎么这些宋军,比唐兀惕人和金人都要精锐许多?”

  宋军训练有素,军容肃穆,一看就不是乌合之众。

  懦弱的宋人,也有如此赳赳武夫?

  这可不是个好的兆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