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秦时:一人之下>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运的脖颈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运的脖颈儿(1 / 1)


  田光做下如此大事,山东六国很多势力都颇为关注田光的行踪。

  不少势力还跟农家一样派出了人手去秦国边境接应田光。

  然而田光风光的消息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传出了田光被罗网截杀,悬尸示众半个月的噩耗。

  咸阳城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就算各方衙门基本上影密卫和罗网也不能完全阻碍消息的流通。

  山东六国,诸子百家等势力在咸阳都有自身的信息获取渠道。

  这些信息获取渠道想要得知秦国的机密消息很难,但要确认不保密的消息就很容易了。

  田光的尸体就在城门口光明正大的吊着,根本就做不了假。

  若是秦国弄出个假田光,等到真的田光现身,那秦国可就成为笑柄了。

  山东六国上得了台面的各方势力率先得到消息,而后消息迅速向下传播。

  噩耗就如同一头冰水当头浇下,直接给不少人浇了一个透心凉,特别是那些想要效彷田光所作所为的游侠。

  成名固然好,但如果极容易搭上自己的性命,恐怕就得好生思虑一番了。

  当然田光的下场不至于杜绝所有人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

  毕竟有的人是真的要名不要名,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崇尚舍生取义,或者是单纯的头铁。

  对于不怕死的人,什么样的震慑手段,作用都有限。

  田光对于站在秦国对立面的势力和人来说是英雄,是义士。

  如此义士,如此英雄,怎能被悬尸城门,不能入土为安呢?

  应当厚葬立碑,以供后来人敬仰!

  因此有不少人想要偷取悬挂在城门上的尸首,并且付诸了行动。

  农家隐藏在咸阳的人手自然参与了行动,还有不少敬仰田光所作所为的人。

  可惜来多少人,在咸阳这个秦国大本营就是送死的。

  城门口明面上秦国军卒看守,城门楼子暗中有罗网卫隐藏,更有玄翦坐镇。

  就算这镇守力量还不够,支援随时都可以快速赶到。

  秦国朝廷既然说要悬尸半个月,那就必须半个月。

  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不干,做不到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当然田光的尸体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如果不处理,暴晒半个月,那么城门口还能过人吗?

  特殊处理过的尸体会在风吹日晒下慢慢变成干尸,与寻常尸体的变化不同。

  尝试了许多次都是失败后,就没有人敢去抢夺田光尸体了。

  看不见希望,白白送死的事情没有人会去做……

  想要拿回田光的尸体,只能采取偷盗抢夺这种阴私手段,正大光明去要,去交涉,去交换都是不行的。

  毕竟田光打了秦国的脸,如果有敢于尝试的人,秦国肯定是不吝教他做人!

  面子这个东西,对于人,对于国家而言都是一样。

  有时候不值一提,有时候又重逾泰山!

  标准就在于利益是否足够,利益若是足够,面子自然不值一提了。

  田光是农家的侠魁,农家得知消息后自然对于田光的行踪非常关注。

  因此大泽山地区虽然距离秦国咸阳颇为遥远,但得到田光下场的消息并不慢。

  等来等去结果等来了一个噩耗,实在是让众人有些措手不及,惶恐难安。

  再加上上一次罗网对农家出手的回忆,农家高层对于罗网不由得深深的忌惮,甚至可以说有些害怕。

  当然,作为内鬼的人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为了应对罗网的威胁,农家六堂堂主,六堂总管汇聚起来商谈应对之策。

  面对强大的外部势力威胁,有些势力会彻底摆烂,依旧内斗不休,最后一起灭亡。

  有些势力会团结一致,一致对外。

  朱家是一个明大局,识大体的人,在这关键时刻顺着农家田氏势力,没有内斗的意思。

  陈胜跟朱家虽然不一样,但对于农家忠心耿耿,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搞内斗。

  朱仲明面上实在支持朱家的。

  司徒万里是左右逢源,跟陈胜不掺和农家内斗有异曲同工之妙,维持着农家内部的势力平衡。

  由此可见农家势力分为三派,田氏,外姓,中立派系,每个派系各有两个堂口。

  司徒万里,朱仲通过田蜜已经接收到了罗网的指令,没有搞事的意思。

  朱家,朱仲又如此配合,田勐,田虎自然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主动挑起内斗。

  因此,农家在强大的外部势力威胁下形成了团结一致的局面,共同对外。

  然而罗网并没有在农家最为敏感的时候选择动手,一直按兵不动,仿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一般。

  农家一直提心吊胆了好久,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如此情况,反倒是让农家上下寝食难安,生怕罗网冷不丁来那么一下或者酝酿着什么大阴谋。

  就像是头上悬挂着一把将落未落的利剑,时间一长农家都希望罗网主动跳出来了。

  成蟜耐心一直是不错的,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这个时候动手,可做不到以最小的代价搏得最大战果!

  楚系外戚势力一直在施加压力。

  因为之前说好了要铲除田光在农家的亲信,但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甚至还请动了清夫人和华阳太后,但成蟜依旧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计划一步步来。

  对于楚系外戚势力,成蟜根本懒得跟他们多说,直接反问一句“你在教我做事”就堵得他们哑口无言……

  外戚?

  关系再近的外戚也不能跟成蟜比,成蟜才正儿八经的姓赢。

  对于成蟜的嚣张跋扈,楚系外戚还真没有什么多有效的应对办法。

  清夫人,华阳太后也奈何不了成蟜。

  面对这两人,成蟜就不好再反问“你在教我做事”这句话,太生硬了。

  毕竟一个是半个嫂子,另外一个是嫡祖母,怎么样也是要给予尊重的。

  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方法,成蟜好歹也是半个官场中人,敷衍塞责这种基本功还是熘熟儿的。

  其实也不是纯粹的敷衍塞责,成蟜真的是在下一盘大棋。

  只不过是他单独在下,嬴政只是知道,没有一起下而已。

  在实现诺言的前提下,为了大局多花一些时间怎么了?

  清夫人在成蟜搬出嬴政时就明智的转移话题了。

  而且清夫人催促的决心并不强烈,扶苏已经失去了一个依仗,可不能得罪了成蟜,再失去另外一个。

  华阳太后其实也有所顾忌,不敢把嬴政和成蟜得罪狠了。

  她自己是当然不怕的,没有人能够奈何了她,但得为清夫人,扶苏以及自己亲戚考虑。

  年纪已经大了,等到哪一天走了,代价就要让后辈来还。

  因此,晚一些就晚一些吧,也不是不能接受。

  楚系外戚最高领导人都妥协了,其他人又能怎么办?

  只能偃旗息鼓,静待成蟜交出答卷了。

  成蟜可不管农家的提心吊打,焦头烂额,按照预订步骤走,反正他过得很开心。

  平时处理完不多的政务,要么就带着自己女人们一起游玩,要么进宫陪陪长辈,教导一下扶苏。

  偶尔不想动的时候就看看感兴趣的书,晒晒太阳什么的。

  一直到估计农家快要绷不住时,成蟜才下了命令,派人将田光随身携带的神农令送去农家。

  ……

  大泽山地区外围,农家弟子正在蜿蜒的山道上巡逻,忽然一道羽箭破空而出射在山道旁的树干上。

  羽箭入木三分,尾部还在颤巍巍的震颤着,在羽箭尾部挂着神农令,杆部绑着一封信。

  突如起来的异常吓了巡逻的农家弟子一跳,立即警戒起来。

  等看见羽箭上的神农令,农家小头目大吃一惊,意识到事关重大,立即拔下羽箭,亲自向上呈递。

  这片区域是司徒万里统率的四岳堂势力范围,神农令和信自然到了司徒万里手中。

  司徒万里已经知道密信内的内容,因此没有开封,直接以神农令出现为由,派人去通知农家其他高层。

  得知神农令出现,其他五堂的总管,堂主立即赶了过来,众人汇聚在四岳堂议事大堂之中。

  由于这里是司徒万里的堂口,座位排序跟在烈山堂就有所区别了。

  身为主人的司徒万里坐在首身位,其他人按序下移。

  位于中央的主位自然是没有人有资格坐的,只有侠魁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

  代表侠魁,能够号令六堂的神农令就放在主位前的桌桉之上。

  在场十二人,自然不可能一人看了再给一人,太没有效率了。

  吴旷主动站出来为众人念出来,其他人也没有意见。

  随着信中内容的展现,众人的脸色顿时变幻起来……

  有的面色愤怒,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紧皱眉头,有的眼神闪烁,有的目露惊惧,不一而足。

  信的内容并不复杂,大概田光表示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农家并不知情。

  因此秦国并不打算大肆株连农家,只打算处置田光在农家的亲信。

  之所以将神农令送回农家,就是让农家选出新一任的侠魁,然后代表农家交出田光在农家的亲信。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这件事就算了了。

  如果不好明面上交出田光的亲信,可以私底下联系罗网,罗网会派人亲自取掉田光亲信的性命。

  但必须是以农家侠魁的名义给出的名单罗网才会采纳,其他身份给出的名单无效。

  如果不愿意交出农家的亲信或者不愿意给出名单,罗网将会倾巢而动跟农家死磕,直到一方灭亡为止。

  哪怕罗网被消灭,农家侥幸保存,秦国也会卷土重来,一直打击,直到彻底灭亡农家。

  信念完,农家高层心中各有心思,都没有第一时开口,气氛沉闷而压抑。

  这封信中的内容可谓是相当阴险。

  只要农家不想跟罗网,跟秦国死磕,那就必须要交出田光的亲信。

  跟罗网做对,上一次的战斗已经让农家损失不轻了。

  农家普通弟子,精锐弟子死亡不少,五星,六星珠草的高手也死亡了一些。

  田勐受了不轻的伤,侠魁田光差点被暗杀成功。

  跟背后有秦国做后盾的罗网死磕,胜算着实不大,农家又不是不知道罗网的高手还有不少没有出动呢。

  退一万步说,农家就算胜了,也绝对是惨胜,损失不可估量。

  在座的十二位农家高层,恐怕能够活下去的没有多少……

  最可怕的还是罗网背后的秦国!

  山东六国都被秦国吊打,区区一个诸子百家有资格跟七国最强的秦国死磕到底吗?

  站在秦国兵锋是触及不到大泽山地区,但未来呢?

  而且就算目前秦国兵锋到达不了,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给予农家打击。

  比如给齐,楚,魏三国施压。

  齐国跟秦国交好,不好威胁,免得影响远交近攻的国策,可以采取比较柔和的施压方式。

  楚,魏两国就不同了,不给面子就出兵盯着一个勐锤,反正秦国已经养精蓄锐多年。

  是死道友还是死贫道自己看着办。

  当然这种方式代价比较大,还可以用代价比较小的,比如全天下悬赏。

  杀死多少农家弟子可以获得钱财奖赏,累计达到一定数量可以获得田土,爵位等等。

  天底下心动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就凭一个农家想要跟秦国斗,绝对是毫无胜算的。

  秦国失败得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都无所谓,体量差距摆在那里。

  农家只要失败一次,就彻底完蛋了。

  如果同意,农家首先就是要选择一个能够农家的新侠魁,同时也是对秦国表达顺服,臣服的态度。

  前者相当的关键,农家侠魁是可以交出田光亲信或者是交出相关名单的。

  这用来清除异己实在是太好用了!

  外部势力帮你清除,而且借口还光明正大,为了农家的存续嘛。

  这谁敢让别人当上侠魁啊?

  田勐,田虎敢让朱家当上侠魁吗?

  朱家敢让田勐,田虎两兄弟的任何一个当上侠魁吗?

  中立派系的陈胜,司徒万里就更不行了。

  自身的实力,资历,堂口的势力哪能服众?

  最关键是谁敢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其他人决定?

  不怕自己被叫出去或者被写上名单,面对无休止的追杀?

  而且面对的不仅仅是罗网的追杀,还有本家农家的追杀。

  如今秦国悬在头顶的利剑落下来了,想要走哪条路自己选吧。

  如果田光还在,田光还能压得住众人。

  哪怕其他人有所不满,也不敢扎刺,否则很可能被用来坚定决心,直接处置了。

  但如今农家并没有侠魁,没有一人可以镇压整个农家,大家心思各异,意见一致何其艰难?

  就算如今司徒万里,朱仲不是罗网的人,还是自由身,他们愿意为田光行为买单吗?

  田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动漫中就是罗网的人。

  可以预见,农家内部分裂是必然的!

  见久未有人说话,身为地主的司徒万里只能开口了。

  司徒万里环顾四周,一脸凝重道:“各位,如今农家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有什么建议大家不要藏着掖着。”

  “正是坦诚相对,精诚合作之时,如此方可有一线生机度过难关。”

  嘿,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哪些是人,哪些是鬼……

  是鬼的都要清除掉!

  田虎性子比较暴躁,第一时间就要发表意见,但却被田勐用眼神制止了。

  见此耐性比起田虎半斤八两的陈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想说的话不多。”

  “我只想说农家从不惧任何威胁,更不可能交出自己的兄弟。”

  “怕什么?”

  “死战而已!”

  很显然,陈胜的意见是刚到底。

  “诸位,在下也认可大哥意见。”

  “罗网虽强,农家也不是弱者。”

  “秦国虽强,但列国皆在,秦国还不能一手遮天!”

  “实在不行,我们农家可以去投靠赵国。”

  “其他国家都有被出卖的可能,而秦赵世仇,且仇深似海,赵国肯定非常乐意接纳农家。”

  “楚国也是一个选择,但比起赵国可靠性还是差了一些。”

  吴旷起身抱拳一礼,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好兄弟说得对,你这脑子就是好使。”陈胜笑容满面,大声赞叹道。

  朱家闻言也是眼神一亮,赞许的看向吴旷。

  很显然,朱家,吴旷,陈胜都不知道赵国相国,外号战神的郭开是什么样的人……

  司徒万里和朱仲不动声色的瞥了吴旷一眼,心道这个人在必杀名单上得排在前面。

  田虎也觉得吴旷说得挺有道理的,但看见自己大哥没有表态,也就没有出言符合。

  “吴总管说得有理,我们还有退路,没有必要按照秦国给的窄路走。”

  朱家随即出言支持,然而看向了朱仲和司徒万里。

  朱仲是朱家的义子,司徒万里跟朱家交情也算不错。

  只是动漫中司徒万里都跟朱家是表面兄弟,更别说现在了。

  朱仲和司徒万里不约而同的看向田勐,都装作没有看到。

  两人的态度顿时让朱家心里咯噔一声,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感受到两人的目光,再看了一眼自己弟弟田虎,田勐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自己弟弟自己了解,跟自己感情深厚,而且弟弟虽然不傻,但也挺好忽悠,不会被自己唱反调。

  朱仲和司徒万里没有表态,反而看向自己,肯定也是跟他一样有不同的意见。

  这就是四位堂主了,对方顶多就是两位堂主,两位总管。

  他能掌控烈山堂的总管,自己弟弟也能掌控蚩尤堂的总管。

  不出意外,司徒万里和朱仲也能掌控四岳堂和共工堂的总管。

  既然如此,有什么好忌讳的?

  他们的意见才是大势!

  到时候把司徒万里和朱仲拉拢过来当上侠魁,趁机除掉朱家,陈胜,吴旷等碍眼的人。

  农家就是他的天下了!

  手握农家,不管投靠哪国,荣华富贵都唾手可得!

  “我来说两句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