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年代文:从拒绝当冤种开始> 第九十一章:再到熊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再到熊寨(1 / 1)


  虽然在家人眼中,熊巧安静乖巧听话,长得好看,做的一手好菜,家务活干的也很有条理。

  但是,就不下地干活这一个缺点便足以将所有的优点掩盖。

  他们可不会像家人一样包容熊巧。

  多个人就多一份花销。

  这年头,就算是小孩子也不能吃白食。

  在能够干活的时候,三四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家务活了,再大些就打猪草换公分。

  一个成年女子再怎么也比小孩吃的多,却只做些家务活,那怎么行?

  其他村子是如此,他们熊寨更是如此。

  女人都是当男人使的,又怎么会怜惜她的妹妹?

  之前李明军离去后,爹娘还吵了几句。

  爹说不该那么着急,就是是养女儿一辈子也愿意。

  娘说他们早晚要死,总不能他们死了后还让岳儿敏儿灵儿养他们的妹妹姐姐吧?

  那是他们父母的责任,不是其他儿女的。

  一连几天,李明军都没有来。

  这让家里认为他可能只是一时冲动,被熊巧的美丽惊艳后下的冲动决定,回家后和家里说了,家里不同意娶这样一个残疾还不下地的女孩子。

  这种事情在他们家也算正常。

  以前,她娘着急妹妹的以后,不断的张罗村里的后生相亲。

  他们在看见妹妹的样貌后便想要娶她,虽然不下地干活,但是这么一个美人养在家里,自己干活也卖力觉得不累。

  但回家一说却立刻引来了家里人的反对,然后赶紧给他张罗媳妇,生怕他一时想不开

  将他和新媳妇关在屋里几天,培养出了感情,才放出来。

  李明军的事情。

  家里因此陷入了静默之中。

  娘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觉得这可能伤到了女儿的自尊心,但一个当娘的怎么好给女儿道歉?

  所以只是不断的问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冷不冷,热不热

  尴尬而笨拙的想要在别的方面给自己台阶下,表达歉意。

  爹沉默的干活,想说两句,但媳妇心里已经很难过了,正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而且毕竟是好意。

  妹妹依旧和往常一样的生活,毕竟她早就习惯这种情况了。

  无所谓高兴或者难过,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看些书。

  她和她丈夫倒是依旧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公公婆婆很开明,家里几个儿女虽然住在一起,但结婚后都分了家,平时一户出些粮食到他们手里。

  每户的女人轮流做饭,虽然偶尔有些摩擦。

  比如这个喜欢吃辣的做的辣了些,喜欢甜的放了甜菜丝

  但是,比起村里其他打生打死,甚至反目成仇的妯娌已经算很不错了,遇到事情也会搭把手。

  她看了眼外面正在和母亲说话的李明军,不由得崇拜丈夫有先见之明。

  以前家里给妹妹安排了相亲,他们在睡觉前聊天也会说道,但丈夫也只是当普通的聊天来看,聊几句就睡着了。

  这次说起李明军,他却破天荒的让她带他去看看李明军长什么样。

  哗啦

  熊巧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一边的水缸舀出一瓢水。

  仿佛不经意的看了眼窗外。

  正巧,李明军也往这边看来,看到熊巧,沉溺的笑了笑。

  熊巧仿佛没有看到,依旧有条不紊的做着厨房内的活,将瓢里的水倒在锅里。

  只是,她那微红的耳尖证明她的心并不像她所表现的那样平静。

  以外,那些相亲的人也只是像看一件精美的看她。

  这是第一次有除家人以外的人对她展现宠溺的笑容。

  还是个男性。

  以后可能和她过一辈子的男人。

  他来真的?

  真的要娶她?

  他家里人同意吗?

  熊巧平静的心突然乱了。

  “巧儿?巧儿?够了,水够了。”突然,身边传来姐姐熊敏的声音。

  突然惊醒,才发现,锅里的水都快满出来了,干饭变成了稀饭。

  这种低级的意外,在她独立掌握厨房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她,这是怎么了?

  摸了摸自己的脸,已经滚烫的吓人。

  看向姐姐,她正在处理锅里多出来的水,倒是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

  所幸,她不是那种会红脸的体质,不然的话,姐姐再忙再急恐怕也会发现,到那时恐怕又是一阵调笑。

  她这个二姐从小就喜欢逗她,无论是逗哭还是逗笑

  这两年嫁了人方才稳重了一些。

  这才让她松了口气。

  说起来,她的淡定从容佛系有很大一部分是姐姐训练出来的。

  一边帮着姐姐干活,一边侧耳听着外面李明军他们的讲话。

  “叔,婶,我回家和奶奶说了我和熊巧的事,我奶奶她没有意见,只要我们两个过得好就行了。”李明军将奶奶的话美化了几分说了出来。

  毕竟,哪有人在媳妇还没过门就开始催生孩子的。

  奶奶在原身的记忆里,《幸福合家欢》的电视剧中,还是他自己所接触的行事方法来看。

  奶奶是和蔼的老人,她不应该会是那种孙媳妇还没过门就要曾孙的人。

  面对奶奶前后的变化,李明军心中有所猜测。

  也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变了怎么会不知道。

  一点点小的习惯都可以看出来变化。

  或许,他很早之前就引起了怀疑,但是最后让奶奶真正意识到孙子的变化还是在他家具厂的工作后。

  赵伟民送来的应该不止是工作单,还有他那张伪造的父亲的信。

  前世,他见过字画界的一些大佬,能够看出字里行间人的性格,为人处世等等。

  两幅在外人看来一模一样的字,让两幅字的主人上来说几句话,他们便可以断定那副字是谁的,极少出错。

  而那样的人,在后世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无一不是文艺界的泰斗级人物。

  这样的人物,虽然这个年代或许比后世多,但怎么也不会存在于一个小小的村子里。

  他也没有想到这一茬。

  说到底,还是他不够小心。

  急于摆脱土里找食的生活,仿造了父亲的信,让奶奶确定了这件事情。

  不然的话,他的一些异于原主的变化,在奶奶的心里也会自己给自己找理由,骗过自己,自己的孙儿还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