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年代文:从拒绝当冤种开始> 第三十五章:李海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李海峰(1 / 1)


  他也正好回去看看,避免夜长梦多。

  要是一切顺利,成为工人的话,熊巧的父母爷更放心把女儿交给他。

  厨房内。

  熊弼用葫芦瓢在水缸内舀了一大瓢冰凉的水,咕咚咕咚的喝完。

  用手擦了下嘴后,走到正在洗碗的女儿身边。

  “巧儿,昨晚你妈和我在饭桌上也问了李明军那么多,我想问一下你的意见,要是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相比较冉秀桂,熊弼更加在乎女儿的感受。

  冉秀桂是那种,我觉得这是为了你好,所以我就要在这些事情上帮你。

  熊弼则是,这个事情对你有好处,但是我要先问你想不想要这个事情。

  从不把自己认为的好处的强加给儿女。

  这一点是后世很多父母比不上的。

  很多父母只会觉得,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要是不接受或者抵抗,那就是不识好歹,不孝。

  “我听爸妈的。”面对父亲的问询,熊巧也只是平淡的说道。

  仿佛说的不是她的婚事,没有一点害羞。

  反正,这件事情也不会成功

  “唉好。”

  女儿这自卑的性子,让熊弼不知道该怎么说。

  总是担心以后嫁人会受到欺负。

  这逆来顺受的性格

  本来家里想的是让女儿就嫁同村的,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可是,村里就他家条件最好,可也是需要下地辛苦工作,至今连个青砖房都建不起。

  村里其他人家也大多都是泥巴石头房子罢了。

  他女儿,自己自然是觉得千好万好的,可惜不适合这里。

  熊寨的女人都不能算是女人,平时都是当成半个男人在用。

  女儿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就算长的漂亮,他们也不乐意要。

  毕竟,这年头,漂亮没啥用,膀大腰圆会干活才是这年代最吃香的女人类型。

  又向着熊巧交代两句。

  比如李明军要做什么就踢他下阴,管好门之类的话。

  完了后,这才走出门,牵着牛下山去了。

  洗完碗,熊巧走出厨房,看了眼对面的杂物间。

  她知道,那里面住着李明军。

  婚姻吗?

  虽然心里已经认为这件事不可能,但熊巧心中依旧起了涟漪。

  毕竟,李明军和以往的哪些人都不一样,没有施舍的语气,没有看不起,没有嫌弃,甚至还让她教他拉风箱

  唉

  算了,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用,去看书吧。

  刘姥姥进大观园。

  于是,便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坐在窗后,拿起那本已经看过很多次,已经卷边的红楼。

  再次醒了。

  约莫是上午的十一二点。

  依旧是熊家的那个房间。

  虽然陌生,但已经给他带来少许熟悉感。

  看了看右手,依旧和上午一样。

  或许是神经肌肉正在恢复,所以感觉比上午还要疼一些。

  带着酥麻,还有些痒。

  算了,别一个人呆着了,再呆着,自己恐怕会无聊的扣伤口玩

  走出门,日头正烈。

  一股热浪席卷而来,空气中充斥着热气和蝉鸣。

  见熊巧还在看书。

  这或许以后就是他的妻了。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李明军走过去。

  熊巧还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研读。

  “这里其实已经将荣府的衰败讲了出来。”李明军突然搭话。

  “?”熊巧抬起头,秀气的眉毛微皱,似乎是无声的反抗这种打扰别人看书的坏行为。

  见熊巧这样,李明军有些尴尬。

  毕竟打扰别人安静看书的行为确实不道德。

  但是那本前辈的书中说过,除了要在内向自卑者擅长的领域指教,还要在他喜欢的领域表现出一些强于他的地方。

  这样才能讨论的有来有回,多些羁绊。

  “为什么这么说?”熊巧终究有些好奇的问道。

  她没有读过书,能看懂红楼的字还是她弟弟教她的。

  可毕竟里面太多的历史典故,隐晦的比喻这些。

  她这些是看不懂的。

  弟弟学业吃紧,自己也不好一直打扰。

  “这荣府啊,全靠老太君一人撑着,前面都写过府里的一些主子过的艰难

  可每次有客或者什么节日,老太君都会大办

  府中没钱,老太君便只能拿自己的私房来填

  大房和二房不和,全靠老太君撑着

  要是老太君一死,这个荣府就衰败了

  毕竟大房可是国公,二房不过是个五品官而已,怎么撑的起平时的骄奢无度。”李明军侃侃而谈,他虽然没有看过红楼,却听过红楼的评书,看过红楼相关的讲解。

  毕竟,在后世,红学可是大行其道,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文学。

  虽然那些红学大师在讲解时总会夹带私货,可红学大师那么多,总结总结总能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也是”熊巧仔细思考书前面的内容。

  李明军短短的几句话便让她把之前没看懂的机锋矛盾理清。

  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你也看红楼?”好奇的问。

  毕竟,红楼这书实在难找,这还是她弟弟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

  红楼儿女情长的,应当也不适合男人看。

  他听他弟讲过武侠,三国这些。

  她认为,那些打打杀杀的或许更和这些男孩的胃口。

  “是的,我喜欢里面的人心。”李明军说道。

  红楼最大的魅力便在于此。

  书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机遇,结果,都引人入迷。

  “你喜欢书中的什么人物?”熊巧问。

  “薛宝钗,相较于暗自等待,黯然神伤,自怜自艾的林黛玉,我更喜欢敢抢敢争的薛宝钗。”李明军如实回答。

  他也确实不喜欢林黛玉。

  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啊,可她偏不,就这么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让了出去,之后黯然神伤。

  他是看不惯这样的人的。

  熊巧某种意义上和林黛玉差不多,但是她却不是自怜自艾的人。

  只是内向自卑。

  他看的出来。

  自怜自艾和内向所散发的气场是不一样的。

  前者,一靠近就觉得压抑难受,会让人感受到她的不开心难过,会引的人本来欢快的心情消沉。

  后者,会让人忽视她的存在,一般一群人在一起,她不搭话,别人都不会注意到他。

  熊巧又看了眼李明军,没有搭话,低头继续看起了书。

  她察觉到李明军是想接近她。

  但她并不想这样。

  反正也是无疾而终,现在交流多了,心里头多了印记,最后也是空落落的,何必呢

  李明军欣赏了一会美色,便抬步出了熊家的院门。

  跨出院门,是一块用碎石泥土打成的地坝,大概十米见方。

  左右不远处都有房屋,几只土狗拉帮结派的在路上走着。

  院坝最前方,似乎是悬崖。

  走到边缘,才发现,这是个坡,下面种了些小菜。

  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山下随山坳的村民们正在高粱地里幸苦劳作。

  叮叮当叮叮当

  这时,右下方传来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扭头看去。

  是一群小孩和老人,他们拿着工具在击打山间的石头。

  他们在修路,在满是石头的山上修路!

  动作很慢,但这种行为显然已经做了很久。

  道路两旁都是碎石。

  路从熊寨修出,从上而下,已经“之”的修了几百米远。

  这时,李明军才发现,这里的家家户户,不管是穷还是富,门前都有一块地坝。

  坝与坝之间也有一块土路,将整个村子和那条山路连接。

  能活下去,便故土难离。

  人离乡贱。

  除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大多的地方都被别的村子占了。

  换个地方,也不一定比这里更好

  熊寨的人便是如此,能活下去,便不会搬村,而是选择修一条路下去

  只是,为什么修路的全是老人和小孩?

  李明军疑惑,但看着高粱地里男女都汗流浃背的样子便明白过来。

  这年代,有劳力的话,还是要紧先安排在粮食上面,民以食为天,有了吃的才能做其他事情。

  显然,在农忙时,修路的活一般都是村里的老人小孩去做,虽然慢,但好歹有进度,也可以将劳动力解放出来,让壮年男女门去种粮食。

  农闲时,就是那些壮年来修了。

  毕竟,就李明军看的这一会,这十几个老少也慢悠悠的样子,实在没有修出个什么样子。

  这几百米的路,按他们的速度,恐怕得修个十几年

  李家村。

  熊弼赶着牛车,到了一层的郭叔家。

  这李家村一层,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住的。

  要知道,就算是村委会,也只能在第二层。

  住在第一层的,一般是李家村辈分很高的族老,如郭叔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第一种。

  虽说上面不允许有什么宗族,宗族也被取缔。

  可李家村毕竟百分之八十都姓李,祖上都沾亲带故,有血缘联系,怎么可能完全取缔得了。

  虽说宗祠被砸了,但现在要有什么大事还是得在祖姥爷家里开会后才能推行。

  只是,现在小一辈,如李海越他们那一辈人,便不会把宗族当一回事。

  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过宗族的打击,也没有受到过宗族的恩惠。

  不受其伤也不得其恩。

  自然也不理解大人们对宗族的敬畏和推崇。

  第二种,没什么好说的,对家国有恩。

  让他们过的好一点,出村早走点路,歇凉少走点路,这样也是可以的。

  第三种,就只是单纯的心疼牛而已。

  毕竟前些年。

  村里的牛棚本来在第五拐,一天牛出门的时候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死了。

  虽说是让他们吃上了牛肉,可村民也消瘦了不少。

  毕竟在上面的牛下来之前,田里的地就只能是人来耕了。

  “郭叔。”熊弼提着一坛从镇上打的酒,一小包猪耳进了郭叔的屋。

  他认识郭叔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天寒地冻,牛车翻下了田,郭叔被牛车压住,还是他发现救了他。

  在得知了郭叔几个儿子的事迹后,熊弼大为感动,十分敬佩。

  自己便当了他的半个儿子,时常过来帮他砍些柴挑些水。

  上面慰问了郭叔后,砍柴跳水的活被村里包了,他当上了熊寨的村长,忙了起来,便很少来这边了。

  “小熊子,你咋来了?”

  郭叔盘坐在自己的土炕上,床上的桌子上放着一瓶白酒和一袋花生,正眯着眼,摇头晃脑的听着收音机里面的京剧。

  “郭叔,我这不来看看你吗?”熊弼提了提手里的东西,坐到床上,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打开。

  “陈金贵家的烧酒,张富贵家的卤猪耳朵。”

  郭叔闻了闻,夹起一片猪耳,细嚼慢咽,又倒了一杯酒,一脸满足。

  这年头虽然不允许买卖,可是这里穷乡僻壤的,外面再乱,这里的影响也不大。

  约定俗成。

  镇上有些人家会私底下卖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做去县里举报。

  他们也时常会拿些自家的菜米去镇上卖。

  小货郎,鸡毛换糖这些也常在村镇之间行走。

  当然,到了县这一级,可就不敢再这样了。

  县这一级管事的太多了,不干人事的也多,有的甚至会没事抓人,来讹诈或者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镇这一级,大多是十里八乡的,大多认识,可不会伤了和气。

  “少来,熊大队长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什么事?”郭叔睁开眼,问道。

  “嘿,我就知道瞒不过郭叔,我这不来求点治枪伤的药么。”熊弼剥了两颗花生,嘿嘿一笑。

  “枪伤,你村里有人受伤了?”郭叔问道。

  这并不稀奇,这年头,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枪,打猎打鸟什么的误伤也很正常。

  就像他,家里就有七八杆枪,有他儿子留下的,有上面给他的,有当年逃难时防身的

  “没有,是你们村的人。”熊弼说。

  “我们村的人?咋你来要药?”郭叔疑惑道。

  “你们村有个叫李明军的吧?”熊弼喝了口小酒。

  “什么!李明军!李明军中枪了?!”一听李明军的名字,郭叔立马紧张起来。

  “郭叔,你这反应李明军不会是你孙子吧?”熊弼笑道。

  “瞎说什么!”郭叔被吓了一跳,转而问道,“李明军到底怎么了?是他中枪了?有什么问题没有?谁打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