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调戏大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消息传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消息传开(1 / 1)


  从宁家庄园把手夹在屁股里面滚出去,这么丢人的事,自然没人有脸到处说。那些来过宁家庄园的通判府家丁,所有人的默契的选择了闭嘴。这里面,也包括侯都头自己。以至于,这些平日里嚣张惯了的府衙的捕役,根本不知道宁家庄园上的可怕。但侯都头可是清楚的。那些宁家庄园上的庄丁,分明就是一个个骁勇的悍卒。环顾四周,没看到有人杀出来,侯都头总算是松了口气。“宁公子!”侯都头恭敬的抬手抱拳,语气谦卑道。“在下奉杭州府衙之令,请宁公子协同办案,还请宁公子不要为难我等。”明明是来抓人的,却说协同办案。可以嘛,自己把路走宽了。“好说!”宁晏咧嘴。说完,还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就这么简单!侯都头愕然的看着宁晏,一时之间,脑子竟然转不过弯。宁晏反倒是自己走上前来,看向侯都头。“前面带路吧。”这哪像是被缉拿的犯人呀。连同侯都头在内,一帮府衙的捕役,顿时感觉成了宁晏的跟班。这些捕役哪里受过这种气,当即就有人忍不住了,直接跳出来。“老子在衙门当了这么多年差,还是头一次见到你这么狂的,这就让你知道知道厉害。”说完,就准备冲着宁晏动手。一旁的侯都头脸都白了。你他么自己找死就算了,别拉上我。刷的一声,侯都头拔出刀,指着那几个捕役。“再说一次,都特么给我闭嘴,不然,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几个捕役顿时傻了。出门办案,现在自己人却拿着刀子对着自己。这算怎么回事。捕役们心里虽然不服,可是眼看着侯都头都拔刀子了,也只能干瞪眼。镇住了那几个捕役,侯都头赶紧看了一眼宁晏的脸色。“宁公子恕罪,这些不长眼的东西,别和他们一般计较。”到底是谁不长眼!捕役们都愣住了,像看疯子一样看侯都头。“放心。”宁晏点点头。这倒霉孩子呀,看来是上午的情况,把人给吓得不轻。以后自家这三百小舅子,看来是不能轻易放出去,不然的话,把人吓出个好歹就坏事了。“走吧!”带着府衙的捕役们出了庄园。很快,宁晏被府衙带走的消息,就传开了。余杭县衙,知县朱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喝着班房里下午准备的清茶。差点没一口茶水喷出来。“杭州府衙下的缉拿文书,应该是真的,否则以宁晏的性子,绝不会束手就擒。”周鸣小心的推断。“县尊,眼下如何是好。”朱知县眉眼低沉,下意识的挠挠头,一副脑瓜疼的难受模样。“备轿!我要去一趟府衙。”于此同时,玉香楼,玉卿娘子的闺房内。“宁郎被府衙的人拿走了?这事是真的!”玉卿愕然的看着跟自己告知消息的小欢儿,她一脸震惊。“千真万确!”小欢儿用力的点点头。“有人说,亲眼看见宁晏在官道上,与杭州通判府的家丁护院起了争执。这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连杭州通判这样的人物也敢得罪。”“娘子,我们不会受牵连吧。”玉卿脸色一僵。不等她说话,忽然想到什么的小欢儿,忽然一声怪叫。“坏了!”“前些日子,娘子让我们大肆宣扬,娘子跟那宁晏之间的情意,弄得人尽皆知,这下可怎么办!”“小欢儿……”沉默了好一会儿的玉卿忽然说话。“娘子!我明白,白妈妈已经帮咱们去跟人撇清那姓宁的跟咱们的关系了,咱们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地位,可不能被他连累。日后他跟咱们,没有半点关系!”小欢儿神色利落说道。“去准备马车。”玉卿咬牙。“娘子要去哪?”“府衙。”玉卿说道。小欢儿的神色,一下就亮了起来。“我怎么没想到!娘子真是聪明,娘子曾在州府献艺,博得诸位相公的夸赞,现在抓住机会,赶紧澄清,定能置身事外。”“谁说我要置身事外了。”玉卿的语气淡淡的道。“宁郎为小人陷害,我既与他情深义重,又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弃他而去。”小欢儿:“……”一脸愕然的看向玉卿,小欢儿脸色都拧住了。“可是……”小欢儿欲言又止。“没有可是,准备马车。”一边吩咐小欢儿,玉卿一边手指紧紧的握住绣帕。宁晏呀宁晏!老娘这次可是豁出去了,你可要挺住,要是被你连累的完蛋了,下半辈子老娘饶不了你。与这一幕相似的,还有余杭县学。王博和李群两人一起站在众多县学师长们面前,被他们团团的围住。身为余杭县学的两大学渣,这是他们距离余杭县学的大佬们最近的一次。“诸位师长,宁晏与我等有同窗之谊,如今他蒙受不白之冤,屈身入狱,我等自当奋力搭救。学生已经决定,只身前往府衙,就算是拼了这一身功名,也要在公堂上,与府尊辨明是非黑白,还知行兄一个公道。”两人粗着脖子,侃侃而谈,甚至激动的浑身颤抖。这可是他们在余杭县学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往常一个个对他们爱答不理的师长,现在却是一脸郑重的看向他们。“好!你二人虽然学问不堪,品行也是一般,但不愧是我余杭县学子弟,为同窗奋不顾身,这等气节,正是我辈所求。”教谕张淳挺身而出说道。要是没有前面的铺垫,相信效果会更好。饶是如此,也把两人激动的差点哆嗦起来。要是宁晏这次平安无事,就冲被教谕夸赞,也绝对要请他一次玉香楼。“你等学子都能如此,我们这些做师长的,又岂能置身事外。”张淳转身,对老斋长道。“我张淳既然身为余杭县学教谕,学生蒙难,我又岂能置身事外。我决定亲赴杭州府衙,朗朗乾坤,就不信有人敢肆意妄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