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天魔大化> 第108章 东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东出(1 / 1)


  秦历五年二月,秦国东出,直接沿着黄河一路横进,南直隶支撑不到一个月就全部落入秦军手里。

  此时大乾就犹如被斩首的巨人,头颅和身躯分割开来。

  北直隶、河北、山东以及部分辽东地区就像一颗巨大的头颅高悬在外,然而不管这个头颅再怎么巨大,失去了身体躯干的滋养只会快速灭亡。

  不过李青没有等大乾因为南北分离自我崩溃,打下南直隶后,又马不停蹄地北上攻打河北。

  由于河北平原较多,进展反而比攻打南直隶更快,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打到了京师。

  然后在朝堂大臣还没讨论出是否弃城逃跑的时候,秦军一转眼就拿下了京师城防,将皇宫团团包围。

  相比起如同虚设的京营城防,皇宫的城防倒是有点皇家近卫的样子,也许是因为就在皇帝眼皮底下没那么被腐蚀。

  然而身批重甲的皇宫禁军对于秦军来说也只是稍微棘手了点而且,大乾禁军虽然装备上没有太多水分,但是手上的功夫却不如常年在边关厮杀的军士。

  哪怕禁军的身体素质比边军更好些,但不管是军阵配合还是下手狠辣都远不如边军,对于秦军而言禁军更加好对付,因为禁军所依赖的装备和身体素质都比不过秦军,又没有边军那么搏命的打法,秦军甚至能从容不迫地生擒禁军。

  不过虽然禁军打法没有边军那么很辣,但禁军反而比边军更加有战斗意志,更加不容易投降。

  除了秦军没有以杀戮胁迫外,更是因为不断有人在高呼:“我等身后就是天子,忠君报国的时候到了,(国家自此,危矣!请自我而始。)”

  禁军也许战斗力上未必比边军高出多少,但这份忠心耿耿,死战不退的忠诚却是边军所不能比的。

  然而禁军不是五百年前岳鹏举所率领的岳家军,终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皇城也不过是多坚持了一天就相继陷落,因为时间够短,所以李青才能赶在天启帝自焚之前阻止了他的自尽之举。

  尽管李青的这具身体和天启帝还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见面却丝毫没有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犹如仇人见面一样气氛凝重。

  天启帝愤恨地盯着李青说道:“你赢了,皇位是你的了,想要什么你全拿走,只求你给我一个痛快!渭南郡王!”

  渭南郡王正是李青刚刚降临时的身份,以此来称谓李青,一方面可见李严对李青怨气不小,另一方面也是李严对李青自立为王,列土封疆所建立的秦国的否认。

  不过,再怎么说也只是败犬的哀嚎,李青也不在乎,平淡地说道:“这么久了没见了,也不见你叫我一声五哥,来看权势在你心中比亲情更加重要。”

  李严神色稍变,但又立刻冷哼一声,道:“别假惺惺的了,成王败寇,你起兵造反想要的不就是朕坐下的皇椅吗,想坐就坐,男人大丈夫,扭扭捏捏的让人好生瞧不起你。”

  李青笑了,李严不愧是久居深宫,以文雅之士为师的皇室子弟,连骂人都那么文绉绉的,没有一点嘲讽力度。

  不过,李青虽然没有为他的言语生气,但却也不由得多说几句:“夏虫不可语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是所有人争夺天下都是为了当皇帝的,为什么就不能是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呢?”

  李严嗤笑了一下,说道:“我看你是痴人说梦,哪有那么傻的人,而且人都是会变的,一旦有机会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没有人能够忍受的住诱惑!没有人!”

  李青没有为李严的言辞动摇心神,只是缓缓地说道:“有,上古有伊尹、周公旦,近古有霍光、诸葛孔明,后世…远的的说,你眼前就有一个。”

  李严看着李青一度以为他是在说笑,然而李青的神情是那么严肃庄重,声音是那么铿锵有力,丝毫不似在说谎,所以他心里也不由信了几分。

  李严张了张嘴,几欲开口,但最后还是无话可说,于是李青让人将他带走,好好看管起来。

  被带走前,李严最后瞄了眼李青,心中莫名想到了庄子在《逍遥游》一篇的最后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乾的大地主和大家族基本都集中在南直隶和北直隶,可以说拿下北直隶和南直隶就基本等于把大中原的大家族和大地主一锅端了。

  不过最大的地主和家族还是皇族,皇室人口繁衍至今在册的就有六十多万,各地封王动不动就几千几万顷的封地。

  所以大乾最大的毒瘤还得是皇族。

  李青没有顾及所谓的家族情谊,也不在乎被冠上不近人情、弑亲的名声,对于一切压上人民头上吸血的毒瘤都是要坚决打倒的。

  李青也没有因为要没收土地和财产就把所有皇室亲王打杀,还是得按流程进行公审,用法律来审判他们。

  如果做恶多端,十恶不赦,那没得说,改杀头杀头。如果只是为富不仁,只是“何不食肉糜”,那李青还是会给他们一个劳动改造的机会。

  具体如何量刑还是按法律程序来,如今秦国已经逐渐从打天下进入做天下的阶段了,也该正视长久治理国家的手段和策略了。

  不过,有一说中原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原大地既不适合纯粹的法治也不适合纯粹的人治。

  中原大地不是欧洲的那些地区狭小的国家,今天地方上出点事明天中央就能知道,中原大地实在太辽阔了,自然条件决定了政令传递困难,如此很难做到全国各地政令如一。而且中原人多地杂,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很容易演变成为人抗拒的“秦法”。

  此秦法不是指当下秦国的法律,而是指两千年前的秦王朝律法。

  法治不行,人治更加不行,纯粹的人治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直接退化到原始部落时代吗?

  就是西汉那种人治为主,法治为辅都远远好过纯粹的人治。

  基本上经过长期的战争,社会凋零的时期是比较合适人治的,但当社会恢复元气就该法治和人治并行了。

  法治问题在于,法律始终存在漏洞,需要靠人来不停缝缝补补,人治的问题在于过于依赖执法者的个人道德和能力。

  像西汉那样官员上升有搞地方大族立威的风气还好,要是像宋以后地方官员上任就先去拉拢地方势力那就凉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