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天魔大化> 第六十七章 适可而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适可而止(1 / 1)


  随着秦军加强对河南府边线乡村和城市的管控,边界的难民流入速度便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是秦军在官道上安排了施粥点,遵从安排的流民不仅可以免费获得粮食供应还可以安排宿舍。

  当然必须要配合秦军做好户籍记录和疾病预防管控才能逐步深入到后方。

  因为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入河南,所以除了某些自作聪明和别有用心的人外,大部分的难民都随主流有序通过边线要塞走官道进入河南。

  不过由于秦军的管控,每天能通过边线的难民数量有所限制,所以大量的难民不得不徘徊在边线之外,这人多眼杂就容易生乱,毕竟很多人生存状况濒临绝境之下做出了许多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杀人抢食的常有,易子而食的也不罕见,奸淫掳掠无所不做之徒更是不少。

  只能说,在生存面前,人类所坚守的道德底线一直都没有那么坚固。

  不过这是都是秩序失控之下的混乱产物,而秦国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在秦国的秩序下做乱。所以在李青的允许下有部分军队越过边界限对难民进行侦查,一但发现有人趁机做乱的直接杀鸡骇猴。

  除此之外,在边界要塞进入后方的通过处还有检测法术,检测是否有做恶迹象,做恶过的是否悔改,检测是否携带病毒等等。实际上也是给了误入歧途的人悔改的机会的,给了他们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适应机会,如果适应不了秩序的世界,回归不了正常的生活,是绝对通过不了检测的。

  因为秦军越过边界线进行初步管控杀了不少暴徒,虽然大都是因为惩戒恶徒,但这些暴力行径难免劝退了不少难民,滞缓了他们的迁徙行动,但是间接达到了控制难民流入速度的目的。

  不过虽然难民见过了秦军杀人的行径有些害怕,但生死的胁迫还是使得他们抱着万一的希望进行迁徙。

  所以也只是暂时滞缓了他们的行动而已。

  话又说回秦国内部,今年大量土地恢复耕种,秦国关中、汉中、陇西三地的耕地面积达到了四千多万亩地,今年还是个丰收年,在各种水利设施灌溉下包括开荒田在内,秦国的土地平均亩产比往年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全国四千多万亩地平均亩产27石,已经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这一方面是大量水利工程完备的功劳,一方面是生产者1号等新生产技术普及的功劳。

  水利设施完备,保证了土地亩产脱离干旱状态,和生产者一号等新的生产技术普及再来的是生产力提高,毕竟可以更快更好的播种、施肥、收割,而且可以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使得一年两耕的土地有了一年三耕的可能,所以土地的平均产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终究还是有极限的,如果不继续开荒的话,这个增长很快就会结束,毕竟土地肥力终究是有一个极限值的,哪怕人工干预、施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难突破平均亩产三石。

  毕竟平均亩产三石意味着秦国的土地大部分开发到了上等良田的程度,如果不是竭泽而渔的话很难对此进行超越,毕竟现在的耕种不管的稻种还是播种、灌溉等护理技术都远不如后世,极限也就是平均亩产三石了。

  毕竟是全国耕地的亩产平均值,哪怕秦国拥有了中原最肥沃的关中平原,而且关中平原虽然随着历朝历代的过度开发不断水土流失,但情况也远比后世好的条件下,依然有很多土地是很难开发的庸田。

  不过总的来说,今年确认是大丰收,十月中旬第二季收成统计上来了,除了农业税和田租外,加上从农民手上收购的,秦国今年获得了(七层土地收成)近八千万石的粮食,不包括杂七杂八的水果蔬菜,仅仅只是主食就七千多万石了。

  哪怕经过了攻打朵甘思宣慰司,攻打蜀中,收服常思远,拿下河南等军事行动和按旧例的水利工程建设,秋收前也还剩五百万石储备粮,虽然还足够维持两线做战的军粮,但如果还要拿来恢复河南、蜀中新占领区生产,救济河南灾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还好秋收迅速给秦国回了一波血,各地储备粮食加起来又恢复到了四千多万的峰值。

  正是这盘大的粮食储备才给了李青大大方方救济河南灾民和涌入河南难民的底气。

  毕竟河南也还有三千万的陈粮,加起来七千万石的粮食,除去维持军事行动的军粮储备一千万(百万大军一年军粮),剩下的也够三千万人承上一年半载了。

  所以理论上,河南最多可以接收外来难民一千万左右,只是李青想想也知道一年是不可能涌入一千万的难民的。哪怕李青不进行流入难民管控也不可能,毕竟太多的老幼妇孺倒在半路上了,只有青壮男性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活着完成迁徙。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和战略欺骗,暂时也只能先放弃进攻山西和全面拿下蜀中了。

  虽然目前来说,秦军已经很难找到相当的对手了,但夺取天下,一统中原并不是简单的依靠军事力量横推就可以了,还是那句老话,“打天下简单,守天下难”,打下地盘后怎么分配利益,怎么治理这是块难题。

  毕竟李青要做的不是王朝轮回更迭,而是类似汤武鼎革、秦皇定六合那样的从根本上改变上层建筑的革命。这就决定了李青不能用招降、政治诱骗、收买的手段来接收大乾的精英阶层、团结原有利益集团,哪怕这样做会减少革命阻力,使得革命更容易成功。但也绝对是遗祸无穷,哪怕后面可以通过缓和一点的斗争来慢慢打掉这些残余分子,但那时他们早已构成新的利益集团,混入广大人民群众和革命队伍,一样要割肉才能去掉这些毒瘤,但这样又很容易两败俱伤,形成后世聞閣的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