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天魔大化> 第五十四章 巧取军营,牛志阳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四章 巧取军营,牛志阳的心思(1 / 1)


  李青拿下洛阳城后,己方步兵第二天就赶到了,而常思远的传讯兵还要晚半天才到,至于常思远的大军则还要晚两天才能分批返回洛阳。

  毕竟洛阳离函谷关三百五十多里呢,常思远的先头部队花了六天返回相当于平均每天行军六十里,这已经是古代中精兵的水准了。

  要知道经历了多年血战磨炼出来的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行军速度也只是平均每天七十里,这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的步兵巅峰,就凭着这不可思议的行军速度才能总是快老美一步,把占据装备优势的多国联军打到谈判桌上。

  常思远指挥下的军队当然没有后世军队强大的纪律和执行力,但常思远把人分成几批返回,先回来的都是轻装步兵,中间是重甲步兵,最后是骑兵殿后,这样的分批行军不仅提升了行军速度,而且保持了较好的应变能力,如果李青追过来也能保持最强的反击能力。

  轻转步兵没有负重拖累,而且身体素质比二战时期的后世人还是强上不少的,所以行军速度马马虎虎能赶上古代精兵行列。

  不过重装步兵行军就要慢上半截了,要是没有人去接应,把负重分担的话估计还要再慢上三天才能返回。

  回到洛阳城外的军营驻地后,常思远立马就排人拉着辎重车去接应重甲步兵,同时找了传讯兵问问洛阳城里的巡抚是什么反应。

  然后常思远就看到了李青伪造的信件,嗯,也不全是伪造的,有真有假,三分真七分假,所以才能轻易就蒙混过关。

  当然还少不了被李青用法术控制住的传讯兵配合,把洛阳城里的巡抚的反应和洛阳城的守备挑着好的说,并着重强调巡抚对常思远的敲诈迅速转移到常思远的注意力,这才没有穿帮。

  听到洛阳巡抚曹坦材狮子大开口的敲诈,常思远气得青筋暴起,破口大骂道:“这曹坦材干脆改名叫曹贪财算了,尼娘的,让他帮忙说几句好话就收一万两,真当老子是冤大头啊,去尼玛的。”

  身旁的人都默不作声,生怕触犯了正气在头上的领导霉头。

  痛骂了一会,常思远重新冷静下来,几经思考,常思远决定先妥协一下,等撑过这一阵子再说,大不了老子也谎报军功和战损,把战损跨大三倍,然后把己方死去的士卒做成敌军的模样,再杀点乡民凑一凑也就差不多能把战绩改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样子。

  只是要这么做的话就必须得喂饱巡抚和上面的人,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了这钱是必须得给了。

  只是再一看那些信件,常思远连钱都不想给,想反水投敌算了,这他娘的是要把老子逼上绝路啊。

  按这情况,要买通的不只是巡抚和洛阳的一些上官,还有各级部员和阁老,这要是有那个环节没打通,出了问题那他就死翘翘了。

  最大的问题是买通洛阳巡抚和湖南的一些上官就要两三万两了,要买通这么多人级别还更高这得花多少钱?

  而且常思远突然反应过来,弄虚作假最大的破绽是刘全忠这个监军不同意。尽管打了败仗监军也是要负责的,但依照这厮的性情想必会把锅都甩给我,让我做替罪羊。

  既然做个奸猾的军头做不成了,那么就只能带头反水了。此路不通走彼路,希望圣上不要怪我不守为将之道。

  不过也不能直接投靠秦王,上竿子的买卖不好做,先反了朝廷,把洛阳控制住,然后再慢慢和秦王谈条件吧。

  只是还没等常思远想好怎么拿下洛阳,李青就派人围住这洛阳城外的军营驻地了。

  刚回到洛阳军营,众将士正是心神松懈的时候,不能说毫无防备,只能说防备形同虚设。

  毕竟回到军营里的都是轻装步兵,缺甲,缺弓箭,缺盾牌,什么都缺,虽然军营里有备用的,但这不是还没拿出来吗,没有上装的装备有跟没有一样。

  所以李青又比较轻松地拿下了军营驻地里的一万乾军。

  这也离不开常思远的不抵抗之举,不过倒是让刘全忠带着五千人跑了。

  但是步兵怎么跑得过骑兵呢,牛志阳奉命带领五千精骑前去追赶。

  牛志阳是跟随李青最早的一批老人,只是一直以来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现在军中后起之秀风起云涌般斩头露角,要说心里没点压力是不可能的。

  尽管心里十分渴望大出风头的机会,但牛志阳还是不忘李青临行前的吩咐。想到李青风轻云淡的吩咐:“不必全力追杀敌军,只需要一直吊在他们身后追赶,他们一停就佯攻逼迫他们继续跑,不能让他们停下来,等把他们的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全力捉捕。”

  只是李青风轻云淡的吩咐在牛志阳看来却是如山般重大的军令,毕竟李青治军甚严,如果连怎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那么估计就得在后面的裁军名单里添上名字。

  哪怕退出一线后依然可以专业成为治安官和守备军将领,但以军队的扩张趋势,退到二线就基本不可能再上一线了,这整天处理鸡毛蒜皮的治安事件或者清剿土匪这军功哪能和一线比,累死累活都不如一线多杀几个敌人,对于思想观念比较接近传统武将的牛志阳来说这基本等于失去了军事生涯。

  人有自知之明,牛志阳知道自己不是从政的那块料,如果再失去军事生涯,那真的就前途无亮了。

  李青在军中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裁军这件事,李青自个表态之后,军中高层连一句异议都没有。这是因为这支军队完完全全是李青领导下建立的,从征兵到训练到指挥做战体系都是李青手把手建立并完善的,并且已经多次证明李青具有远超种军将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和绝顶天才般的战术才能,李青所做的、所说的总是对的,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盲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