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天魔大化> 第四十七章 改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改制(1 / 1)


  天启二年三月,李青正式宣布建立秦国,并公开废除帝制,建立新的执政体系,由最高执政官替代皇帝来管理国家。

  且不论也一消息对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王朝大乾产生了多大的冲击,就连李青手底下的人也很疑惑,一时间也想不明白废除帝制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如果李青起兵不是为了当皇帝那到底是为了什么,跟着李青走有什么意义。

  尽管李青对关中和汉中的管控是非常有力的,但因为这个消息没有刻意封锁,所以大乾朝廷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遣人前来痛骂李青“无君无父,目无纲纪,大逆不道……。”

  李青没有理会这声厉内荏的谴责,派人把来人赶走,李青还道手就发檄文声讨地主乡绅欺男霸女,肆意兼并土地逼得平民百姓卖儿卖女的罪恶,以及朝廷毫无作为甚至助纣为虐的罪行。

  就明着告诉你老子就是要干你,有种过来打我啊。

  李青目前忙着改革所以没空去找那些腐朽势力的麻烦,但如果他们自己集结起来跑过来找打,李青也很乐意顺手收拾了这些旧时代的残党。

  话说回来,

  虽然科举制度一开始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高考制度也是这样,但很快,因为这是少有的改变阶层和命运的途径,趋于社会安稳不得不向公平妥协。

  毕竟整个国家要想趋于长治久安就不能是一部分地区的人做统治者,一部分地区的人只能做统治者,这会人为的加剧地域矛盾,长久来看是不利于国家团结统一的。

  这种情况李世民妥协了,朱元璋也妥协了,武则天执政的时候稍微少做了一点妥协,提拔了不少人才,这才使得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名声不至于烂到底,好坏参半也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了。

  这种技工结合,自工人从培养和提拔人才的制度,事实上是最公平也是最具科学效率的,它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专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备强大的动手能力和丰厚实践经验,同时这些来自工人阶级的人才,牢牢的团结起来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为了改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奋斗,这种模式使得我们很快就完成了工业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发展工业化百利而无一害,唯一的问题是行政负担有点重

  当社会出于巨大变革的时候,很多政策出于稳定局面变得保守也很正常,只是政策不像游戏可以朝令夕改,一定下来再改就牵扯太多人的利益,越是这样就越难再改了。

  客观的说,还是残酷一点的精英教育的模式更适合为国家选拔人才,尤其是选拔国家官员的时候,只有保持更残酷的竞争,国家才能有足够的后备军,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来执掌这个国家,而不至于使得统治者们像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一样迅速堕落。

  所以公务员考试高淘汰率是正常的,如果不这样就不能使得官员们产生自己随时可以被替代的紧迫感,失去了这种紧迫感,人很容易在权力带来的满足感中迷失,天然地想永远地占有权力,进而迷失在追逐权力的欲望中。

  李青定下的行政体系是由不同级别的执政官组成,不管是乡镇还是整个国家的长官都是执政官,只是级别不同而已。

  前面的乡县级别的执政官可以直接考取,经过培训和一两年副手经验就可以上岗,后面府省级别的执政官则要从下面选拔,不能直接考取,毕竟到这些位置经验比天赋更重要。

  这套行政体系有一个弊端就是中央集权度不高,毕竟给了各级执政官很高的自由度。

  如果是现代交通便捷,通讯简易的条件,到也能勉强维持集权,以中原这广阔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古代交通环境这个体系本来是不适合的,但李青这不是有神佛一般的修为,并且开始点亮修真工业科技了吗,这就具备了执行条件。

  三月份过去后,各级执政官逐渐选拔出来并到位上岗,这个执政体系首次在中原大地试运行起来。

  目前各级执政官主要从已有的吏员中选拔,下一轮选拔就要开始面向全社会招聘选拔,当然选拔出来的主要是副官副手,积累足够的经验后才能上岗。

  至于他们的长官怎么才能腾出位置,一方面是表现出众或者是势力扩张带来的升迁把这些长官迁走,一方面是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中表现严重落后或者是对各项政策阳奉阴违甚至违法违纪的要降职给后辈让位甚至直接进局子唱铁窗泪。

  三月份除了改制,推进义务教育两件大事外,李青还头疼增加了朵甘思和陇西两块地盘的治理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