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神话版大唐> 第二百零九章:战役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九章:战役结算。(1 / 1)


  “跑的到挺快。”秦远目送论钦陵和乾一远去,没有去追击。正常情况下,想要杀掉一位玄武,最少也要二位玄武合力才可以。因为玄武境强者瞬息数里,且手握近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力,很难将其逼到绝境。除非有两到三位玄武强者围追堵截,才有些可能。现在秦远只有孤身一人,追上去也没什么用。回首远处,南诏大军被杀的丢盔弃甲,哭爹喊娘。人群拥挤不堪,互相推搡着往山林逃遁。“杀!”“杀……”唐军将士满脸杀气,喊杀声无比亢奋。手中武器不停朝敌军身上招呼,洒下满身鲜血。追杀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直到敌军完全逃入密林深处,才宣告停止。远遁的寻阁劝和南诏将士应该庆幸,还好这些山林众多,才让他们有机会逃脱。若是战场换成西域那种荒漠,或者一望无际的平原。那这十万大军,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死亡,将是他们唯一的归宿。与此同时。澹蓝面板在眼前展开,黑色大字陆续浮现:【战役已结束,正在评判战役过程。】【评判结束,根据评判,战役初期,肃清可能影响军事行动的世家大族,维护治下粮草运转,保证治下诸事平稳,奖励军功5000点。】【城池攻防期,调度有方,连续击退敌军玄武境将领,对敌军造成大量杀伤,奖励军功5000点。】【野战期,以将对将,以阵克阵,击退敌军三位玄武强者,声东击西,打碎敌国国运金龙,击溃敌军士卒心理防线,奠定胜局,奖励军功点。】【全场战役,我方以南境唐军十万余人,击杀敌军六万余人,且己方损伤极少,堪称大胜,奖励军功点。】【合计军功点。】“七万五千点!”秦远童孔微缩,心中震惊不已。这么多军功,要是让他自己去砍,那要砍到什么时候别说七万五千个人,就算是七万五千头猪排着队让他杀,在不动用天地之力的情况下,最少要不眠不休的杀一个月。经此一役,秦远越发确定心中猜测。“看来,指挥大规模的战争,才是获取军功的正确方式。”只是,触发战役的条件太过苛刻,双方参战士卒最少要五万才可以。而且还必须要自己身为领军者,才能获得战役将领。五万人看着不多,但是放在葛逻禄那种小国,就算举国之力也不一定凑得出来。“先不想那么多了,让我看看,玄武境对军功的消耗,又将如何。”澹蓝面板打开。姓名:秦远身份:安西大都护、葛逻禄之主所属势力:大唐、葛逻禄武力:玄武一重+武学:六合刀法、东极天刀阵、觉元真法、阴阳两仪八卦大阵、撒豆成兵术亲卫:97120军功:国运:6可学习武学:《八门金锁阵》+、《混元一气阵》+、《六丁六甲阵》+、《九军连环阵》+、《百鸟朝凤枪》+、《浑天刀法》+……“玄武境,如今的我,终于有了自保的本钱。”秦远注视着玄武一重后面的加号,心中感慨不已。遥想数月前,自己还仅仅是个入武三重的小兵,在吐蕃围堵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别说玄武,就算是真武都是遥不可及。可数月之后,自己已能击退三位玄武合力。说是一人敌一国也毫不为过。一边回想往昔诸事,一边连续消耗军功。与真武时,主要提升的真气强度不同。玄武境的提升,更多的是天地之力对于肉身的冲刷和打磨,以及精神力的少量提升。这两者,一个是为了能够承受更多的天地之力,一个则是为了能更好的掌控这些力量。“噼啪……”秦远周身不时传出轻微响声。他双目紧闭,静静体会着每一丝增添的力量。这种无时无刻都在变强的感觉,让人无比愉悦。片刻功夫后,一万点军功消耗。玄武一重,悄然变为玄武两重。双手缓缓握下,强大感油然而生。“呼……”轻吐一口浊气,秦远对于玄武境的消耗,已了然于心。根据以往经验,后面必然是每层翻倍。大概算了一下后,秦远不由摇头苦笑。要想达到玄武巅峰,竟然需要千万军功……“不知道乾元界各国军队加起来,有没有千万将士……”想到这里,秦远微微摇头,将烦恼暂时抛之脑后。船到桥到自然直,只要有一颗追寻巅峰的心,总归会有路走。下方,唐军将士正在打扫战场。“大都护!”周达伸手抹去脸上鲜血,来到秦远下方,躬身向其行礼。“免礼。”白光席卷,秦远已立于周达身前。“战果统计的如何了”“回大都护,据几位将领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消灭敌军共计六万三千余人!我唐军各部战损加起来仅有三百余人。”周达语气高昂,望向秦远的眼神中满是崇敬。灭敌六万余,自身仅伤三百余人,绝对可以说是战果斐然。不出意外,这场战争必会被载入史册!而他周达,也将借着秦远的光,于青史留名!“三百余人敌军溃败之下,怎么还会有这么多战损”秦远眉头微皱,敌军战损他方才已经通过面板知晓,所以没什么意外。但对于己方的战损,却有些不解。“啊”周达被这句话问的迷茫了片刻。三百多伤亡而已,连敌军的一个零头都算不上。正常情况下,十万大军每天的非战斗减员,大概也会有二三百人。所以这点损失根本没被他放在心上。不过看到秦远认真表情,周达也立刻严肃起来,沉声回应。“大都护,这些伤亡几乎都是南诏军中真武造成,他们虽然已经败退,但自身实力并没有损伤多少。”“有些人被追的紧了,眼见逃生无望,索性狗急跳墙,拼死一搏。”“虽然我们及时调整部署,派遣军中将领重点关照,但是仍有入武士卒受到波及,所以才出现了这三百余伤亡。”“嗯,我明白了。”秦远缓缓点头,接受了他的解释。“清理完战场后,立刻派兵攻取外部沦陷城池,不要给寻阁劝重整旗鼓的机会,务必将其赶出大唐国境!”“末将明白!谨遵大都护令!”周达抱拳行礼,语气高昂,大踏步转身走向后方诸将,安排各部兵马,分开收服沦陷城池。并交代各将,若遇到不可力敌的力量,便放出雷箭,大都护自会赶去支援。“遵命!”刚刚平静下来的战场,再度沸腾。六万唐军将士,分成三支队伍,由六位真武巅峰将领统帅,同时向南诏占领的大唐城池开拔。“轰隆隆……”旌旗遮天,人声鼎沸。唐军将士身着染血甲袍,携大胜之势,杀向南诏各城残兵。三日后。成都南门。城门前里处,官道两侧。满是血水淤泥的地面上,矗立着八座高高垒砌的京观。六万多颗头颅层层堆叠,散发冲天血煞气。望楼上,十几位唐军将领正在交头接耳。“有这些京观在,下次南诏再有什么想法,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真希望有一天,能拿吐蕃那些崽子们的人头来,也堆上几座。”“不用希望了,有大都护在,那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没看到连吐蕃大将论钦陵,面对秦大都护都要落荒而逃吗。”“没错!大都护神威盖世!别说论钦陵,就算是赤德松赞,恐怕也无法与大都护抗衡!”他们表情兴奋,眼中尽是希冀之色。秦远的到来,算是为萎靡不振的唐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不禁开始期待,秦远率领大唐的千军万马,灭南诏,诛吐蕃,镇回鹘。而后重开西域,恢复盛唐景象!若是能如此,那真是死而无憾!就在众将幻想时,一阵脚步声传来。“秦大都护来了。”众将压低声音说了一句,随后立刻挺直胸膛,左手紧握剑柄,表情也严肃起来。几息过后。一袭玄纹重甲,背披红色大氅的秦远,缓步登上望楼。后方,周达、张牧、尼玛和一些唐军将领紧紧相随。“见过秦大都护!”“见过秦大都护……”众将眼神崇敬,躬身抱拳行礼。此刻的他们,对秦远是绝对的心服口服。“免礼。”秦远面带微笑,轻轻摆手。大踏步走到望楼前,注视远处巍峨京观,轻声慨叹。“有他们祭奠,我大唐战死的两万余英灵,可以瞑目了……”“大都护所言极是!”有将领高声接话。“而且经此一站,南诏必定国力大损,元气大伤,数年之内,将再无力量犯我边疆!”“不错,末将猜测,现在寻阁劝恐怕正在自己的王宫里提心吊胆,生怕我们杀上门去。”“哈哈…还不都是他们咎由自取,竟敢跟吐蕃合流,侵犯我华夏疆土,这次就是让他长长记性,免得总是惦记别人家的东西。”“依我看,如今我们要是一鼓作气打进南诏的话,南诏诸城必将望风而降!”几位将领面容兴奋,话语中跃跃欲试,想要趁势将南诏一举攻灭。不过一向为众将首领,多发言谏策的周达,今日却格外沉默。他眉头紧皱,面色纠结,看的众将不明所以。“周将军,你这是怎么了”“是啊,这一战可足够让你名留青史,怎么现在这副表情”几位与他关系较好的将领,压低声音询问。“唉……”周达长叹一口气,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望着秦远背影连连摇头,也不知什么意思。十几位将领,都被他搞得莫名其妙,完全猜不出来他想表达什么。听着后方议论声,秦远缓缓转头,将自己的安排告知众将。“诸君,如今大唐南境危机已解,我也该动身回返西域了。”“啊!什么!”“大都护,你要回西域!”“这…这……”众将双目圆瞪,脸色大惊。万万没想到,竟然会从秦远口中听到这句话。如今南境局势大好,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建功立业。灭国之功,试问能有几人不动心。就算是秦远,开始也有几分想法。只是在他对南诏多做了些了解后,就放弃了杀进南诏的想法。南诏虽然国体效彷大唐,但实际上却相差甚多。他们国中士卒,平时分散各地,或为农夫,或为猎户。只有在国主征召或者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时,才会集结。平日里完全是一盘散沙,分散在各个丛林中。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秦远率军杀进南诏,也不可能再引动战役。不仅如此,南诏国内毒瘴甚多,原始丛林密布,并不适合大军行进。也正是因为如此,以前大唐的吐蕃的将领,才没有打下看似国力弱小的南诏。若是没有大军配合,那秦远也许能打败寻阁劝,但他可没有精力去跟南诏的百万民众玩躲猫猫。所以深思熟虑后,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回返葛逻禄。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大本营。大唐于今日的他而言,仅仅是过客。昨日夜里,长空已将白居易和郭昕的书信带回。其中简单描述了一番葛逻禄现状,同时也在信中提及了另一件事。据阿迪勒告诉他们的消息,三天前,回鹘汗国、阿抜斯王国和罗马帝国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开始大肆抢购粮草和铁矿。除了这三国,吐蕃也暗中派遣了一些商人到巴格达,加入抢购队列。几个大国的突然行动,让其余各国惊恐不已。他们一边囤积部分物资,一边安排人打探情况。毕竟如此大规模且不约而同的行动,绝对暗藏有什么秘密。虽然暂时还没有结果传出,但是想来也快了。而三天前,正是秦远突破玄武境,与两国联军决战的日子!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