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神话版大唐> 第一百七十章:愿当此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章:愿当此任!(1 / 1)


  神话版大唐正文卷第一百七十章:愿当此任!“臣附议!”

  “臣附议…”

  几名文官立刻反应过来,高声配合。

  这可是将秦远置于死地的绝好时机。

  而且还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秦大都护方才曾言,其与吐蕃在西域多有对抗,故了解其行事手段。”

  杨温声音朗朗,脸上阴沉之色一扫而空。

  “正所谓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眼下朝中有如此实力和经验,且正好空闲的,仅有秦大都护一人。”

  “故臣以为,除秦大都护,无人可胜任此事。”

  他表情认真,眼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为国家大义,而不是图谋一己私利。

  “禀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凉国公李愬斜瞥杨温一眼,躬身出列,一袭银甲威武霸气。

  “秦大都护虽强,可也仅为真武巅峰,若是被玄武境盯上,恐将凶多吉少!绝非所谓的最佳人选。”

  “而且以秦大都护之天资,假以时日必将是玄武强者,绝不可因一时之困,损失我大唐栋梁!”

  “臣附议!”

  郭钊沉声开口。

  “臣附议…”

  武将们面容凝重,均出言支持。

  今天好不容易出了一口恶气,在朝堂上将文官狠狠压制。

  他们日后还想多多依靠秦远呢,怎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将其送上死路。

  何况就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大部分文官对武将们的险恶用心。

  出来一个天资非凡,能威胁其地位的,就想法设法将人整死。

  丝毫不顾大唐万民安危,心中只有自己的打算。

  说是蛀虫,一点不为过。

  两方又你来我往。相斗几句。

  可诡异的是,身处旋涡中心的秦远,却一直闭口不言。

  急得郭钊悄悄伸手,拍了拍他身上玄纹重甲。

  “莫急。”

  秦远微微一笑,对文官们的小伎俩并不担忧。

  高台宝座上,正皱眉思虑对策的李纯,注意到其表情。

  “不慌不忙?难道他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倚仗?”

  想到这里,他沉声询问。

  “秦都护,你以为此事如何?”

  争吵不休的百官,听到这句话,瞬间止住声音,都侧头凝视秦远。

  想看看这位少年英雄,会如何回应。

  “禀陛下,臣虽有几分实力,但应对玄武境强者,还是力有不逮。”

  秦远这话说的真心实意,没有半分虚假。

  “秦大都护,成都府中尚有二万余神策军,除此外还有数万各城驻军,并不见得非要你亲自对付敌方玄武。”

  “有这些士卒,再加上秦大都护你在西域的神勇,不说将两位玄武境打退,自保应当是没什么问题,不用太过担忧…”

  杨温一反方才朝会时的态度,开始极力吹捧秦远。

  各种溢美之词,从其口中吐出。

  甚至将其比喻为今之卫霍。

  其余文官们,也在一旁帮腔,连连点头,表情十分钦佩的注视秦远。

  要是换了一般人,哪怕明知这是在坑自己,心中肯定也已飘飘然。

  但他们面对的,是秦远。

  不过,他并没有揭穿这些人的打算。

  没有这些人的吹捧,自己又怎么好拿到想要的东西呢。

  面对皇帝和百官的注视,秦远面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陛下,臣虽有领兵之能,但面对玄武境强者突袭,确实没有自保的实力,还请陛下谅解。”

  “自保吗…”

  杨温阴阴一笑,抓到这句话中的破局之点。

  “秦大都护先前,不是向陛下求取国运吗?据我所知,国运,就算面对玄武境的偷袭,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所以若是有国运在手,秦大都护应当就不用担忧了吧!”

  打蛇打七寸,杨温身为朝中老臣,自然深谙此道。

  “杨卿,若是有国运即可,那不妨由你带着国运,前去成都府支援如何。”

  李愬语气冷漠,回了杨温一句。

  这帮人的嘴脸,是越看越让人生厌。

  “凉国公此言差矣,杨某虽然有几分武力,但对领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有心无力,故只能指望秦大都护这样的将帅之才,为我大唐平息此事,如此,也是为陛下分忧。”

  杨温对宝座上的李纯深深鞠躬,表情十分恭敬。

  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

  “还请秦大都护莫要推辞,值此危难时刻,正需您这样的少年英雄挺身而出!”

  “杨卿,如何抉择,自有陛下和秦大都护考量。”

  韩愈眉头紧皱,对他这样的做法也极为看不惯。

  对于秦远,白居易那封信中,有十分详细的介绍。

  所以韩愈心中明白,只要其不中途夭折,成就玄武是必然的事情。

  甚至都有一线希望,攀登那数百年不曾现世的圣武之境!

  这样的人才,若是因朝堂内部倾轧,殒命成都府,将是天大的笑话。

  “秦大都护,此事干系重大,还请细细思量,可有保身退敌之策。”

  “若是没有,不妨直言。”

  短短两句话,已给秦远铺好了下来的台阶。

  周遭文官闻言,都脸色不愉,望向韩愈的眼神中更多了些厌恶。

  身为监察御史,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也就罢了。

  关键时刻,竟然还站到武将的一方去!

  此等忘本之辈,真乃文官之耻!

  “韩御史,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秦大都护身为我大唐臣子,边关将领,守土安疆本就是应为之事!”

  “若是陛下决定派其前去,想来秦大都护如此明事理之人,绝不会决绝!”

  杨温不仅没有丝毫退让,话语中还更加变本加厉。

  “杨卿所言极是!”

  “一切自有陛下决断。”

  “正是!陛下圣贤仁德,牧守天下万民,所思所行顺应大道天意,我大唐亿万生灵,无不俯首听从。”

  双管齐下。

  将一直未出言反驳的秦远,彻底逼入墙角。

  而此时,除了李纯外,殿中还有两位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尚未表态。

  “王将军,杜卿,尔等以为,此事当如何?”

  皇帝双眉紧皱,想看看除了拿人命去填外,还有什么破敌良策。

  “禀陛下,臣以为,不妨再问问秦大都护。”

  “老奴也是如此想。”

  两位老狐狸,面对如此乱局,都没有给出实质性的意见。

  反将压力又踢回秦远这边。

  百官回首秦远,眼神期待。

  秦远略微沉吟,缓缓迈步而出。

  近百双眼睛,紧随其步伐移动,生怕错过什么。

  “若是有国运相护,那臣…”

  他徐徐抬首,环视周边众臣,眼神锐利。

  “愿当此任!”

  话语铿锵落地。

  杨温脸上勐然绽放喜色,嘴角直咧到耳朵根。

  “秦远啊秦远!跟我斗!你还是太嫩了!哈哈哈…”

  他心中狂喜,开始盘算晚上该去哪里庆祝一下。

  文官们也都志得意满,互望一眼。

  若不是顾忌这是含光殿,恐怕要当场弹冠相庆。

  一位大敌,如此简单就被除去,想不开心都不行。

  “秦大都护!可要考虑清楚啊!”

  李愬眉头皱成川字,声音急促。

  “不可贸然行事!”

  郭钊也出言劝阻。

  “秦大都护!不要中了那些奸人圈套!”

  有急性子的武将,甚至指着左侧文官高声怒喝,愤然撕破表面和气。

  “你说什么!谁是奸人!”

  “谁应声谁就是奸人!怎么!敢做不敢认吗?!”

  “含光殿中!竟敢血口喷人!实在是放肆!”

  “到底是谁在血口喷人!是谁在陷害忠良!如此行事,你们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两方越吵越激烈,殿中一片嗡嗡声。

  “肃静!”

  瞬间,无边伟力伴随暴喝声,席卷含光殿。

  争吵中的百官表情畏惧,赶忙闭嘴,躬着身子退回各自所在。

  李纯目光扫视群臣,面容威严。

  “大殿之上,朝会之所,尔等身为百官,却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陛下息怒,臣等已知罪……”

  百官纷纷躬身请罪,面容惶恐。

  刚刚吵的激烈,让他们一时间忘了场合。

  甚至忘了眼前这位陛下,还是玄武境强者。

  殿中一时间寂静无比,针落可闻。

  “今日还有要事商议,朕就不再追究此事,若有再犯,决不轻饶!”

  李纯语气严厉,响在众人耳边。

  “谢陛下仁慈,臣等绝不再犯……”

  百官赶忙躬身行礼,规规矩矩的站回各自队列中,不敢再有丝毫逾越。

  “秦大都护,你刚才所言,可思虑清楚?”

  “领兵救援成都府,直面两位玄武强者,绝不是件易事。”

  李纯双目凝视秦远,表情严肃。

  “若是没有丝毫把握,不妨考虑明白再做决定。”

  他也不想这样的少年英雄就此夭折。

  如今大唐四周强敌环伺,而朝堂中又没有什么可用之人,绝不能过于内耗。

  否则只会让大唐更为衰弱。

  百官虽因各自利益,会有倾轧。

  但身为皇帝,他有自己的底线要坚守。

  若秦远并不是真心实意要去,他绝不会勉强。

  “回陛下,臣已考虑清楚,只要有国运相护,臣愿率军前往成都府,支援陈大将军和成都百姓!”

  秦远毫不犹豫,朗声接下此事。

  殿中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被逼的。

  但只有秦远自己清楚,这件事绝对是利大于弊!

  首先便是国运问题,在这种时机,王守澄绝不会对此计较。

  秦远豁出性命去救与他一党的陈弘志,他又怎么会舍不得这一点国运。

  何况秦远接下此事,本就是在为他减轻压力。

  毕竟若是因他之故,导致朝中无人支援。

  那对他在神策军中的威望,还有与陈弘志的关系,都将造成极大打击。

  与朝廷也将成为两败俱伤的局面。

  这是李纯和王守澄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有这两人的全力支持,些许国运,又算得了什么。

  “好!既然你心有此意,那我就准许此事!”

  看秦远神色不似作伪,李纯也痛快答应下来,抬头望向站在殿门处的王守澄。

  “王将军!你以为此事如何?”

  “回陛下,臣无异议,必当全力配合秦大都护。”

  王守澄将拂尘搭在右臂,拱手作揖。

  “好,那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李纯微微点头,敲定此事。

  “陛下圣明……”

  文官们躬身下拜,对此结果都十分满意。

  武将们虽说心有不甘,但既然秦远自愿如此,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能在心中为秦远默默祈祷,盼望他吉人自有天相。

  “秦大都护,除了国运外,可还有其他要求?不妨一并说出。”

  “回陛下,臣自幼在西域长大,对我大唐阵法和士卒所修武学,知之甚少。”

  “如此情况下,贸然领我唐军作战,恐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所以还望陛下能将大唐军中阵法和武学赐下,臣也好及时熟悉,免得出现此种局面。”

  秦远也不客气,直接开口索要这些安西大都护府缺少的东西。

  跟底蕴深厚的大唐比,安西那点阵法和武学,实在是太少了。

  “此事朕准了!”

  李纯微微摆手,立刻安排。

  “张卿,将府库中所有阵法和武学副本,都送到秦都护府上一份。”

  “臣领命!”

  一名身穿朱红圆领长袍,手持白玉笏板的中年文官躬身回话。

  “秦都护,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事?”

  “回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成都府距长安千里之遥,臣又未曾去过,对当地山川水土,人情风貌一概不知,故需要一名可靠之人作为参军。”

  “而这人,必须对成都府非常熟悉。”

  说着,秦远目光斜瞥向一旁正低头偷笑的杨温。

  “臣听闻杨卿祖籍便是成都府,而且还多次经成都府前往吐蕃和南诏。”

  “如此想来,正是为臣参军的不二人选!”

  “啊!”

  正幻想着晚上去哪个酒楼喝酒,回家翻哪个小妾牌子的杨温愕然抬头,脸上尽是茫然之色。

  万万想不明白,领兵打仗这种事,怎么会扯到自己一个鸿胪寺卿身上。

  “报复!这是赤裸裸的报复!”

  茫然片刻,他便反应过来,强忍胸中怒意,急声推脱。

  “禀陛下,臣对军中之事一概不知,更不知参军职责,若臣前去,不仅帮不了秦大都护什么,还极有可能添乱。”

  “且臣身为鸿胪寺卿,手中事务繁多,若是贸然抽身,恐会有疏漏发生,还请陛下三思。”

  这种明摆着送死的事情,他可不愿意去。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