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随随便便当王爷> 第十一章 送君一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送君一别(1 / 1)


  “不过我就一点要求,”郎虎冷不防说道:“我要先吃一顿白米饭!”

  “噗!”吕端把刚喝的茶水喷了一地!

  “严肃点!”张尚书斥道:“我们在谈正事!”

  “我说的也是正事!”郎虎说道:“皇上也不差饿兵啊,我真的是饿了!今天还没吃饭呢!”

  “胡扯,”张尚书说道:“你还要回南方的贵州老家,你盘缠用光了吗?”

  “我不回去了,太远啦。钱根本就不够用!像我这样的饭量,这点盘缠还吃不到半路!得饿死在路上!”郎虎说道。“我在驿站碰到一个老乡,托他给我家带点钱回去!”

  “好了,闲话也不多说,言归正传!”吕端正色说道:“此次是办皇差,但是说实话,风险也高。你们做决定前要考虑好,决定好了就不可以更改!军无戏言!”

  “没什好想的,我去。大不了为国捐躯,家里人还可以得抚恤金呢!再说我们上阵杀敌也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沈云说道。

  “我可是还没进门就说去了,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没吃的!”朗虎憨憨的话引得众人笑声一片。

  “尚书大人!”杨醒说道:“麻烦你弄点吃的过来吧,可能朗虎兄弟真的是饿了!”

  “好的,杨大人!”张尚书应道。

  一声吩咐之下,早有人捧出点心小吃奉上。唯给郎虎上一只烧好的猪头,再配一坛老酒!

  郎虎也不客气,拔出腰间佩戴小刀,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大口喝着老酒,嘴角是肉油横流!津津有味。

  金銮殿

  朝会议题已讨论完毕,众大臣正准备散朝,却听得真宗皇帝身边太监大喊:“宣杨醒上殿!”

  除吕端和兵部张尚书外,其他大臣均满脸愕然,杨醒这个名字太陌生了,众人充满了好奇望着大殿门口。

  杨醒穿着马袍大褂,不紧不慢走向大殿中央,向皇帝行跪拜大礼:“杨醒叩见皇上!”

  “起来吧!免礼了!”真宗皇帝说道。

  “谢皇上!”杨醒跟吕端恶补了一些君臣礼仪。这次还算是有模有样了。

  大监在台边上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杨醒为南海宣慰使,扬皇恩浩荡,张大宋国威,即日启程,路途所遇州府均应配合行事,不得有误!杨醒遇疑难之事都可便宜行事,但事后需进折上奏!钦此!”

  杨酸疑惑了,不是说中秋后动身吗?怎么又成了即日启程呢?看来皇上还真的是生怕自己的臣民多一天饿肚子呢!

  吕端提醒道:“杨醒,你现在是钦差大人了,还不赶紧领旨谢恩??”

  这时太监也发话了:“钦差大人,该接旨了!”

  杨醒于是朗声说道:“杨醒领旨谢恩,定不负皇上所托,赖皇上洪福,此事必当顺利达成,让海外番邦知我天朝大国恩威!四海升平,万邦来朝!”

  杨醒说的有板有眼,头头是道。

  朝堂里的一班文武大臣,对这个空降的钦差大臣一无所知,只是看到杨醒如此年轻,惊异不已!也充满了好奇!考核升迁的吏部官员也都面面相觑,皇上绕过了吏部直接任命钦差大臣。而且这个杨醒在吏部没有任何记录信息。

  按照惯例,文武大臣应向钦差大人表示祝贺!

  当朝宰相吕端第一个发言:“杨钦差,恭喜恭喜,希望你不辱使命,早日事成归来!”

  兵部张尚书随即也说道:“恭喜杨大人,贺喜杨大人!”

  其他大臣们不由分说,也纷纷上前道贺!

  杨醒一下成了汴京的红人,15岁的童生一下子成为了钦差大臣!

  消息传到阳谷县,杨财主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实是自己的儿子杨醒后,高兴的不得了。马上全家都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李桂英听说自己的儿子如此有出息,幸福的差点晕了过去。

  马苏苏喜忧参半,喜的是杨醒竟然成为了钦差大臣!而这个钦差大臣竟是一个刚考取童生的人!忧的是听说是去南海,路途险恶,生死未卜!。但她不敢跟李桂英讲,怕老人家受不了。马苏苏也只能暗自祈祷,相公会平安归来。她也相信杨醒有这个能力,毕竟昏迷了两天两夜竟还可以起死回生的人,肯定是命好硬!

  汴京城外,十里长亭。

  吕端正与杨醒饯行!真宗皇帝准许百官相送!这一隆重的礼仪大宋朝还真的是没有过。

  杨醒突然觉得自己像是刺秦王的荆轲一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吕端也没怎么多说,同杨醒拥抱了一下,用手拍拍杨醒的后背,在杨醒耳边私语道:“我已在皇上面前举荐你,只要你平安归来大宋,无论事情成功或失败,皇上肯定都会嘉奖与你!”

  吕端松开双臂,大声喊道:“吕某在此欢送杨钦差,希望很快就可以听到你的好消息!”

  “放心吧!”杨醒亦大声回道:“请转告皇上,杨醒定不辱使命,宣扬大宋皇帝恩威!”

  杨醒率沈云,郎虎对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起身向相送百官抱拳行揖作礼。三人翻身上马,在众人的挥手告别中,头也不回的启程南下了。

  杨醒骑的没一里路,往回一瞧,已是看不到相送的文武百官了,赶紧大喊:“沈云,停,叫马停!!哎哟……”

  沈云闻声赶身下马,不等拉住缰绳,却见杨醒已是跌落在地,正吭哧着喘气。

  原来杨醒不会骑马,为了在今天百官相送的场合耍酷,特意找工马娴熟的沈云临时抱佛脚。突击训练了一下骑马的技巧,然后给杨醒骑的马挑了矮一点的,马鞍也了弄一个宽大的配上去。刚才出发的时候,还特意弄了一个临时用木板做的台阶,这样既让还不会上马的杨醒不出丑,还让作为钦差的杨大人倍有面子。

  可毕竟从没骑过马,生疏的紧。杨醒庆幸自己还坚持到了这里,不然让百官看到了,丢的不止是杨醒的人了,丢的还是皇上的人!

  郎虎也赶紧下马查看。杨醒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说道:“没事。不耽误事。马上启用备用方案!”

  杨醒说的备用方案就是他跟沈云共骑一匹马,请个子也不大,毕竟还只有15岁,沈云也是一个精瘦干练的人,他们两个人共乘一匹倒也不会让马儿很累。再说也可以两人匹马换着骑。

  杨醒也边走边学骑术,等到一行三人来到浙闽交界时,杨醒的骑术也合格了。一个人骑马也没问题了,骑的兴起还三人赛起马来了,但每次比赛都是杨醒赢。杨醒倒也乐意享受这份让出的第一名。

  马上进入闽南地界了,估计还有一天的时间就到下南海的出发地泉州了。

  三人进入驿站休息,准备明天一大早就上路。杨醒一路行来,走的全是官道不说,还没有叨扰过一个地方的官员。

  沈云和郎虎对于这个年纪小小的钦差大臣也暗自钦佩。其它人当钦差恨不得到一地就搜刮一地,这个杨醒倒好,都躲着地方官不见。两人见杨醒是个办实事的好官,也打心眼里愿意跟着他办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