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楔子(1 / 2)

福建南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那里属于讲闽南话的地方。

上午八点多钟,县城来的公交车在小渔村的村口停靠后,从上面下来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学者;他边走边向人打听,来到了小渔村里的佛教寺院。

这座寺院虽小,但起建久远,近年做过修缮后,建筑又比较醒目,加上寺院住持常帮村民做法事,寺院自然在小渔村和周边村子就小有声名。

这个年轻学者一进寺院门,便很客气地向门边做修缮的杂工询问,如何才能拜见通云师傅。

通运师傅是这座寺院的住持;听到有客上门,通运早已迎出屋门。他身材瘦小,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但行动仍然敏捷,声音洪亮。

客人到访是县里的宗教部门打过招呼的,通云很客气地将来访的客人让进了他屋内的客厅,然后喊空缘过来沏茶。

这个空缘,头上留有剃过光头后长出的寸发,身穿纳衣,年纪大约二十岁左右;拎着开水壶进屋后一句话没说,只是低垂着眼睛默默地为两位洗杯沏茶。

待这个僧人摸样的年轻人退下后,通云掩上了屋门。

可能是师傅的掩门动作引起了空缘的好奇,回到厨房,空缘怔怔地坐了会儿,便又动手烧开了一壶水,然后拎着开水壶悄声蹑足走到屋门前。

正好听到屋里年轻学者的声音传出:“……那么,当年您师父带您去永祚寺之前,并没有说他要找的佛宝是什么吗?”听语气,很明显这是他在向通云师傅请教一件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他去永祚寺之前只是说要去找佛宝,到永祚寺后,我听他对守寺人厉声发问‘佛舍利子藏在哪里?’我才知道他要找的是佛舍利子。”这是通云的声音,底气十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