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剑饮沧海录> 第74章:少年听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少年听雨(2 / 2)

小院方圆十余丈,有山有水,有小桥有荷花,巧夺天工,意态含蓄,于方寸之地显万分气魄,隐约可见主人胸中恢弘山河。

李牧羊的许多幼年时光都是在听雨楼度过的,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自然是熟悉不过。随申屠知元读书识字期间,在先生的要求与戒尺下,他苦思冥想创作无数诗句记载听雨楼中每一种物件,这几乎成为他的噩梦。

少年闲庭信步,上观云天壮阔,下览花开似锦。目光所至,苍翠青竹蜿蜒绵亘,刹那之间,听雨楼仿佛已经陷入竹海中央,于万顷碧色中露出丝丝峥嵘气息。

木门青苔,有青石砖。

假山嶙峋,仪态飞扬。

一方清池,几支残荷。

石桥上走来一少年,神色安静,心中满是平安喜乐。

走过了小院,进入了厅堂,少年开始思考怎么钓鱼。世俗钓鱼者,须有鱼竿鱼饵,而今鱼竿已成,是否同样需要鱼饵?他思考片刻,并无答案,因此不想思考了,因为他忽然想通了一件事:地脉机缘,太过神异非凡。如果换个说法,应该是:

天地为鱼竿,造化为鱼饵,垂钓世间生灵。

无论你是什么豪门巨室后人,还是神秘强大的宗门弟子,在这方天地里,都是鱼,都是猎物,而不是先前认为的钓鱼人、狩猎者。

既然已成猎物,自有猎人上门,何必自寻烦恼?

一念及此,心中通透。少年大喜,开始寻找一些往昔时光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来消磨时光,等待钓鱼人的到来。

听雨楼中,最适合读书写字。这是他的童年时光,也是成年累月形成的固定习惯。只是李牧羊的字实在难看,练了许多年毫无长进,最后就连先生也无奈摇头表示放弃。虽然结果不尽人意,虽然先生也表示放弃,但少年对临摹练字一事反倒有了一点执念。

正如:

够不着的树顶果子总想着如何才能够着。

得不到的姑娘总想着如何才能得到。

杀不掉的仇人总想着如何才能去杀。

这种精神,有人称之为执着,有人称之为专注,有人称之为坚韧,有人称之为脑子被驴踢了。在某些时刻,这种精神容易成为冥顽不灵的代名词。但是在大多数时候,这是件好事,能让人克服三心二意的轻浮,能让人克服无数困难摘到高大果树顶端的果子,得到看似永远得不到的姑娘,杀掉看似强大无比的仇人。

所以即使写字很烂,也毫不影响他的热情。

铺纸,研墨,握笔。

像握起一柄沉重的巨剑,手腕微微颤抖。导致一滴浓重的墨汁啪一声滴落洁白纸之上,泅开一团漆黑如墨的墨痕。

笔未落下,纸已染墨。

李牧羊一怔,苦笑一声,要是先生在身旁,恐怕又得挨一顿戒尺教训了。他定了定神,开始落笔,内容早已拟定,便是当日在这听雨楼中寻到的四十九道剑气所对应的每一句话:

鸟宿巷前鸣银杏,少年夜敲月下门。

晚春风暖动罗衫,青石长扫净无苔。

明月翠微山云起,清泉归梦餐秀色。

无边烟水观潮生,无穷山色看云起。

春日微雨残荷翻,南风何日至鹿城。

烟柳画桥尺八箫,风帘翠幕马蹄急。

灯火纸窗看道书,案前酒壶早已空。

......

挑灯看剑思欲绝,斜立月下听风吟。

四十九道剑气,藏于听雨楼四十九处,每一处都有一句诗。共计六百八十六字,李牧羊写得很艰难,很痛苦,也很欢愉。毕竟以往临摹练字少不得先生黑脸教训,而今天不同,没有人嫌弃他的字歪歪扭扭,如同犬噬狗啃。

“指点江湖,落笔如剑。挥斥方遒,墨痕如刀。”

看着墨痕尚鲜、歪歪扭扭、犹如蚯蚓爬行的六百八十六个大字,李牧羊骄傲自豪的给出了这八个字的评价,只是说完之后,又极为心虚的看了看四周,生怕先生就在附近,引来一顿疾风暴雨般暴揍。

写得烂,就得承认写得烂。倘若写得烂还要装大家风范,那便是自己讨打。申屠先生曾说起一件趣事:

昆仑城中有一书法大家,名动西荒,为人架子极大,轻易不肯落笔。某日,赴帝相之宴,酒酣之后泼墨赠礼。只见其双目紧阖,声如犬吠,疾驰丈余宣纸之畔,笔下如走游龙。

顷刻间,墨宝即成。

帝相观之良久,突而大怒,将其乱棍打出。旁人好奇察阅,见笔锋自然,似蚯蚓爬行,如螃蟹横走,意趣盎然,疑道:“回归自然秉性,此乃大师风范,相爷何故大怒?”

帝相曰:“以汝之言。于墨笔端,或缚一蚯蚓,或缚一螃蟹。而后,横行纸间,便能成就书法真髓?”旁人哑口不能答。后查察知,此人本一赌徒,略通文笔,擅伪大师。

李牧羊想起这个故事,抱拳向虚空笑道:“多谢先生教诲。”

然后,他听见雨声渐起,雨落屋檐,雨落青石,雨落清池,雨落小楼。

少年肃然,开始听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