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越打越强的小强> 第二十一章 谷积山行动(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谷积山行动(6)(1 / 2)

没几日,大队人马就出发了。

当六股义军倾巢而出后,整个宁乡县城就空空如也了。

当然了,你也不用担心,当他们走远后,周边悬崖上的石堡,山上的岩洞里就会出来大量的人群,他们是在流贼过来之前就躲上去的,那里面存有食水等物,住个半年都不成问题。

整个谷积山,自从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起兵一来,大大小小的石寨、石堡遍布,直到今日仍未消散,躲兵灾、躲山匪、躲流民,已经融化在当地人的血脉里,成了基因的一部分了。

当然了,既然是上山,就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物资,故此,城池里还是有大量的物资的,以及一部分来不及走掉的丁口。

离开宁乡县城(后世中阳县),往南没多久,大队人马就要分开了,从这里开始,王自用、张献忠、李自成、马守应、高杰就要径直往东,往东一段距离后,他们又要一分为二。

按照之前的安排,高杰将带领八百余骑从金锁关出山,出去后大大咧咧在晋中平原纵横驰骋,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高杰号为“翻山鹞”,一身武勇自然不在话下,但更为关键的是他的剽捷狡黠,不会轻易被官军黏住,让他作为诱饵再是合适不过。

而大部队则往西南,准备在孝义县附近的出口出山,他们分手的地方大约是在后世的枝柯镇。

而小强营则需要沿着南川河继续南下,经温泉堡(后世交口县)后折向东南,然后准备进入灵石县附近。

而想要进入灵石县附近,就绕不开雀鼠谷。

所谓雀鼠谷,实际上指的是汾河离开介休县后便进入谷积山的余脉,周围都是高山峻岭,虽然有驿道,但那样的地方显然修不了大道,只是一条只能容一辆大车通行的小道。

在此时,雀鼠谷指的是北至灵石口关(后世两渡镇),南至阴地关(后世南关镇),灵石县城沿着汾河的南北两侧长约六十里的地方。

在古代,道路皆是依着河道铺排的,这里是连接晋中、晋南的唯一通道,也是大军行走必经之处,只要控制了灵石口关、灵石县城、阴地关,就能锁死晋中平原,若是加上北面的两座雁门关,以及东北面的平型关,晋中平原几乎无虞。

故此,这里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了,说是唯一的通道,那是针对大军来说的,小道还是有很多的,离开温泉堡后,也有道路通往雀鼠谷,不过就不能走大车了。

逶迤在通往温泉堡的道路上,此时,龙十三已经将所有的大车都让给了大队,自己只留下马骡,行军时,还是老样子,以飞豹带着弓兵、刀盾兵,部分长枪兵断后,袁宗第带着大部长枪兵以及两千准青壮带着老弱妇孺走在中间,龙十三与沙黑、“过天星”惠登相带着骑兵走在最前面。

这一次,龙十三让熟悉路径的于成龙也跟在骑兵队伍里,这样的道路,骑在马上勉强也行,不过还是牵着保险。

故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步行。

“大当家,温泉堡表面上只是一个军堡,有驻守千户,但是在元代以前却是一个县,由于位居崇山峻岭之中,敌人想要攻进来十分不易,故此其很少有失陷的时候,而一旦攻陷,则可以成为立业之基”

“东面的灵石县相差仿佛,不过灵石县位居晋地要冲,就算再是险要,拼了命也是要过的,故此,两者险要程度仿佛,但温泉堡则似乎世外桃源”

“那里有多少人马?”

“实际上温泉堡附近的丁口比灵石县还多,既然是千户所,纸面上自然有千人,实际上大当家你是知晓的,彼等能够拿出来三百精锐能作战的就不错了”

“你的意思是让我拿下温泉堡?”

“嗯,东去汾州、孝义、介休,看起来十分美好,虽然表面上只有一两千兵丁,实际上既然各个城池都有大量的富户,那奴仆就少不了,并且由于都有大量赋闲在家的高官、将领,有战力的家丁也不少”

“据我所知,三座城池的家丁加起来都在千人左右,也就是说,只要需要,每座城池就能多出来一千精骑,加上奴仆青壮,再多上各两三千青壮也不是没有可能”

“介休只有团练军,不过并不简单”

“哦?”

“在介休县帮办团练事务的是一个来自代州的进士,军户出身,天启年间升为吏部稽勋司郎中,后来因不满魏阉党羽而辞职回乡”

“去年流......咳咳,义军大举入晋时,朝廷紧急下诏让各地赋闲在家的士绅帮办团练,此人就慨然领命,后来就被山西巡抚安排在介休,此人散尽家财,在代州、朔州等地募兵五百南下,在介休又招募了一千人,完全用戚少保兵法训练军队”

“他从不招募各家推荐的准备捞取军功的子弟、奴仆等,而是在乡间招募矿工、落魄的年轻书生、以及军户子弟中的勇健者,家父曾经与其有一面之缘,见过后便惊为天人,认为他的军队一点也不亚于边军,远在军户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