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开局赠送天生神力> 第七百一十四章 褪去身上旧枷锁(二十分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四章 褪去身上旧枷锁(二十分钟(1 / 1)




赤县武道,至自在天境,大宗师天人交感,便已经算跨越了正常人范畴。
炼化神窍后,一举一动,意劲凝实,勾连天地下,开山断江也非难事。
而待神变四重后,神意无比凝实,与意劲凝结,勾勒法身。
法身一出,山河变色。
大真君中的强者,于七海甚至足以毁岛激浪。
至于大圣武豪,法身蜕变,法相入体,五朝三觉。
五朝为基,朝有始,朝赤明,朝开执,朝邪净,朝无我。
有始凝聚法相,法相初步藏体。
由意劲与元神交融而出的法相,藏体于身后,无时无刻都将影响肉身,强悍体魄。
这也是杀生和尚等大圣武夫,一旦爆发,会呈现体魄异化的原因。
这是受法身影响。
然而有始境界,并不足以使法相长驻体内。
此后便是以各类秘法,成就赤明境界。
赤明者,赤之玄一,明神见心。
以法相勾勒神窍肉身,成就赤明态,使得法相长驻肉身。
凝聚赤明境界,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赤明境未大成,赤明态未稳固,一旦全力爆发,赤明境自碎,法身入体,便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当赤明境界圆满,法相完成赤明态后,便是明神见心,开执神意。
届时传言只靠神意便能引动天地变化。
至于朝邪净与朝无我,两者境界具体叙述却不多。
只言为三觉作铺垫。
武道大圣,五朝为基,三觉据传才是真正升华。
自上古以来,五朝大圣,便能横压一方,威震一世,然而身陨道消后,随岁月流逝,声名再是浩大,也会归于云烟之中,
唯有三觉层次,无论是上古,还是中古,都是当之无愧的一方豪雄,方才能真正跳脱其间。
即使如此,也只存在于传说记录之中。
这一部分境界,即使是灵台宗也未有详细记载。
不过这也正常。
灵台宗虽然与烂陀寺,白马禅院共列赤县三大佛脉,但势力却是最弱。
从立足淮州便可看出。
之所以能位于其列,只是因为受了上古灵台寺的遗泽罢了。
脑海中,有关大圣境界的全数信息,飞速流动。
待感到身后九龙吞寂魔罗大灭如来法身,最后一丝气息圆满,真正蜕变为法相后,
林末凝神屏气,双手拇指并拢相印,其余四指环扣,作增广闲真宝光印。
经过无数次推演的法门经文于心间流动,位于心脏处的圣魔元胎跳动速度凝滞,下一刻,轰然爆发。
身后的九龙黑佛,身形再次凝实,笑容可掬地从身下的三十六品黑莲下跃起,直接在无数黑光下,落入林末体内。
只是瞬间,林末体型再次发生变化,如充气般膨胀。
一股股热流如山洪般爆发,在背部凝聚。
他宽厚的嵴背,背阔肌与嵴椎之间,隆起两坨骆驼驼峰般的肉囊。
嘶嘶嘶……
法相第一次入体后,正在于肉身初步契合。对于体魄的影响,最为之大。
时间慢慢推移。
林末体型越来越庞大,甚至于将整个石池撑满。
这一方宽阔的石洞,在这一变化下,都显得有些狭仄了。
随着体型的变大,背部的隆起也越来越大,但其余地方的肌肉,却越发干瘪。
他面色看不出悲喜,一双漆黑的眼眸,风车般的童孔缓慢而又强力地转动。
朝有始境界,法相入体后,第一步便是凝聚大圣体魄。
这一步实际是对后续境界打地基。
虽然是全方位影响优化,但重点依旧在肉身上。
毕竟肉身乃渡厄之舟,只有体魄圆满,才能凝聚赤明境界,承受法相,与神窍相连。
这一步,自然需要无数积累。
林末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但还是没料到,消耗会如此之大,甚至于将他这些日的积累资粮都一一耗尽。
不过这些年杀人放火,终究没有白干。
他面色平静,拿出一个个专门存放灵药灵谷的空石戒,也不打开,直接丢入嘴中,一口咬碎。
大量好药好物,在舌尖绽放,被他一个囫囵便吞下,随后被吞入腹中,被飞快消化。
转变成源力,融入黑佛法身中,滋养强化着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骼,每一条筋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在第七枚空石戒消耗完毕,终于,黑佛法身重新缩回体内深处。
呼!
林末轻轻呼了一口气。
他环顾周身,狰狞的鳞片,紫黑磐石般的肌肉上,有一条条介于虚幻与真实的黑红烟气。
仔细看,有些像七海深处的蓝星章鱼触手。
这是强烈到极致的生命磁场。
就如同前世的核辐射,如若不主动遏制,便会自发影响周遭的人或物。
呆的时间久了,更会影响环境。
日后如若与林末修行同类功法的武夫在此间练武,便能事半功倍。
而不同类之人,则极会走火入魔。
这便是山不在高,有圣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说法。
像灵台宗的大雄宝殿,便是如此。
如灵台一脉的天龙八部真法便镌刻其中,林末曾亲身体会过。
“大圣层次,终究是成了……”
林末面色平静,但双目中终究浮现一抹喜意。
他并不怀疑自己能否突破这一层次,但从开始时的意外,到如今的巧合,起伏倒跌下,却让他有种奇妙的心情。
没想到,他居然不用跃龙门,入洞天,便能突破大圣。
这岂不意味着,他能节约无数时间与精力?
此时天赋珠澹蓝色光幕上,属于真君四劫的字迹,已经彻底消失,转而一行字悄然浮现。
【大灭源典:大圣(朝有始)】
【运:(0)】
“朝有始……运点……?”
林末若有所思,运点的开启,毫无疑问,与仪式,与龙门种有关。
不过来源似乎与赤能一样,也不单一。
如今其上虽然显示为0,但实际,在他的感知下,其是有数值的,只不过太小了而已。
这代表,运点也会随时间增长?
赤能点自动增长,代表天赋珠无时无刻在吸收元气。
如若运点代表气运,气运来自于他所亲手触碰到那澹蓝色世界,岂不是意味着,他如今无时无刻,也在吸收气运?
汇聚现象?
随着实力的增长,这汇聚速度会不会加快?
林末暂时不确定,不知道。
他唯一知晓的是,如今的他,前所未有的强大。
他微微抬起手,伸手五指并拢,轻轻一捏。
明明速度缓慢到极致,在巨力之下,空气也瞬间被捏爆,形成的真空,犹如漩涡一般,不断拉扯着周遭的空气。
发出刺耳的呼啸。
如若施展全力……
一种强大的感觉自全身各处,涌上心头。
恨天无把,恨地无环?
林末突然有种这样的感觉。
而且,这似乎,不是错觉?
“昔日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只道是寻常,如今的我……”
他缓缓起身,双脚踏在池子中。
卡擦。
微微没注意气力,由黑晶石打造的黑池顿时崩裂,狰狞丑陋的裂缝,甚至继续在大地上不住蔓延……
无数碎石被踩踏挤压粉碎,化作飞灰。
他见此略作沉默,微微凝神,将力量控制好,也失去了试手的兴致。
此座大山,与龙云山地势相连,真一个不小心,必然牵扯到前者。
不过虽未测验,但靠着此前对大圣实力的量级划分,也能勉强想象试手。
以他此时的力量,不使用任何源力,法相,单靠力量,举手投足,便携带惊悚至极的气力。
犹如山中那些积年兽神妖魔。
普通真君已经不用拿来举例了,如若不控制气力,稍有不慎,前者便是重伤惨死。
真正全力出手,如马守一这类特殊大圣,怕是挨一下,就要开始复活放狠话……
“这便是大圣……”
林末默然。
如今的他,不算天赋带来的越境能力,单靠境界本身,便已经迈入了赤县第一批次,成为真正的顶尖高手了。
而全力出手……
而再等到五朝圆满,三觉,等到第六阶段天赋珠圆满……
林末身子飞速缩水,很快恢复常态的两米身高。
不过比起最开始,皮肤却更为苍白,彷若失血过多一般,如若不看那一身壮硕的肌肉,
说是那些常年混迹于青楼的书生读书人也不为过。
倒是多了几分清秀与柔弱。
这是法相与体魄首次契合,肉身蜕变的后遗症。
不过比起身子发生的蜕变,这一点弊处,自然不算什么。
他如今也过了昔日需要靠体型获得安全感与尊重的时期了。
“虽然不知晓为什么我不能跃龙门,入洞天,进行所谓转世,但目前来看,是好事,节约了大量时间。”
“只要运点足够,便能代替气运,不再存在障碍关隘,,所以如今的我需要的除了瑕点以外,还有龙门种……”
林末想着,若有所思,心中飞速勾勒出诸多计划。
如今突破大圣,有部分可以实现了
“嗯?道友,你……你这是怎么了?”
整当林末在整理思路时,北冥道人感知到石蝉的异动,蹿了出来,有些惊疑地说道。
此时的他,仅仅靠近对方,没有其他任何多余动作,居然都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让他元神在不自觉季动。
这是此前没有过的感觉!
“没什么,因为之前仪式的原因,心情有些沮丧,不过也是运气好,在极度伤心的情况下,悟通了此前的一门秘术。”林末解释道,声音轻快,明显心情很好。
“极度伤心的情况……突破?这……这还真是恭喜……道友这门秘术,怕是来历非凡,威力不小吧?”
北冥有些麻了,有些不理解,对方明明前路已断,居然还能突破?
这……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时,不由有些心情沮丧,勉强还是装作大喜,对林末进行恭贺,但之后便熘回戒子中,不再有声音。
林末倒是没有在意其心中想法,简单将洞室收拾干净,便负手推开石门,走出石室。
石室位于这座大山的山腰上,正好可以俯瞰远处的龙云山。
如云海般的瘴气中,隐约可见一抹澹绿,那是无忧树。
视野尽头,则是绵延不断的山脉林涛。
山风呼啸而过,吹在脸上,有些凉爽。
林末脚下一点,身子便轻飘飘往山下跃去。
两侧山景飞速掠过,茂密的古树,树枝摇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凑作不成曲调的乐章,使人为之心情大好。


益州,万骨林。
第十三重地狱,竹歧原。
竹歧原竹繁而多歧。
此地多竹,皆为灵物,有不少品类的竹植,用途颇多。
最为受欢迎的便是一类碧莽竹,其高大撑天,上结竹果,可制利器,价值不菲。
偏偏数量颇多,除了需小心竹果掉落外,并无多碍,因此引得诸多游侠前来探索。
也使得竹歧原在第十三重地狱中,最为热门。
然而即使如此,热门归热门,但鲜少有人探索至竹歧原深处。
原因便是竹歧原深处,最多的便是一类红色粗大,犹如血肉般的肉竹。
此类竹种味道鲜美,能蕴强体魄,但有使人神意癫狂的恶效,对于兽类更是如此。
每一颗肉竹周遭,都必定盘聚有实力强悍的疯魔妖兽,如偏执的守卫者,保护着这片核心区域。
哗啦啦,竹叶交错,发出异响。
各类品相不同的竹种,在这片荒原上肆意生长,消弭着任何人类的痕迹。
踏。
忽地,两道人影,轻轻一拍,将一颗长满尖齿,多节多肢的紫色竹类拍开,轻轻从其身边走过。
两人身形都十分高大,一人身着道袍,佩戴道冠,一人身着僧服,一头白发。
“痕迹在这……不过很微弱了……”
身着道袍之人望着眼前的一株巨型肉竹,沉声道。
其是一位老道,鹤发童颜,面部红润,气血充盈,眉心处,有一银色星形印记。
“气息如何,与我等推测一致吗?”
另一僧人抬起头,平静问道,同样望着眼前的巨型肉竹。
不过双目却是紧闭。
两人正是消失已久的灵台宗,慈航一脉的觉岸道人与灵台一脉的李神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