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梵山> 第14章 进入禁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进入禁地(1 / 2)

这天一早,龙逸峰就早早起床,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后山。这次有三人达到进山年龄,分别是龙逸峰、王东海和龙正桥,三人同一年出生,相差不过两个月。因为年龄相仿,在达到进山年龄之前,他们就约定好等龙逸峰一起进山。其实,王东海和龙正桥都是一个月前达到既定年龄的,但是他们都愿意等龙逸峰一起进山。一来是有个伴互相好照应,二来陪同进山的大人也省去很多麻烦。

根据玉马塘祖先规定,凡是达到规定年龄的少年均可自由出入后山禁地,也可以不去。达到进山的年龄的少年需要巫师和几个本村的壮小伙子带上打猎的家伙一起进山,但随着社会的变更,玉马塘本村已没有巫师,进入小伙子们进入后山也不过就是作揖意思意思,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玉马塘,很多年轻人跟随镇上的朋友跑到沿海一带去打工,接收到很多新鲜的教育。而且,随着玉马塘村电灯的开通,有的人家买了电视,看的东西也逐渐多起来。在打工热潮及电视机两股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近几年人们对进入后山似乎没有太多的兴趣了。甚至有的少年辍学以后就跟着大人们去沿海城市打工,好几年才回来一次,看惯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对后山禁地也不再热心。毕竟,那就是一座高一点的大山,树子大一些而已。

当然,也难怪年轻人们不再热心,在过来人们的印象中,后山不过就是一些残垣断壁和一些原始森林的参天大树。那些东西就算给你,没有公路也运不出去。至于传说中的像龙西波那样的通天本领,至今依然只是一个传说,几百年来,也没有听说过玉马塘的某某在禁地获得什么好处。到如今,进山的一切仪式不过成为一种纪念和形式,没有人会太在意。

今天龙逸峰一行没有巫师,只有他们三个少年和本村一个比较热心的组长。相比与龙逸峰的好奇和热情,王东海和龙正桥的想法不过就是圆一个儿时的梦,对大山没有太多的期待。二人早已辍学,计划过完年后随大人们去广东打工。本次出行,权当作最后一次过家家,或者一次年少轻狂的旅行。

三人简单带一些干粮,每人手中拿着一把八十公分左右的手刀。这种刀子有点像古装里面的那种陌刀,它刀身狭长,约成年人两指宽,刀刃很锋利。相传是以前村民们习武用的,每个人都有一把。

后来安稳日子过太久,基本上就没有人再学习武术,进山打猎也改用猎枪,慢慢演变下来,刀,就成为年轻人进山砍伐野草和灌木的工具,顺便还可以用来防身,防备有猛兽的伤害。

带领他们进山的组长龙程刚倒是拿着一把匕首和一只猎枪,虽然常年进山,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厉害的猛兽,但有备无患。再说,即使没有大型野兽,也可以顺便打几只野兔和山鸡回去改善伙食嘛。

玉马塘这样的野山村,从来就没有禁止狩猎的说法。只要你有能力,老虎都可以打。不过,近年来很多人在外面打工,有了见识,也知道很多动物是珍惜物种,不能随便打的。当然,属于国家级别的珍稀物种,这里也不多,最多的是娃娃鱼和黔金丝猴,这两种东西一般老百姓也不拿他们当成猎物,经过很多年和人相处在同一片森林,这种通灵的动物早和人熟悉,也了解人性,只要察觉有带猎枪或有一丝不良企图,它们早就跑得远远的。而娃娃鱼,它那婴儿般的啼哭声和人手指的鱼掌,村民们开始视之为不详之物,后来有所认识,在政府的宣传之下,也没有人去动他们。这就是山里人的淳朴和耿直的地方,经过世代的传承和教导,人们与大山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就如同一种精神契约,没有文字,大家默默地自觉遵守。

在这里,山里人有很多规定,比如不打哺乳期的猎物和孵蛋期的鸟,不能在森林深处随意生火,即使生火,走之前也要用水或者土把火种熄灭才能离开。正是这种近乎迷信的行为规范,一定程度保证森林的安全与物种的平衡。

走过村里的庄稼地,便开始进入林区,随着不断深入,各种三人从未见过的树种让他们目不暇接,山里偶尔显现身影的小动物更使他们欢呼不断。原本对进山之行不是很上心的王东海和龙正桥也兴奋起来,时不时挥舞手中的长刀,追赶出现不远处的小动物。没有太多狩猎经验的他们,凭借简易的工具是完全不足以威胁的小动物们的生命。它们像知道三人的稚嫩一般,跟随着几人的脚步,时隐时现。当然,对于组长龙程刚来说,此行的任务就是把三人送到的后山禁地逛逛,然后带他们回村,现在还不是打猎的时候。回来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打到猎物,要的不多,够吃就行。

山路越来越陡峭,如果不是前人开拓的一些羊肠小道,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走动。即使是那些有人走过的毛毛路,经过一年的生长,也布满各种灌木和野生藤。

龙逸峰主动请缨,在前面挥舞着刀开路,王东海和龙正桥紧随其后,龙程刚拿着猎枪在后面照应。大概走到半山腰,各种植物的种类好像又有不同,山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把整个大山笼罩得如幻如梦。龙逸峰等三人虽然从小长在大山中,但是也没有来过这么原始的森林,面对各种奇妙的物种和植被,禁不住一个劲地感叹。

不过,随着他们一行即将爬上山顶的位置,终于明白为什么村里一定规定少年们一定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可以进山。即使长期在大山生活着,更小的孩子的体力还是不足以攀爬这样的大山,而且还要边走边开路。龙逸峰等三个小伙伴都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好像正在置身于炎热的夏天一般。看着艰难攀爬的三个少年,跟随在后面的龙程刚也没有吱声,更没有帮忙。

进山,本身也是对村里年轻人们的一种锻炼。

据说在更早之前,对进山的少年还有要求,要求他们带回一些自己需找的食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可食用的东西。能够带回食物,那就证明你可以依靠大山生活,不愁吃穿,不需要照顾和喂养,变成一个成年人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