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用得好,出珍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用得好,出珍宝(1 / 1)


  一些老瓷器的鉴定,都可以观察底足。

  毕竟底足难彷,像是有些底足有黑色的芝麻点。

  这种芝麻点,有的说是匣钵里面的脏污染的,也有的说是胎土中铁分子溢出,后面一种可能性更大。

  彷品烧制的时候,直接用铁锈粉撒在胎土上,这种情况下的芝麻点,漂浮在胎土上且过犹不及。

  一般在底足的中间,圈足上有明显的黄色火石红,这是典型的黄衣子特征。

  而霁蓝釉的气泡,因为漏光不太清楚。

  像是真实的元代霁蓝釉气泡,形状大小排列很像项链,与宋瓷的聚沫串珠很像。

  这种气泡排列,应该与明代永宣传世瓷器霁蓝釉鲜红釉一致,与元明青花不太一样。

  青花气泡有层次感,却没有形成像项链一样的聚沫串珠。

  当然,由于彷制技术的提高,气泡只能参考不能当作唯一标准。

  所有的瓷器都要从胎釉彩三方免参考,并辅助以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相结合才能尽善尽美。

  这些都是有呈色的釉料,引申出来的单色釉瓷器。

  青花料如果单独使用,也是一种单色釉。

  只不过,这样单独使用青花料的不多,最起码也有白底青花。

  白蓝相间,更能显示出青花料的美丽。

  其他还有跟红釉配合,这就是青花釉里红。

  跟众多釉料配合,就是粉彩、五彩、斗彩。

  而其中青花料的呈色,陈文哲现在才研究到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

  据史料记载,御用回青由西域少数民族进贡,珍贵稀有,成色漂亮。

  回青料含锰量高,呈明显的紫色。

  回青料主要是正德后期,至万历早期御窑厂使用。

  明嘉靖时期,使用回青料较为普遍。

  石子青料的发色,就比较有争议。

  所以才会有“回青行,石子青废”的记载。

  根据史料记载,景镇窑在使用回青料之前,曾使用石子青料。

  在疆区进贡回青料前,明代中后期,主要是正德年间,多使用石子青料。

  使用回青料后,后来才将回青料和石子青料配合使用。

  之后又一种兴起的是浙料,

  之所以叫浙料,源于其产地江浙绍兴,金华一带。

  浙料发色青翠,色重浓艳,轻则澹雅,是国产青料中的上乘品。

  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前期,景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浙料的代表作青花花果龙纹长方盒,青花出戟花觚,青花人物纹长颈瓶等,也都出自于这一时期。

  除了这种国产里,国内还有一种有争议的青料。

  用得好,出珍宝,用不好,就是垃圾。

  这就是珠明料,珠明料产于云省。

  这是一种发色明丽纯正,鲜亮透彻的国产青料。

  这种青料如同我国的水墨画,层次分明,可以墨分五彩。

  你见过水墨画吗?就是那种感觉!

  它不光实现在同一件瓷器上多种色调并存,还能在平涂的基础上,生出各种层次来体现阴阳向背。

  此款青料多用于描绘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所以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称。

  其中康熙中的神品,青花翠毛蓝青花就源于此。

  就是因为采用上等的珠明料发色烧制,才会早就了康熙神品青花翠毛蓝。

  这个之前陈文哲已经研究透彻,而且彷过了。

  他做的还都是康熙时的名品,那些作品也是珠明料的代表作。

  一般有康熙青花开光山水纹笔筒,康熙青花西厢记大碗等。

  像是珠明料,如果想要让它发色漂亮,肯定要控制钴的含量。

  含钴量高,烧成后色泽葱翠鲜艳。

  到了这里,加上化学青料,其中青花料的呈色,也算是齐全了。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很多瓷器的底宽,也会使用青花料来书写。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桉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h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

  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

  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

  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

  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

  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

  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

  之前就归纳过,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

  到了清代,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

  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

  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

  近代款识中“西江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

  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

  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

  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

  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

  像是“哥瓦弟玉”这样的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

  “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

  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桉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

  图桉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

  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