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 第81章 该置郡府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该置郡府了(2 / 2)

今天既然郭嘉提出了这个问题,刘云索性也不逃避,而是直接问道:“大哥!要建郡府容易,甚至我原本还计划建一座新的郡城。但是这些郡府所属官吏,却从何而来?”

“按照惯例,令﹑丞﹑尉皆由朝廷任免﹐以下的掾属则归守﹑令自行任命。比如考城县,二弟你让刘富贵代理县长,却并没有得到朝廷印绶,此乃私领,名不正则言不顺。按照规制,本郡可举岁孝廉一人,上表朝廷,命其为正式县长。至于其他属官,却只能暂时选才代职。令﹑丞﹑尉的属吏,则可直接任命。”

此时的选官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并行,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起初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东汉时,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刘云今岁人口登记已然超过四十万,今年可以举孝廉两人。

刘云道:“那我今岁便举刘富贵为孝廉,还有大哥你,也算一个。”

郭嘉并没有拒绝,兄弟之间,就不假模假式,那样显得矫情。

“除了主官之外,属吏也要有一个选才,这个怕是要各县推荐给你,你再一一甄选,安排进入郡府任职。”

“属吏选才如果是各县推荐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各县会推荐自家人,这样就等于把郡府的各个要职都瓜分了?”

刘云其实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一直不置郡府,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那是自然,各地方皆是如此。”

郭嘉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也难怪他有这个思想,任何人不可能跳出时代这个框框,除非穿越者。

刘云道:“那肯定不行,郡府属吏,我不会让他们推荐。大哥,我计划把砀县定为郡治,扩建砀县县城为郡城,其中设置郡府。郡府的属吏,全部通过科考来任命。”

“科考?只有孝廉方有科考,一两百石的属吏,也科考?若是如此,怕是没几人可以通过。”

“不,你所说的科考和我说的科考不一样。你说的科考,乃是太学生的科考。我所说的科考,乃是分科上岗考试。比如曹史中的水利曹,我便要考两科,一为文科,不需要考六艺,只需考文字,识文断字为根本,然后再考水利专业知识,如此取吏,便可专业对口。我定十三曹,共开十三科,各取一人为主,两人为辅,以后各县属吏,也由此出。”

刘云直接把选吏搞成了公务员考试。

郭嘉脸色巨变。

他心中隐隐知道了刘云要干什么,辛亏梁郡只是一个小郡,而且没有大的世家盘踞于此,如果是在其他大郡,只要他这样操作,立刻就会被弹劾,且绝对阻力重重,甚至有身死道消的可能。

他这是要打破天下的规则,一旦被施行,只怕会举世皆敌。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