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89章:涉政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涉政的心思(2 / 2)

谁都知道改革难,可是因为难,就因此而不去改变了吗?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

“父皇,儿臣后日准备出宫一趟,请父皇准允。”在与赵祯对话的同时,赵昕提出了这个要求。

“又想要出去,这次是出去干什么?”赵祯面色不改,不管赵昕出去干什么,左右都是一些小事,要是回答得好,放他出去又如何。

“前番着宫外之人增印药方,而今半载过去,也是时候去看看百姓对此有何建议看法。”

“朕知道了,会与守备打招呼的。”赵祯没有拒绝,赵昕既然为太子,平日多多出去体察民情便是应该的。

当然顺便玩闹,赵祯也不会多么在意,反正要玩的话,宫中的玩乐之事也有不少,关键还是在于心性。若是压得过死,引得逆反心理,日后赵昕登基,指不定昏庸成什么样子。

赵昕道:“多谢父皇恩准!”

“课业莫要拉下,日后你想要出去随时都可以。”最后,赵祯给赵昕画了一个大饼。课业不要落下,谁知道你所谓的课业,会不会越来越多,解释权在你手上,赵昕又不是真的五岁小孩。

这次赵昕出宫,算是第三次出宫了,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检查药方的发放,而是想要正式迈出涉政的第一步。

如今他在深宫之中,被动接收外朝的消息,知道了也无法影响到什么,最多就是现在记下来,以后再说。

而报纸,作为消息传播的媒介,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满足了知识分子了解信息的欲望。

北宋时期,工商市镇发展极快,民间早就出现了类似于报纸一样的东西,更不要说官方还有邸报这种东西,民间的报纸信息渠道往往来自于中下层官吏,收些银钱,然后将官场上的一些变动缘故透露出来。

毕竟是中下层官吏,很多时候也都是连蒙带猜,消息无法保证准确,有些时候官府罢免某人的诏书还没有出来,民间小报就到处流传。这些小报,无疑是谣言的一大源头。

赵昕的打算,是借着这次出宫,找一些小报的问题,然后告到赵祯这里,清理一批小报,而后在药方边上附上而今的政局波动,比如赵祯讲话,边疆战事等。

消息来源是台谏们,而后又挂着赵昕太子的名头,权威两个字便印在脑门上,售卖的问题应该不大。只是,让谁去售卖呢?

赵昕想起了后世报纸兴起之初的报童,或许自己也可以招一批报童来,报纸十日一发,其余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教导他们读书识字。

日后这些人就是自己的班底了呀!

想到此处,赵昕忍不住跳了起来,周围服侍的太监还以为赵昕看见了什么孽物,如蛇虫一流呢?赶紧跑过来询问。

打发走下人之后,赵昕继续深入思索,这份力量用好了,煽动起民意来,完全可以实现自己涉政的梦想。

就这样,赵昕连着两日做的都是同一个美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