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中州录> (三)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故事(2 / 2)

皇帝让众人平身,又牵着她的小手笑道:“大半个月不见,宁儿好像又高了些。”边说边牵着她进屋,又温和地道:“今日除夕,朕特来看看你。前日听刘頍和张行信说,筵讲诸生之中,童声最幼者最为聪慧,朕一听便知是你。”其时金廷女眷亦有讲学曰“宫教”,讲授间以青纱屏风隔断,小姐姐听皇子经筵时便也比着宫教的规矩设了屏障,授课夫子只闻其声,不知其人。小姐姐笑吟吟地道:“陛下许臣听讲,臣不敢不用心。”皇帝听她应对乖巧得体,很是欢喜,又嘉奖鼓励了几句,站起来道:“朕要去隆德殿了,一会儿让乞奴[2]再给你送几样菜来。”

小姐姐一听隆德殿三字,眼中精光一闪,细声细气地道:“陛下,隆德殿有个新进宫的护卫,是么?”乌林答氏吓了一跳,急忙给她使眼色,她却仍是天真无邪地仰头望着皇帝。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是。小宁儿,你怎么知道?此人忠孝智勇兼而有之,很是难得。”

小姐姐眨眨眼,心有不甘,又有些好奇,皇帝见她欲言又止,笑道:“现在朕要去隆德殿了,你若想听他的事,等下问乞奴吧。”

送走皇帝后,乌林答氏再三告诫小姐姐不可生事,小姐姐撒娇道:“我哪里要生事,不过随口问一句。”乌林答氏轻轻一捏她粉嫩的脸颊,又好气又好笑地道:“好,就当是我会错了意,总之你不可心存报复。”小姐姐笑道:“嬷嬷好偏心,怎么这样护着他?”乌林答氏笑道:“我哪里偏心了?那孩子心地很好,你别记恨他。”

正说话间,宋珪已亲自送了几样宫宴上的新鲜菜肴来,乌林答氏连忙出去接了,满口道谢,小姐姐走过来笑吟吟地道:“宋殿头坐一坐吧。”

宋珪忙笑道:“多谢小姐姐,小姐姐有何事吩咐?是不是想听刚才那故事?”

小姐姐拍手笑道:“宋殿头好厉害!”又拉着他的袖子热络地道:“别站着啦,过来坐着说吧!”

宋珪笑道:“多谢小姐姐关怀,小人还是站着说吧,说完还要赶回去侍驾。”小姐姐闻言点了点头,听宋珪接着道:“前些天,陛下听军中来报,说有兄弟二人新来投军,皆是将官之后,拟了官职请陛下御览。陛下细问了才知道,那弟弟在贞祐元年被蒙军掳了去,蒙古大帅很是喜爱他,一直带在身边。过了一年多,他借口探母回到家乡,伺机杀死蒙古监守,会同兄长一起夺了几匹马,侍奉老母南逃。途中几次遇着追兵,又丢了马,两人用鹿角车拉着老母,千难万险地渡过黄河,投效军中。陛下听了很是欢喜,依着祖荫的惯例封了哥哥为都统,弟弟则召进宫中充作护卫。他进宫受训没几日,点检司几位教授都很喜爱,说他不但武艺精绝,还爱好文史,人也很聪明谦厚,都点检便派了他在隆德殿当值。今日应该才第一日吧?”他顿了一顿,又笑道:“小姐姐是如何知道此人的?”

小姐姐听得有些出神,冷不丁被宋珪一问,有些心虚地道:“是……听说的。”宋珪知道她在撒谎,也不点破,微微一笑躬身告辞而去。

除夕夜,禁中盛行大傩仪。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选魁伟者,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又装判官、钟馗、土地、灶神之类。小姐姐最是贪玩,略吃了两口晚饭就忙不迭地要出去看大傩仪,回来后又趁人不备偷偷拿了火引子去放爆竹,几乎没把一众宫人内侍吓死。

被嬷嬷关进房里后,恰好内司局送来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市食及小巧玩具、各色牌帖。小姐姐一见又来了精神,将食物分赏众人,独留下玩具,拉着流风和彩霞一样一样地玩耍,咯咯笑个不停,身边宫人内侍被她明净的笑声感染,亦团团簇拥着她语笑玩耍。

没过几日,新春的祥和气氛便戛然而止——皇太子完颜守忠病重,皇帝忧心忡忡,辍朝数日,亲驻东宫。守忠病中神志不清,时常惊悸失语道:“蒙军来了!”皇帝十分懊悔,当初南迁汴京时不该让他留守中都,虽然他五月迁都、七月便召回太子,但太子在燕京的两个月仍是受到蒙军极大的威胁与惊吓,以至于到汴京后仍然不得安宁,终至重病。

正月二十三日,皇太子薨逝。二月壬辰,暮年丧子的皇帝临奠殡所,不胜悲哀。司礼官以“辰日不哭”的古训为由,劝皇帝节哀。皇帝悲声道:“父子至亲,何可拘忌!”随后,因中都被围不断告急,只得暂时放下丧子之痛来料理燕京战事。

[1]注:金初特指宗室显贵,后逐渐泛用,至金末用以尊称男子。

[2]注:《金史·卷六十九·宦者》 “宋珪,本名乞奴,燕人也。为内侍殿头。”此处金宣宗称呼宋珪本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